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元妃见冯渊,宝钗得诰命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元妃见冯渊,宝钗得诰命(2 / 2)

他不敢多看,只用余光扫视了几下。

虽是黑天,却有亮如白昼的灯下。

其上,有一丽人端坐起上。

隐约间。

华冠丽服,映衬端庄秀丽。

满身团凤,难掩体态婀娜。

众人排好之后,一起朝上拜见。

这时有昭容传谕:

“免。”

等这些男丁退下,又有史老太君及女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

见礼后,那昭容再传谕:

“免。”

其后,茶三献,元春降座。

乐止,元春又退入侧室更衣。

至此终于礼毕,才正式开始省亲。

元春换上常服,也就是一身凤冠霞帔。

坐着省亲车驾出了园子,到了史老太君院。

方一进正屋,就欲行家礼。

贾家女卷如何敢受?

史老太君一应人等连忙阻止。

元春被扶着,垂泪厮见。

她一手挽贾母,一手挽王夫人。

三人满心皆有许多话,却一时都说不出来。

最后都化作呜咽对泣不已。

邢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俱在旁陪着垂泪无言。

哭过之后,元春方忍悲强笑,安慰道: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这时不说不笑,反倒哭个不停。”

说到此,自己还是忍不住再悲道:

“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见!”

说到这里,就不由又哽咽起来。

邢夫人见此忙上来劝解,扶着元春归坐。

元春又与众女卷逐个见了一遍。

宁荣二府有脸面的媳妇丫鬟,也都一一过来见礼。

这边执事太监及彩嫔、昭容、各侍从人等,都被安排在宁府及贾赦院中款待。

只留三、四个小太监在此答应。

这边母女姐妹,不免叙些久别的情景及家务私情。

及至后来,元春终缓了过来,才道:

“许多亲卷,可惜都不能见面!”

说到此,一旁王夫人就要搭话,却听元春又笑着道:

“听闻表妹宝钗、黛玉都在府上,还有她们俩的姑爷冯渊,可曾都来了?”

这事她和王夫人打过招呼,此时听问,王夫人连忙上前,道:

“都在呢!冯渊刚已和娘娘见过礼,外亲宝钗、黛玉在外候旨,因外卷无职,不敢擅入。”

“快请他们进来。”

元春点了点头,当下传谕,命请来相见。

自家女卷怎么都行,但宝钗、黛玉都是表亲,又无诰命。

按规矩自是没有资格见驾。

现在有了谕令,方可以传来。

而冯一博一个外男,本也没资格觐见。

但借着宝钗和黛玉的幌子,元春才把他也叫了来。

不一时,冯一博听宣,就跟着一个小太监过来了。

原本他没细想贾府为何传信叫他过来。

现在想来,总不能为了让他凑个数,撑个面子吧?

再及此时叫他觐见,冯一博就隐约有了个猜测。

待他到了这边,见宝钗、黛玉在门口等着。

两人无声朝他一福,冯一博微微点头。

随后小太监带着三人进去。

冯一博一进屋,就见一道身影嵌在帘子上。

他看不清帘子里面的情况,但帘子里的元春倒是能看真切他。

见冯一博果然少年英才,英姿勃发。

又想到就是他帮自己解决了宫中难题,为自己打开缺口。

若非有了海外木料之事,现在自己在宫中怕是还被人为难呢吧?

一想到这些,元春就不由有些激动。

但她也知道,以自己身份不能轻易表现出来。

三人上前就要见礼,宝钗黛玉无诰命,还欲行大礼叩头。

“不必大礼,两位妹妹快来让我见见!”

元春连忙降旨免过,又对冯一博道:

“你亦不必拘礼,我在宫中也听闻你的大名。”

宝钗、黛玉不知什么情况,只能任由小太监带着。

她们联袂上前,绕过帘幕,就被元春一手一个拉住。

“没想你倒是好福气,我这两个妹妹各个都是出类拔萃,万里难一的人物呢!”

元春拉着二人,就不必再压抑心中的欢喜。

顿时语气透着欢快,让人一听就知她十分喜欢二女。

以宝钗和黛玉的聪明,都听出元春是在和冯一博说话。

不过既然夸了她们,自然不能不出声。

“不敢当娘娘夸奖。”

“娘娘谬赞了,我等自不敢当。”

“咯咯!”

元春听两人谦虚,就轻笑两声。

似乎在打量着两人,又或是打量冯一博。

只听她继续道:“不过话说回来,你亦是年纪轻轻就中了探花。”

显然,她真要夸的,不是两个妹妹。

“少年英才配我这两个妹妹,自也是郎才女貌,般配的很。”

说到这,元春也不再藏着掖着,直接道:

“上次木料等事,颇得你的力,一直想要相谢。”

果然是因为这个才叫自己过来。

冯一博听到这个毫无意外。

因为他和元春有所联系的,就这一件事。

只是在此之前,他不知道这事对元春有多重要,

当然,现在他也不知道。

只以为是元春这个身份,不想欠别人的。

冯一博忙推辞道:“不敢居功,都是老亲,不过尽些心力罢了。”

这时元春似对着宝钗、黛玉,实则又是对冯一博道:

“我和这两个妹妹十分投缘,可惜你虽官至五品,但兼祧两房……”

说到这里,元春语气微沉,道:

“怕只大房才有诰命吧?”

说到这,冯一博和宝钗两人都是一愣。

心中想到一个可能。

“我这表妹也已将笄,你们准备何时完婚?”

前些日子才被李守中催过婚,现在又被宫里的娘娘催婚。

冯一博不由失笑,又连忙回道:

“回娘娘的话,此事虽未最终定下,但我想着开春后修修园子,就迎宝钗过门。”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好!”

元春叫了声好,就笑着道:

“既然今年就要完婚,到时我为她向圣上请封诰命。”

这事其实是元春和王夫人,早就商量好的。

每月王夫人都能进宫一次,元春却好几次都和她提起冯一博。

要对他说的木料之事有所感谢。

王夫人左思右想,才想出了这个好办法。

既达到拉拢冯一博的目的,又把实在好处给了自己的侄女宝钗。

实在是一举两得。

最主要的,请封诰命这事正好也在元春的射程之内。

若是别的事,她不一定敢打包票。

唯独这事她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名义上她现在是六宫之主,天下诰命都以她为尊。

请封诰命,只需和皇帝打个招呼罢了。

从未开口要过什么的元春,觉得只求这种小事。

圣上绝对不会为难。

“谢娘娘隆恩!”

冯一博和宝钗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谢恩。

黛玉反应稍慢一些,但也跟着道了一声。

“谢娘娘隆恩!”

她身为大房,一起谢恩本没什么。

“黛玉妹妹虽早晚亦是冯家妇,可现在谢的也早了些吧?”

没想到元春却想到了别处,轻笑一声,就道:

“既然恩都谢过了,说什么也要有所赐。”

这话吓了黛玉一跳,连忙摆手道:

“娘娘误会,黛玉并无他意!”

元春自然知道她并无别的意思,但还是顺着这话,继续道:

“这样吧,我一时也想不到什么,若是你有所求,就让我母亲传讯给我。”

看似这话是对黛玉说的,实则还是对冯一博所说。

说到这里,还顿了顿,恳切道:

“若能做到,必不相负。”

冯一博怕黛玉乱说话,连忙隔着帘子大礼道:

“臣代黛玉谢娘娘隆恩,我等唯望圣上和娘娘龙体安康,唯愿我大魏国泰民安!”

说到此,也顿了顿,恳切道:

“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黛玉听了,也连忙跟着大礼参拜,口中道:

“黛玉正是此意,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最新小说: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秦仙医 首辅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唐天将军 天下长宁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