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我是朱祁镇 > 第七十章:骟了

第七十章:骟了(1 / 2)

今天正好是于谦在内阁值守,接到消息没有一刻钟的时间,于谦就出现在了乾清宫中。

“皇上,您要的《郑和出使水程》臣已经派人去取,稍后便可拿来,不知皇上还有其他吩咐没有?”于谦行礼道。

之所以这么问,是于谦已经感到朱祁镇开始为出海做准备了。

“派人去拿了?”朱祁镇心里咯噔一声,不过想了之后,没有刘大夏,应该不会有人烧它,也就没忘深处想。

“既然找《郑和出使水程》想必你也猜到了些,朕已经准备让祁钰出海,祁钰若是有需要你帮助的地方,当如朕亲临。”朱祁镇缓缓说道。

于谦吃惊的抬起头,他猜到了是出海的事,却没猜到是朱祁钰要带头出海,海上风险万分,一国亲王怎么会屈尊前往?这让于谦万万也想不明白。

朱祁钰没有在意于谦的失态,闻言赶紧施礼道:“有劳于首辅了,祁钰以后恐怕少不得麻烦首辅,在此先行谢过。”

于谦这才回过神来,赶忙回礼口说不敢,都是份内的事。

就在这边其乐融融的时候,兵部突然传来一个消息,说《郑和出使水程》不见了……

就在乾清宫中,于谦提着来人的脖领子大怒:“什么叫不见了?库中档案怎么能丢失呢?谁说的?”

兵部职方司郎中武宁脸色苍白,话都说不利索了,“是、是、是主事俞鉴所说,这、这档案一类是由他管理……”

“啪!”想什么来什么。

这成化年的刘大夏为了阻止宪宗出海,竟然将《郑和出使水程》藏起来。

然后这份挤在郑和下西洋所有资料的珍贵文献自此再也无人知晓其踪迹。

甚至在之后的岁月里,有外国的科学家提出应该是郑和首先发现的新大陆。

也因为这份资料的丢失而无从考证,空留只缺了澳洲的《天下诸番识贡图》。

若不是刘大夏,华夏或许就可以跟世界更好的接轨,也就没了后来的满清入关之事,也就没了百年国耻。

中国人的脊梁就不需要在那条江后,面对数倍火力于我方的攻势下,以震惊世界的强大意志力接续,才终结了这份整整持续了三百年的苦难……

不要说什么没有满清,华夏的国土不会这么大。

谁知道,就算在二百年后的明末,郑和宝船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船,甚至大过西班牙等西方国家的主力战舰三倍不止,仅仅靠体积就能碾碎他们。

如果可以不间断的发展下去,以明国的基础来说,就算后来也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居上。

在那个大航海时代,真正成为世界的主流,而不是眼看西方崛起而漠视,甚至禁止民间对火器的研究,说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么不忘初心,坚持骑射,我华夏民族从没有这么自负过……

老祖宗传下来的话最多的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片大地上人与天斗与地斗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我们始终记得工具只是我们用来成就更美好生活的臂助,而不是束缚我们发展的阻碍。

朱祁镇这一刻想的有点多,反应过来之后,这位皇帝的情绪第一次如此失控。朱祁镇几乎是嘶吼着,命令锦衣卫倾巢而出,甚至还将御马监的人马一块派了出去,往日从来没有动用过的皇帝仪仗,却在今天这个毫不起眼的日子里出现在了兵部门口。

“怎么了这是?多长时间皇上都没用过这么大的阵仗了,今天总觉得心惊胆战的,怕是要出事啊。”

“我也是!咱们御马监是干嘛的?相当于皇上的私兵,说句不该说的,那是只有紫禁城被破才该我们出现,就这么出现在兵部,打死我都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就闭嘴!”御马监太监刘永诚冷喝一声,御马监的两个小太监赶紧低下头不敢再窃窃私语。

不光是这两个小太监不明白,就连刘永诚也想不通这是怎么了?前些日子百姓围了紫禁城自己这御马监也只是在城头上转了一圈,今天突然接到消息说要去围了兵部衙门,当时他甚至想过是兵部造反了……可看兵部的样子也不像是这么回事啊。

大明门东,兵部在吏部与户部只见,毗邻十数个衙门,是京城中衙门最多,最繁华的街道没有之一。

今天突然多了这么多的人,不光没有敢出门看热闹,而且各部衙门还严令所有人出门,生怕被牵扯进去。

朱祁镇带着于谦郭懋在吴宁的带领下,很快就来到了兵部主事俞鉴掌管的档案室,因为此地的特殊性,所以偌大的档案班房中,今天只有俞鉴一人。

“俞鉴!快出来见驾。”

朱祁镇一巴掌拍飞了吴宁,抬脚就将档案室的门踹开,也将前来开门的俞鉴提了个狗吃屎。

最新小说: 光宗耀明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大唐天将军 天下长宁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首辅 大秦仙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