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魏卿 > 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兵东南、对垒荆襄【壹】

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兵东南、对垒荆襄【壹】(1 / 2)

话说东吴驸马爷、卫将军、钱唐侯全琮全子璜率五万大军,与扬州都督王凌王彦云、扬州刺史孙礼孙德达在芍陂对垒,转眼间两军已相持了月余。

而诸葛诞则率领着王凌调拨的一万步骑精锐,驻扎在芍陂五十里之外的平原之上,等候着王凌的将令。

吴军大帐之内,一名身披鱼鳞袖筒铠甲、青色鸾凤战袍的上将正端坐在帅案前,此刻他左手正把玩着一枚黄铜虎符,右手则端着一只装满美酒的铜爵,一边端详着案前的扬州军事地图。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东吴大将卫将军钱唐侯全琮。

看了良久之后,全琮眉梢开展了不少,似乎是做出了一个决定,此时他举起手中的铜爵,美美的饮了一大口。毕竟只有到了战场上,他才不会被家中的悍妻,也就是长公主孙鲁班管的那么严。

全琮享受了一会儿美酒带给他的快感之后,便将营中大小将官尽数传唤到了辕门前集会,并且正式下达了与魏军决战的命令。

与此同时,魏军大帐之内,主帅都督王凌与刺史孙礼二人也正商讨着抵御吴军的对策。

都督王凌依附于大将军曹爽,而孙礼收到曹爽排挤之后,已然有投靠司马懿门下的迹象,二人自到任扬州以后,也因此有了嫌隙。

但王凌与孙礼却都是懂得顾全大局之人,因此二人此时此刻倒是暂时放下了个人的恩怨,选择了并肩拒敌。

此刻,须发花白却依旧身披数十斤重铁铠的都督征东大将军王凌,正在与一旁身披轻型两当铁铠的孙礼商讨着军机。

“德达,听说全琮全子璜近年来修习不辍,大有长进,朝野上下称其为‘一时之佳’、有‘当世之才’,全琮更是有‘勇决’之名。东吴甚至扬言,即便如今我大魏故大司马曹文烈复生,也未必是他全子璜的对手。”

【注一:《三国志·吴书》:为将甚勇决,当敌临难,奋不顾身。及作督帅,养威持重,每御军,常任计策,不营小利。孙登: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庞统: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陈寿:全琮有当世之才,贵重于时,然不检奸子,获讥毁名云。】

王凌望着地图说道。孙礼看得出,王凌言语间虽然对全琮极为重视,可他的神态依旧轻松自若,可见半生戎马、阅人无数的王凌并没有真正将全琮放在眼里。

孙礼虽然资历尚浅,但心气极高的他同样也看不上那全琮全子璜。

“大都督,以卑职看来,全琮虽然不可小视但也不值得大都督如此在意。”

王凌见孙礼似乎胸有丘壑,生起了好奇之心,他不禁问道:

“哦?听德达如此说,莫不是已有了退敌之计?”

孙礼躬身道:

“启禀大都督,礼虽未有退敌之计,但却听得了一个消息:东吴零陵太守殷礼曾对孙权进了一份奏表,东吴太子孙登十分赞同殷礼看法,但孙权却并没有采纳。而现如今,礼手中便有这封奏表的副本。”

孙礼一点也不卖关子,他一边说,一边便拿出了那份奏表。王凌满心好奇,立刻便展卷览目看了起来:

“臣零陵太守殷礼再拜顿首:今天弃曹氏,丧诛累见,虎争之际而幼童莅事。陛下身自御戎,取乱侮亡,宜涤荆、扬之地,举强羸之数,使强者执戟,羸者转运,西命益州军于陇右,授诸葛瑾、朱然大众,指事襄阳陆逊、朱桓别征寿春,大驾入淮阳,历青、徐。襄阳、寿春困於受敌,长安以西务对蜀军,许、洛之众势必分离;掎角瓦解,民必内应,将帅对向,或失便宜;一军败绩,则三军离心,便当秣马脂车,陵蹈城邑,乘胜逐北,以定华夏。若不悉军动众,循前轻举,则不足大用,易於屡退。民疲威消,时往力竭,非出兵之策也。”

王凌看了这封信之后,额头上不禁冒出了一层冷汗。假如此战真如这殷礼所言,孙权倾举国之力,趁着大魏新君初立、人心不定之际,御驾亲征,只怕届时扬州鹿死谁手,还真的难以预料。万幸孙权并没有采纳殷礼的建议,只是派遣全琮这等大将分兵骚扰边境,非但难以成功,反而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并不是明智之举。东吴远涉江湖而来,却没有雷霆万钧之势,自然难以侵占大魏尺寸之土。

“这个殷礼,不知是何许人也,竟有如此智计见地。”

孙礼回复王凌说道:

“此人曾出使过西蜀,诸葛亮还曾夸赞其为‘奇伟秀才’。其师也曾对殷礼父亲说过:此子能兴君门。想必其人也是个不可小觑的人才。”

“如此说来,此人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最新小说: 大唐天将军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天下长宁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秦仙医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首辅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