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 孔颖达(1 / 2)

“混账,我儿诗词双绝,书法无双,一个区区的国子监祭酒如何不能胜任?”李世民不满道。

“陛下,虽然汉王殿下才华横溢,但毕竟年轻尚浅…”

“无需多言,去传旨便是!”李世民打断李顺的话道。

“偌!”

李顺见李世民如此坚决,便没在多言,只得去汉王府传口谕。

……

本王?国子监祭酒?

李恪接到李世民的口谕一阵懵逼,这父皇也太看得起本王了吧!

国子监祭酒,这是本王能够胜任的吗?

“李总管,到底发生了何事,父皇为何突然要让孤当国子监祭酒?”李恪疑惑道。

“这…”李顺有些为难,毕竟宦官和亲王相交甚密犯忌讳。

“李总管,如果方便的话,还请如实相告,如何不方便,本王绝不勉强…”李恪道。

“其实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具体什么原因老奴也不知道,老奴猜测与一本名为《三字经》的书有关系…”李顺道。

李恪闻言,心中大喊,“大意了,《三字经》虽然字数不多,但相比任何一本儒家经典也不逞多让…不是说好的低调吗?怎么不知不觉又浪了!“

“李总管稍等一下,待本王写一册推迟的折子,麻烦总管帮忙一并带回去…”李恪道。

“王爷请便!”李顺道。

须臾,李恪便把折子写好交给了李顺,李顺便告辞离开了汉王府。

待李顺离开后,杨宝山疑惑道:“王爷,国子监祭酒虽然官职不大,但却十分重要,为何要推迟?”

国子监祭酒就想到于国子监所以学生的老师,古人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不像现代的师生关系这么淡泊。

“就是因为这祭酒的位置太重要,本王才不得不推迟,因为太子党魏王党那些人是不可能让本王当这国子监祭酒的,与其到时候被赶下台。还不如现在就推掉,起码还能保住一份颜面…”李恪坦然道。

杨宝山立马便明白,“王爷英明!”

果然不出李恪所料,李世民有意让李恪当国子监祭酒的消息传出,朝野一片哗然。

太子党魏王党之人更是群情激奋,纷纷上书言明此事的不妥。

孔颖达更是在听闻此消息的第一时间赶往了皇宫…

李恪,一乳臭未干的后生,想和老夫平起平坐,老夫绝不答应。

……

初雪骤停,夕阳斜照,诺大的太极宫沐浴在金黄色的余晖之中。

寝宫之内,李世民正赤脚坐在榻上,惬意的品着香茗。

厅内家具全用雕镂精细的香梨木,地席铺以织锦,装饰的古瓷、挂雕、屏风等物一应俱全,夕阳的光辉透过西边的窗子照进来,给厅里的陈设镀上一层淡淡的金黄。

清淡的茶香随着茶杯里氤氲的水汽弥漫开来,飘荡在厅内的空间,沁人心脾,令人静心涤虑、浑然忘忧。

李世民端起白瓷茶杯,轻轻的呷了一口热茶,任凭滚烫的茶水滑进口腔,品味着香茶征服自己味蕾美妙滋味。

此茶看似简陋淳朴,饮用过程也不似以往的“茶汤”那般工艺繁复、佐料多样,但讲究却一点都不少。

水质、水温、火候、甚至泡茶的茶壶、饮茶的茶杯,每一道工序、每一件器具,都极为挑剔,丝毫含糊不得,否则沏出的茶水味道总会有些微不同。

而且这种清新隽永的醇洌,比之五味杂陈的“茶汤”犹有过之。

最新小说: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官府强制我成婚,反手白捡绝色双胞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光宗耀明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首辅 大秦仙医 大唐天将军 抗战从团长开始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