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晋末春秋 > 末世京华 厚赏?下

末世京华 厚赏?下(1 / 2)

且说那宫胜一路回了自家在宜春里的小宅子,卸了甲,换了日常的宽袖布衣去临街的铺子里洒几个银钱,吃了一碗的云吞先裹了腹。

饭饱之后,宫胜寻思着不忙去太仆府那里报到,文书呈递毕竟不会那么快,反正无事可做,于是他宫将军决定逛街去也。

北去宜春里是城东郭小市,所以说小市只是和城西的大市西市相较而言。其实小市一点也不小,守着洛阳城东,东面青、兖、徐、扬、冀、幽六州商旅,尤其是当初杜武库主持修建的富平津黄河大桥也在洛阳东边,这小小的小市想不繁华也是不能。当然小市也叫做东市,或者从它的官名叫做朝阳街。

宫胜一路边走边看,小石街的石板还是坑坑洼洼,当今河南尹乐广治下的路政从来都不肯认真打理东市的路面。

宫胜随意一脚踢飞一块石头。那石子骨碌碌的一路小跑,啪,撞上了人,一个横卧路边的饿汉。那饿汉睁了眼看看宫胜,眼睛里满是浑浊,然后他又蜷了蜷腿,双臂搂在一起,挪开了目光看着一旁的云吞铺子发呆,目光很呆滞。

穷人阿。。。宫胜感慨着离开。

“包子便宜了,便宜了。”小二的吆喝声间或响起,伙计一早摊开了店铺前的小饭桌,身后挂着的匾额上写的是“三哥包子铺”,宫胜并不停留,继续向前去。

前方的茶馆还没开张,写着“大碗茶”几个字的布旗无精打采的悬在屋檐上伸出的杆子上,狮子头衔着的铜环把手安静的等着敲门的人。

左面是丝绸铺子,牌匾上落着“锦绣人间”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字写的有些刚健,像是刀枪出鞘,不过普通百姓也没这份书法的眼力。一样的打烊中,毕竟丝绸这生意也和茶水一样,大早上的没什么人光顾。

继续向前,又是几家张罗营生的小馆子,并州的刀削面,宁州的米线,益州的云吞,豫州的面片,雍州的饺子,凉州的拉面,扬州的炒饭,冀州的火烧,兖州的烧卖,青州的煎饼,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拉面勒,拉面勒”,那店门口的师傅一边双手上下左右的甩着面,一边吆喝着台词,当然主要是靠师傅的一手功夫揽客。

后面一家是经营刀削面的,师傅一手提了长长的面带子垂在热腾腾的大锅上方,一手用刀一片一片的把面带子片下来落到煮开了的锅里面。

凉州面和并州面这是打起了擂台,两位师傅早就交手不知多少次了,通常也不过是互有胜负,总是难分个高下出来。

一路走走停停,过了运河,就来到了典巷。

所谓典巷就是典当巷子,顾名思义而已。最初是朝廷设置,本是帮助百姓周转一下资金,于是朝廷官员、士林名流纷纷解囊设立典当行。洛阳的道人、僧人也在此设立典当行,算是积一桩公德善果。

然而事有不谐,渐渐的这典当行业也变成了一门赚钱的营生,家家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黑店。商家开的吃人,贵人开的吃人,官员开的吃人,朝廷开的吃人,出家人开的还是吃人。

菩萨脸孔阎王心,当儿当女当媳妇,这就是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典巷。

宫胜在典巷漫步,两侧的当铺或大或小,制式却大多显得质朴。招牌上写着“普度众生、慈悲为怀”的,那是佛教徒开的;那些招牌上写“又借有贷、福祸相倚”的,当然是玄流人物开设的;如果牌匾上写了“泽被苍生、正大光明”的字样,那么当是朝廷开设的老字号。凡此总总,不一而足,典当行业在如今大晋之盛,不愧为盛世第一等行业。

大清早的,宫胜已经吃的很饱,但在这大晋盛世却总有些人一早儿就揭不开锅了。不远处一家典当行的门口,正上演了一出好戏。

宫胜走过去看见,一个年轻的男人个子高高瘦瘦的,一脸的猥琐,穿着一件洗的发白的粗布衣,站在典当行的门口正在和一身灰色长褂的伙计交接。

那年轻男人拿出一块玉质的物品问伙计:“师傅,您看我这祖传的玉符,您看这能压多少钱?”

宫胜看见那男的脚上的鞋已经破了边,家境必然是很困窘了。

那伙计抱着双臂歪着头看了看,然后摇头说:“嗯,这成色真是,真是不太好,品质在那呢,差不多一贯钱。”

那男的哆嗦了一下问伙计:“大哥,您看能不能多点?”

伙计摇头说:“兄弟,就你这玉,你去别人家,顶多给你八百,我看你人还行,就觉得你能还上,我作价给你一千,不然你去别人家看看,你看他们给你估多少。”

伙计心理却在想着:嘿,都是道上混的,特么还想着抬价,也不照镜子看看,娘的,给你一贯钱,老子再卖个二三两银子就稳赚不赔了。(一两银子=一贯钱=一千文钱)

那男的看看手里的玉符,咬咬牙问伙计:“可以典人吗?”

伙计一愣,这小子上道啊,然后换了笑脸说:“那要看你典出什么人了。”

那男的咬着牙继续说:“我家里婆娘,十七,去年刚过的门,没生养过,哥,你看能压多少钱?”

伙计神情平静,但眼睛里有忍不住的莫名得意神色,他对那男的说:“年轻的小娘当然是可以典的,不过呢,要看成色,一般上品一二百两银子,中品四五十两银子,下品就只得十贯二十贯钱了,你家的婆娘还没生养过,估计怎么也在中品。”

小娘子当然可以出典呀,卖到宜春院里也是不亏。就算赎回去了,质压的时候吃用我的,我用用小娘子的身子有何不可?虽然肉要给老板吃,自己还是能喝汤的嘛。伙计看着那来客目光自然的柔和起来,心理盘算起他家婆娘成色如何,床上摆布起来如何。

那男的再次哆嗦起来:“有五十两?”

伙计笑道:“要是中上品也就是四品才有五十两的价格。”

嘿,四品的货转手出去就是一百两,中间还能自己玩玩过瘾,伙计心里面偷着笑。

婷婷呀,别怪我,咱家穷,我欠了这么多钱,不卖了你怎么还呢?你身子真的不错,人也温顺,但我养不起你了,你带来的那点嫁妆才二十两银子,根本不够家里花的,不是我的错,我必须卖了你换钱!

只听那男的说“哥,你等我,我这就回家带我婆娘来,您给我看看她值什么价钱。”

只听那伙计说“好说,好说,你尽快,今儿我当值,别人未必给你这么公道的价格。”

伙计阴笑着,心理在想:快点带你女人来,老子真特么想当着你面验货,看你啥反映,哈哈哈哈。

此时宫胜已经走开了,他并没有再看下去,左右是要卖老婆的,这在大晋盛世不稀奇,真实的老百姓就是这样,名士们吹鼓的所谓比拟唐虞的德政,反正他宫胜行走人间二十载是没见过的。

到了午时,回到家中赋闲的宫胜听得门被拍的框框响。

“应龙,应龙,在呀?”

听那声音就知道是射声营功曹从事公孙策到了。

宫胜开了门,果然是公孙策。

“吃了没呢?”

“没,正愁吃什么呢。”

公孙策一手勾着宫胜的肩膀说:“走,一起,已经约了义元。”

公孙策与宫胜边走边说,“听说昨晚是你擒了贾南风”,公孙策说着对宫胜竖起大拇指一比,“厉害!”

宫胜一笑:“嘿,这个倒是真的,但你说大功?”,他摇摇头,那意思显然功劳可是谈不上。

“怎么,没挪窝吗?好处落别人头上了?”

“挪了,放心,嘿,被一脚踢出翊军营了。”

“卸磨杀驴呀,你被踢哪去了?”

“弼马温,怎么样?挺大一个官呢。”

两人一路闲聊,进了朝阳街一家中等水准的馆子,选了雅间坐了,先上了碟小菜,配着酒。不多时一人风尘仆仆进了馆子里,开口便说“久等久等,罪过罪过。”

来的正是太史誉,三人落了坐,便让伙计开始备菜,倒是不算如何奢华,不过点了二两牛肉、一盘蒜毫、一盘小白菜、一盘黄瓜,再配上一坛子半陈的杜康老酒。

三人都是军旅出身、世间英杰,绝不讲究什么世家名门风范,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脾气,这酒一入喉,话匣子就开了。

太史誉也问宫胜:“应龙,听说你擒了那贾南风?是真是假?”

宫胜哭笑不得,乃说道:“擒贾南风这事千真万确,但真没你想的什么封侯拜相。”然后他放下酒杯继续说:“如今我就一弼马温,被踢出了宿卫军,改行马夫了。”

最新小说: 晚妆媚 三国:开局截胡汉献帝,号令群雄!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天下长宁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