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 东晋奇侠传 >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东晋皇帝司马聃年幼何充辅佐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东晋皇帝司马聃年幼何充辅佐(2 / 2)

而同年何充改任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出镇京口,以避诸庾。

建元元年(4年),何充出任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兼任徐州刺史,镇守京口,以回避庾氏兄弟。

不久,庾翼将举行北伐,庾冰出镇江州。

何充入朝,向康帝进言说道:“庾冰是尊贵的国舅,应做宰相掌管朝政,不宜远出。”

朝臣讨论的结果否定了何充的建议。

于是朝廷征召何充为都督扬州豫州徐州之琅琊诸军事、假节,兼任扬州刺史,将军封号不变。

此前,庾翼征发江、荆二州全部编入户籍的奴隶以充兵役,士人百姓纷纷谴责。

何充打算征发扬州的奴隶来分担舆论对庾翼的指责。

后因中兴之时已征发过三吴的奴隶,如今不宜再征发而终止。

建元二年(44年),晋康帝病重,庾冰及庾翼打算立晋元帝子会稽王司马昱为帝,但何充则建议立皇太子司马聃,并得康帝答允。

康帝于当年逝世,何充随后以康帝遗诏立司马聃为帝,即晋穆帝。

庾冰及庾翼因而十分憎恨何充。

当时晋穆帝年幼,临朝的皇太后褚蒜子重用何充,让他可带甲杖百人入殿。

又应何充认为自己不宜兼任中书监和录尚书事之要求,解任中书监并加授侍中,又赐其羽林骑十人。

晋穆帝即位后,庾冰逝世,次年庾翼亦患病,何充一人独掌大权,辅助幼主。

庾翼临终前,上表朝廷请求将他的职位委托给他的儿子庾爰之。

于是议论者都认为庾家世代守西藩,人情所归,应该依从庾翼的请求,以安人心。

何充说道:“不可如此。荆、楚是国家的西大门,拥有人口百万,北有强胡环绕,西与劲蜀为邻,地势险阻盘曲,绵延万里。所任得才则可平定中原,所任非人则国家社稷可忧,正所谓陆抗存则吴国存,陆抗亡则吴国亡,怎能让一个白面少年来充当此重任呢!桓温才略过人,文武兼备,经略荆楚的重任,非桓温莫属。”

议论者又说道:“庾爰之肯让桓温吗?如果他拥兵阻挡桓温,祸害不浅。”

何充说道:“桓温足以制服他,诸位不必多虑。”

于是,朝廷让桓温担负守西藩之重任。

庾爰之果然不敢争。

何充以为卫将军褚裒为皇太后之父,应当执掌朝政,上疏举荐褚裒参与总领尚书。

褚裒以居住狭窄为由,坚决请求做地方长官。

何充说道:“桓温、褚裒为一方诸侯,殷浩掌管诏令,我可以无辛劳了。”

何充身居宰相,虽无修正改革之能,但刚强果敢,才识度量过人,执掌国政,正气凛然,以国家兴旺为己任,凡是选任官职,无不以功臣为先,不为私人树立亲戚党朋,人们因此敬重他。

然而,他所亲近的多有平庸乱杂之人,信任不得其人,而且酷爱佛教,大修寺庙,供养的和尚以百计,浪费亿万而不吝惜。

亲戚朋友贫困短缺,他却没有任何施舍馈赠,由此遭受世人的讥议。

阮裕曾对他开玩笑说:“卿志大宇宙,勇迈万古。”

何充问其缘故。

阮裕说:“我希图几千户人口的郡尚且不能得到,卿希图成佛,这志向能说不大吗?”

当时郗愔和他的弟弟郗昙信奉天师道,而何充及他的弟弟何准笃信佛教,谢万讥笑他们说:“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

何充能饮酒,素来为刘惔所看重。

刘惔常说:“看见何次道饮酒,直叫人想倾尽家里所有的存酒。”

极佩服何充海量而且能保持不露醉态。

中书监何充认为褚裒是太后的父亲,应当总揽朝政,便上疏举荐褚裒参录尚书事务,朝廷任命褚裒为侍中、卫将军、录尚书事,持节和原先的都督、刺史职位不变。

褚裒因为自己是外戚身份,惧怕遭人猜忌,便上疏坚持请求出任藩镇之职。

于是改授他都督徐州、兖州、青州三州及扬州的二郡诸军事、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镇守京口。

尚书奏议说道:“褚裒与太后相见,在朝廷则褚裒执臣子礼节,私下见面则太后尊礼父亲。”

太后同意。

褚蒜子,河南郡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太常谢鲲外孙女,卫将军谢尚外甥女,太傅褚裒之女,晋康帝司马岳皇后。

褚蒜子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褚洽,官至武昌太守。

父亲褚裒,官至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死后追赠侍中、太傅,封爵都褚蒜子乡亭侯。

天生丽质,家教良好,见识开阔,气度宽宏,十余岁,嫁给琅琊王司马岳为妃,晋康帝司马岳即位,册封皇后,时年二十岁,此后,三度临朝,扶立六位皇帝,临朝称制约四十年。

褚蒜子聪明有才识。

少年时以名家女身份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

晋康帝司马越立褚蒜子为皇后,并封褚蒜子的母亲谢氏为寻阳乡君。?

领司徒蔡谟等人上奏说道:“嗣位的皇帝自幼聪明过人,继承皇位,天下归心,万民仰赖。太后陛下为妇道规范,女中楷模,超过文王之妃太姒。昔日涂山氏使夏禹业绩光耀,简狄使殷祖兴隆,由于这些明哲的后妃,才使大业长久兴盛。我想太后陛下德操可比舜之二妃,仁善胜过文王之后,临朝摄政,可使天下安宁。当今社稷危急,万民系命,臣等惶恐,一日万机之事,国家命运所期,天意所归,都在太后身上,不是冲淡谦让的时候。汉代和熹、顺烈二后,也曾临朝摄政,近世明穆皇后摄政的事,都是前规先例。臣等不胜惶恐,谨伏地上请。望陛下上顺祖宗之意,下念臣吏之愿,推公心,弘治道,以协和天人,则万国庆幸,百姓更生。”

褚太后下诏说道:“皇帝幼小,当赖群公卿士扶持匡救,以报答先帝礼遇贤人之意,而且是先帝旧德泽于后世,先帝之命未曾掩息,祖宗的事业可以继承,皇帝只是正位于宫中而已。然臣下所奏恳切周到,体现于奏书的字里行间,捧读未完,又悲又惧。想到先后如此谦恭自抑,只想顺从妇道,所以不拒绝群臣请求而临朝摄政,本是为国家考虑。我岂敢只固守住年幼无知的幼主,而违背先贤的意愿,即敬从群臣所奏。”

于是褚太后临朝摄政。

有司官员奏请褚太后,谢夫人既封,荀、卞二夫人也应追赠封谥,她们都是褚太后前母。褚太后不许。

太常殷融提议,依照郑玄释义,褚太后的父亲卫将军褚裒,在宫廷则行臣礼,褚太后回家时则行家人礼。

褚太后下诏说道:“典礼如何规定没有详查,如照殷融所奏,是我心所不能安的,以后再详细考究。”

征西将军庾翼、南中郎将谢尚议论认为“父在一家最尊,君在天下最重,郑玄的释义合乎情理”。

褚太后听从了他的意见。

从此以后,朝臣都敬重褚裒。

永和元年(4年),朝廷征褚裒入朝,想让他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

吏部尚书刘遐、卫将军长史王胡之劝说褚裒道:“会稽王(司马昱)德行昭著、素负雅望,是国家的周公,足下应把国家大政交给他。”

褚裒于是坚决辞谢不受封职,回归藩镇,朝野上下都敬服他的谦让。

朝廷又进号褚裒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褚裒坚决辞让开府之职。

永和二年(4年)正月己卯日,何充去世,享年五十五岁。

朝廷追赠司空,谥号为文穆。

因其无子,以其侄儿何放继嗣。

<

最新小说: 状元养成记 反派女主开局只想抢江山 大秦:我有一个神奇书店 快穿之宿主她好怂啊 新帝国:从土匪到军阀 穿越之王爷求您别耍流氓 快穿之总有男神暗恋我 时空隧道之云中谁寄锦书来 大宋青衫子 慕少你老婆虐渣了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