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前女友是女皇 > 第23章 《三字经》

第23章 《三字经》(1 / 2)

“臣举荐户部右侍郎武照,武右侍郎风评极佳……”

“皇上,臣举荐户部左侍郎林贤,林左侍郎为官清正……”

原本庄严肃穆的金銮殿内,此刻却吵得的菜市场一般,一大群文官在掐架打口水仗,武将、勋贵则抱臂旁观看热闹。

这群文官吵架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举荐自己人争夺户部尚书之位,什么理由都有,基本一个套路,就是抹黑对手,力捧自己人上位。

文官吵架,口水乱喷,唾沫漫天,哪怕卷了衣袖,咬牙切齿的发誓要弄死对手,但也只是君子动嘴而已。

刚开始还感觉热闹好玩,但连续几天都是这样,听多了,见多了也莫名的烦燥,秦皇商政大感头疼,一度萌生让郦皇后代他上朝主政的念头。

当然了,他也知道这不现实,哟,头疼死了。

吵够了,听够了,然后就是散朝下班,这是工作流程。

“禀皇上,臣有本奏。”户部右侍郎武照突然出班上奏。

百官一呆,什么情况?

他们发现了今天的不寻常之处,金銮殿口水大战,就连户部左侍郎林贤等几位有资格入主尚书之位的当事人都不可避免的被拖入口水大战之中,唯独右侍郎武照好象当了缩头乌龟,躲在角落里不吱声。

事出反常,必有妖!

“皇上,臣有本奏。”武照躬身禀奏,他知道自己此刻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心里暗自嘚瑟。

有本事滴人,就象夜间的萤火虫,无论在哪,都会发光滴,嘿嘿。

“准奏。”秦皇商政有气无力道,都要下班了,你特模的竟然要上奏,之前干嘛去了?

“谢皇上,臣以为……”

武照慷慨陈词,儿童是帝国的花骨朵,少年强则国强,所以要做好少年的教育工作,但各家的蒙学教材各有千秋,难以总结归纳出一个更通俗易懂的教材。

前日老臣和侄儿荆秀闲来喝酒聊天时,灵感忽发,一起合作,整理出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还带点趣味的千字文,取名《三字经》,特献与皇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武照献书,但秦皇商政嫌麻烦又浪费时间,干脆让武照捧着手稿,当廷念出来,让百官倾听评价。

这正符合武照的心思,当即手持手稿,声情并茂的吟念起来,面庞因激动兴奋显得通红,须发俱张,念到得意处更是手舞足蹈,状若疯癫。

好吧,别人入没入戏他不知道,反正他是先自个入戏了,也间接反映了《三字经》深妙。

宽敞的金銮大殿内,百官或仰头眺望虚空,又或眼睛半闭,捋着颌下长须低头沉思,也有眼睛瞪得浑圆,激动得面庞通红者,总之表情各异。

不过,除了那些武将勋贵外,所有文官,哪一个不是饱学博才的学霸?其中不少还是状元级别的霸中霸,只听武照吟念百来字后,心里已生出各种想法。

他们细品之下,不得不承认,这《三字经》确实比自家传承下来的蒙学教材牛笔多了,而且不想使用都不行,万一落后太多,想追赶可就难了。

大佬们身居高位,眼界自是非同寻常,哪怕是武照的政敌,也不得不承认《三字经》的推广势不可挡,与其被人笑话,不如顺应该潮流。

一些嗅觉灵敏的大佬更是不动声色的把荆秀的名字悄悄记下来,这位刚捣鼓出雪糖的小郎君好象不简单呐,反正老夫记住你的名字了。

“武兄,我吕牧佩服。”有年过半百的文官一本正经的对着武照鞠躬行礼,神态严肃认真恭敬。

最新小说: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天下长宁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大唐天将军 首辅 光宗耀明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大秦仙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