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 古今十大盛世,榜首尽然是种花家 > 第四十八章修建大运河!立不世之功!

第四十八章修建大运河!立不世之功!(1 / 2)

【入榜原因二:修建大运河!立不世之功!】

【这是三千五百多里的大工程。】

【工程大到什么地步?这条大运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条水系,并且只用了四年就全部完工!】

【而代价也非常之大!】

杨广脸色一黑,“来了,批判终于虽迟但到!”

【代价之大,为这项工程服劳役的就有五百多万人!】

【工程结束后,累死、病死、被打死的壮丁,就有四成、五成!】

【五百多万人是什么概念,当时隋文帝在位时期,巅峰人口都不足五千万。】

【也就是说,到了隋炀帝时期,全国有十分之一的人,都在为这条运河而挖掘。】

【然而,当这条大运河开通之后,历朝历代的华夏人,都在受益!】

【他任何人华夏的南北,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动脉!】

【京城、扬洲、苏洲、杭洲的繁华,都是拜这条河所赐!】

盘点一出,皇帝们无一不是在赞同隋炀帝的举措!

祖龙:“运河的开建,是一个造福后世千秋的大业!”

刘邦:“但也苦了当世的百姓啊!”

汉武帝:“说起来,隋炀帝还是有些急功近利了,四年,实在是太快了!”

李世民很难不赞同:“如果想要把握住这成为千古一帝的机会,那也需要结合天下实事,慢慢来,哪怕挖二十年,又有什么错?”

赵匡胤:“挖三十年都不成问题!

隋炀帝大方向是对的,只是有些太着急了!”

朱元璋:“就是可惜了当朝的老百姓了!以他们的牺牲,换来后世万代的福泽!在这里,我们应该要感谢一下隋炀帝时期的老百姓们。”

朱棣:“我们会时时刻刻记住他们的奉献,绝不会忘记。”

……

众皇帝唏嘘不已,神色复杂。

而杨广与乾隆、赵构之流比,唯一一个有点就是——他自知!

也就是说,现在的杨广,是知道自己曾经犯得这些错误。

回过头来,如果让他再重新走一遍当初的路。

那么杨广绝对不会再干这样劳民伤财、急功近利的举措。

运河可能还需要开建,但就像是李世民所说:“挖上个二十年,又能有什么?”

“终究是朕太着急了啊!”

而也是正因为他的这个自知,如今才第七有名。

不然早就被苍天打到千古昏君之列了!

【入榜原因三】

【科举制度发展的延续!】

【大业二年,杨广始建进士科,奠定了科举制度!】

【这是华夏历史上,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

【同时,杨广还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科举录取人数,使得有识之士,能够真正从草民,摇身一变,走入朝堂!】

……

李世民看到这就越发生气。

“其实科举制度,是在我们大唐正式发扬光大的!”

“你们隋朝的科举,还是必须要五品之上官员的推荐才行,不是真正为寒门弟子而考虑的!”

而这时,李治悄声说道:“那个,父皇,没有鸡,怎么会有蛋呢……”

李世民瞬间眼睛睁大,“你个不孝子!当面掘你老子?!”

李治:“不敢不敢~”

其实李世民和李治说的话都没有错。

隋朝时候的科举制度,还不是那么完善,并且也不是那么放得大开。

而在唐朝,科举制度才正式有了雏形,发扬光大,对于寒门子弟,算是有了向上跨越阶层的途径。

可是,就像李治说的。这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起源问题了。

如果没有大唐在隋朝的基础上,发扬光大,那么也许科举制度也不可能在大唐就发展壮大。

也许还会晚上些年。

历史没有如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大唐捡了个便宜,这功劳虽然有他一份。

但是众文豪感谢隋朝皇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紧接着,盘点继续。

【入榜原因四】

【怒怼倭国!】

……

顿时,所有皇帝都有些惊了。

祖龙:“嗯?倭国?这是什么朝代?谁能给朕解释一下。”

对于秦始皇来说,这些后世出现的名词,他几乎听都没听说过,毕竟都是在他后世发生的事情。

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而让祖龙奇怪的是,这苍天盘点,竟然单独将这一个国家拿出来当背景板,说明这其中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不然怎么可能单独拎出来说?

刘邦同样也不清楚:“朕不知,后世子孙出来解释一下。”

汉文帝:“这个国家反正朕不知道,@汉武帝,孙子,出来解释解释。”

汉武帝:“拔剑四顾心茫然。”

西汉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别看朕,朕也不知道!”

而这时,刘秀站了出来:

“老祖宗们……我知道。”

最新小说: 大宋青衫子 慕少你老婆虐渣了 快穿之总有男神暗恋我 时空隧道之云中谁寄锦书来 穿越之王爷求您别耍流氓 状元养成记 反派女主开局只想抢江山 新帝国:从土匪到军阀 大秦:我有一个神奇书店 快穿之宿主她好怂啊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