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人为财死(2 / 2)

整个过程已经有条不紊,男女分开后,不再是一个个的冲洗。

而是逼着这些灾民,爬过一个装满石灰水的池子,还不断有人将灾民的头往水下按。

且也增加另一道净化的程序,那就是让这些人喝下一碗汤药。

宋德荣经过询问后才得知,这碗汤药是用来防止水土不服的,还具有一定的防疟疾功效。

在上个月,疟疾还是零星出现了,好在大部分是良性疟,这种良性疟,发病十几次之后,基本就能同疟原虫共存了。

只不过发病的时候,往往都要痛苦好几天,营养跟不上的话,人也容易扛不住。

宋德荣等了一会,管事的何二婶这才姗姗来迟。

“这次怎么宋掌柜亲自来了?”何二婶一见面就问。

宋德荣笑着拱手道:“主家有点事,要求见大王!”

“哦,好说!”何二婶大手一挥道:“待我这边禀报完后,大王会召见你的!”

“那就劳烦了!”宋德荣又是拱手一礼。

何二婶笑着安排他在一旁住下,派了个人前去莫城禀报。

宋德荣闲来无事,在房间里躺着闭目养神。

突然,一阵朗朗读书声激起了他的兴趣,他起身循着声音而去。

发现在他住的客居后边,搭起了一个硕大的棚子,里头正有一些灾民的孩子,在读书识字。

而教他们的好像也是个大明人,他正在教的乃是东蕃的新话。

宋德荣暗暗吃惊,站在旁边看了看后,发觉教的不是什么四书五经,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这些符号配合着特定的读法,可以确定某个字的发音。

“真真是惊奇!这短毛大王,居然让灾民的孩子读书识字!”

不一会儿,一堂课上完,这位教师宣布下课后,便是拿着教案离开,而棚子内的小孩子,也开始了撒欢。

宋德荣靠上前去,对那个老师拱手道:“这位朋友,你可是大明人?”

“正是!”这个老师也拱手道:“学生乃成化四年进学!可惜只是个童生!”

“童生!”宋德荣更惊讶了,“既然是童生,为何沦落到这东蕃来?”

“说来让朋友笑话,学生自十二岁考上童生后,便一直没考上秀才,本来家中还有几亩薄田,可全被我用在了科考上!可怜我爹娘,一辈子未曾享福,早几年就先后都去了!后又屡屡遭灾,家道中落至此,不得已投身东蕃!”

“哎,可惜啊!”宋德荣叹了口气。

“倒也没有什么可惜的,在大明,我已是无立锥之地。而东蕃于我而言,至少我同我的孩儿,现在每天都能吃饱穿暖,等这边事了,那大王又答应让我去莫城,到时候给我分田分屋!”

宋德荣愣了愣说:“可东蕃这边……皆是蛮夷,与我大明风俗迥异!你身为读书人,饱读圣贤书,难道就教这些东西?”

“朋友说笑了,圣贤书再好,也不能饱腹啊?况且这拼音句读,也不见得粗鄙,我靠着拼音和声调,一个月就领会了奥妙,虽新话说的不怎么样,可却已经能教这些孩子,这不比大明启蒙要更快更好吗?”

宋德荣怔住了,一时之间不好如何反驳。

这老师又道:“而且圣贤书也教过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现在东蕃能给我口饭吃,我自当兢兢业业,倘若当初在老家,我有一口饭吃,那我自当会为大明尽忠,可惜,在大明,我得饿死!”

宋德荣脸色变了一下,不知为何,他觉得读书人流落到东蕃,绝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现在颜政手下已经有了三个童生,这些童生虽然都是科举功夫不到家的,但是可都是实打实的文化人。

颜政将他们,全部扔去当识字老师,看中的就是他们对拼音和声调的快速理解能力。

如果不是怕太张扬,他甚至打算直接开价,邀请大明仕途不顺的读书人,通通来为他效力。

…………

…………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