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发展生产(1 / 2)

满朝文武,那是彻底的服气了,不服不行啊。

以往,他们不知多少次冒死劝谏皇帝,减轻徭役,都没有一次成功的。而李阳却是直接让皇帝遣散了所有役夫,这个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办得到的。

虽然不知道李阳是怎么做到的这一切,但是他们不得不暗自佩服。

李斯也是一脸的傻眼。

今日早朝发生的这些事,简直要他开始怀疑人生了。

皇帝不治李阳的罪,这就已经让他感到十分不解了,接着又是斩了两个出言违反新法的大臣,现在更是为了支持新法,竟要把所有役夫尽数遣散...

嘶.....

李斯倒吸了一口凉气,转头偷偷看了一眼李阳,暗自心惊,这个少年,到底有多么强大的能力啊?

李斯不敢去想了,他发现自己以前小看此人了,现在他非常认同自己儿子的话,此人只能为友,不能为敌!

为友,日后李由还能得到他的关照,不必担心受冯、蒙二家的排挤,而若为敌的话,下场恐怕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像刘议郞一样,稀里糊涂就这么死了...

下面众人满脸异色,自然被高高在上的嬴政看在了眼里,冷哼一声:“尔等肯定在想,朕为何会决定遣散所有役夫,是否?“

众人一愣,相视一眼,然后齐道:“陛下之心,臣等不敢琢磨。”

嬴政看向冯去疾,道:“冯相,你可知道原因否?”

冯去疾连忙道:“陛下此为,当是为了我大秦新法实施。”

赢政轻笑了一下,道:“新法于我大秦之重要,故然是要遵守的,只不过咸阳宫、骊山、长城这些工程,亦十分之重要,以往冯相你不止一次领着百官,劝朕减轻徭役,均被朕否了,冯相可知为何?”

这个问题正是冯去疾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之事,减轻徭役,他喊了好几年,可是没一次成功的,可是李阳却能直接让赢政遣散所有徭役,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冯去疾摇了摇头,道:“回禀陛下,臣愚钝,望陛下明示。“

“哼!”

赢政冷喝一声,大为不满的道:“你们只知道跟朕讲一大堆的闲难,一大堆道理,以此逼朕接受你们的劝言,放弃修长城、修秦陵、建阿房。难不成,朕会不知晓我大秦徭役过重?朕会不知道百姓想安居乐业?可是,这长城能不修吗?不修匈奴就能长驱直入,进犯我中原。还有秦陵、阿房,这两个工程皆关系着我大秦之地位和威严,你们说,能不修吗?“

这一下,冯去疾真吓坏了,额头上再次冒出一阵冷汗,赶紧道:“臣……臣万死!”

“臣等,万死!”

文武百官也吓得一个激灵,连忙认错。同时,他们心里又很疑惑,皇帝责怪他们不该劝谏减轻徭役,而影响工程,那么他为什么又答应李阳,遣散所有役夫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所有人都被整蒙了,只知道低着个脑袋,却是不敢言语。

笑话,皇帝发怒,谁敢去问?

“尔等也只会这一句了!“赢政好似更加的不满了,接着道:“尔等与李中丞之最大区别,便是李中氶知道解决问题,而尔等却只知向朕提出一堆问题,却无解决问题之对策,把全部难题推给朕,让朕去定夺。哼,这就是尔等的作为,你们说,朕要尔等何用!“

满朝文武,已是吓得颤颤巍巍,冯去疾再次从袖口中取出帕巾,连忙擦汗,因为皇帝口中骂的那个人,其实就是他。

当然,除了他,还有一个人也是手心出汗,这人便是站在皇帝身边的扶苏。

平时,除了冯去疾,就是他劝谏最勤了。

皇帝见众人颤栗的样子,似乎也消气了不少,然后道:“李阳你跟他们好好讲一讲,你那个叫什么可续持发展的方针。叫他们都好好的学一学,不要一天到晚来劝朕这个、那的,先给朕拿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才是本事!”

是的,其实在开府之前,李阳决定要轻徭役,他就已经意识到,赢政必定不会同意的。

嬴政不同意,这新法自然就会流产。

但是,作为一名穿越者,李阳心里又十分的清楚,如果不落实轻徭役的问题,不仅百姓没有活路,就连大秦也会因此而亡。

所以,苦思几日之后,他便进宫向嬴政就徭役和国家工程问题,深谈了一夜,把后世所谓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针,借鉴了过来,完美的解决了轻徭役带来的问题,深得嬴政满意。

“陛下,臣之计策,名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李阳笑了笑。

赢政点点头:“哦,对,是寡人记错了,不过不管它叫什么,你先跟这满朝大臣们讲讲,让他们也长长见识。”

“喏!”李阳拱手,领命,心里却觉得好笑,谁会想得到,这史书上的千古暴君秦始皇,其实却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啊。

听到这话,满朝文武都是一脸问号。

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是什么鬼?

虽然大家一脸迷茫和懵逼,但是事到如今,他们也算是听出来了,皇帝之所以会愿意遣散所有的役夫,似乎是因为李阳解决了关于这一切的难题,使得长城、骊山、阿房宫等工程都将不成问题了。

只不过,也正因为此,大家心中就更是好奇了,是什么办法,居然遣散所有役夫,反而还能解决工程的工期问题呢?

众人虽然在心中苦思冥想,但是却是无法想出哪怕一丁半点的眉目来。

最后,不得不叹了口气,然后纷纷一脸好奇和期待的望向了李阳。

与此同时,嬴政也侧过头去,提醒了一句扶苏:“儿啊,李中丞之计策,可得听仔细了。”

扶苏赶紧点头:“儿臣知道。”

嬴政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没办法,自己的儿子因为深受他老师淳于越的儒家学说影响,只知道一味的追求仁政,却不看眼前之现实,不顾国之工程大计,实乃妇人之仁。

想当初,要不是扶苏实在是仁得太过份了,他也不可能会狠下心来,将儿子发配到长城边疆去当监军。

当初那些孔家门徒,一力反对郡县制,建议回归分封制,兹事体大,实乃误国之论。而自己的这个儿子,却仁心泛滥,生怕天下儒士作乱,而一味的力保儒士,为他们请命,何其愚也。

如今,嬴政虽然不再生扶苏的气了,把他召了回来,但是这妇人之仁的懦弱性子,还是得让其改正啊,特别是那套儒家的东西,更得改。

嬴政是真的担心,日后如果扶苏上位的话,会不会真的就把自己的中央制度给改了,把整个国家恢复到分封制度。

他刚才之所以会发那么大的火,明面上是在责骂冯去疾等一众大臣,其实心里却是想让扶苏明白一个道理,身为未来大秦的接班人,面对着大秦的各种问题,首先要想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给问题、给困难让步。

其实,嬴政今日之所以带着扶苏上早朝,就是为了想叫他来殿上听一听,看一看,人家李阳是怎么治国,怎么处理问题的。

想到这里,嬴政不由叹了口气,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怎么这差距就那么大呢?

你看看人家李阳,就很不错的嘛!

最新小说: 鬼灭:请让我当个人吧 求生游戏:我的外挂能叠加 一人之下:我真的不想努力了! 亡灵法师的大航海时代 说好一起踢球,你当主教练? 斗罗:萧炎穿越成霍雨浩 盘龙:我以力证道 率土之滨:百倍返利当神豪 邪神招募,开局召唤奈亚为仆 领主又红名了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