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陈胜的人生推演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儒法合流

第一百四十七章 儒法合流(1 / 2)

陈胜的笔在写着。

笔下的青色光晕,越来越大。

“这是入了品的文章,这是能够进入圣者之眼的文章。”

山顶上的天人化身,纷纷动容。

这样的文章是诸子百家,有学子对本派大道有开创性的创造,并且也符合天下大道,才会出现这样的文章。

诸子大道乃是诸子结合理想与大道开辟出来的理想大道。

理想大道乃是包容诸多之道与理混合而成,这些道与理,根据开辟理想国诸子排列,构成一个诸子眼中的理想国。

若有后辈弟子对本派先贤的想法有什么反对,也可以自己结合其中一条道,对其加以改造,将这一条道扩展,发扬光大,这也是圣者们的希望,无论是理想乡还是理想国,都是一个学派的根基。

一人智短,众人智长。

纵使是孔子那样的大圣也需要三千弟子与孟子荀子这样的圣者,才能将儒家理想国发展到如今纵横文界的程度。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只有后辈弟子之中不断有人推陈出新,才是理想国完善的基本之法。

所以儒家有了孟子,有了荀子。

道家有了杨朱、有了庄子。

虽然他们都有各自对大道的理解,但是对于学派与理想国的发展却是极为重要的。

对于新出现,能够影响学派发展的文章,诸圣自然是很重视。

而这种能够影响学派的文章,自然是会让同一学派的圣者或者天人重视。

此时无上天之中,一位圣者就出于这样的状态。

他就是杂家的开创者,尸佼。

尸佼是杂家的开创者,他提出了合名法,兼儒墨的概念,昔年也是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物。

甚至当年的商君与他还有那么一丝关系。

对于自己的理想大道,他也是历经了很多谋算。

当初创立杂家之道,他就知道杂家大道的根本缺陷。

但是对于当年的他,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了。

这些年他一直在等。

终于他等到了吕不韦,等到了吕氏春秋。

在吕氏春秋上他看到了理想走进现实的可能,但是吕不韦迟迟不能踏出最后一步,这就让他有些难熬。

甚至他也在考虑,杂家的道,到底有没有问题。

杂家出,百家灭,这种构思真的有实现的可能吗?

纵使吕氏春秋,尸佼其实也没有太大的信心。

无他,杂家的弟子太少了。

不要说儒家那种弟子满天下的学派,就是一般的术数、阴阳学派弟子也远远超过杂家。

这些年他已经数次与吕不韦谈论,但是由于吕不韦自身的地位问题,这个事情也无法解决。

况且杂家还有自己的问题。

每年的文心试炼,他都夭仔细的查看,生怕有什么杂家弟子被文心试炼埋没。

虽然他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念想。

但是今天,他居然发现文心试炼志气第一的人,居然是杂家弟子。

原本他还以为看错了,但是当他在竹简上写下杂家两个字的时候。

尸佼的眼睛终于亮了。

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可不同于黄石公那等天人,并没有弟子传世,虽然只是一个小学派,也有很多的弟子,至诚之道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感应。

直到此时才真正的相信。

“天地者,万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在于动乱。”

“这是以大一统思想,开宗明义!”

勐然间,尸佼全身剧震。

“好。”

他的脸上充满了狂喜,他忽然明白陈胜这般书写的意义。

既然疆域上大一统,那么思想上也要大一统,圣皇这些年引文思想上的问题也闹了两次了,都是因为武力不分胜负告终。

思想大一统也是摆在所有大圣面前的问题。

只是用谁家思想大一统,却有根本的难题。

谁家的思想要放弃,这就成了诸子们争论的焦点。

按照诸子的意思就是,百家争鸣。

可是这百家争鸣,数百年,学派越争越多。

儒家不但没有统合天下诸子,自己内部也是内斗不止。

真要百家争鸣,只怕数十年乃至上百年,都没有一个结果。

圣皇两伐文界,也是想要以武力统一思想。

只是当思想有了力量,连圣皇这等强人也无法压制他们低头。

而现在尸佼在这片文章上却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杂家出,百家灭。”

尸佼的脸上满是狂喜。

“哈哈哈。我杂家当兴焉。”

尸佼边笑边看,随着陈胜的书写脸上的笑容越盛。

“此子可传我杂家。”

看到后面尸佼已经明白了陈胜的思想到底是什么。

“大一统思想为根基,日批法骨,道家调和,兵家手段,这不就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杂家化吗。”

尸佼连连大笑。

“真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主张,这只是初步构架了杂家理想大道的框架,里面的血肉经络,怎么填充呢?”

他的眼中光芒闪动,他已经有些痴狂,未来这一日他等了已经有一百多年,当年他看中了商君,可惜后来投了法家,后来又看中了吕不韦,可是始终没有将杂家发扬光大。

他就好像在黑夜里面寻找光明的人,照亮许久,心中都没有了期望,却看到了一丝光亮。

同时在皇极天一处的吕不韦也有所感应。

“这倒是一条不错的思路,可惜是个齐人。”

他一声叹息。

这样的杂家之道固然是杂家学派之大幸,却是秦国之大不幸。

他这个已经失去了权利的秦国相邦,该何去何从?

一时间有些恍忽。

而在理想山之外的众圣脸上却是一片凝重。

虽然理想山有各种的防护设施,但是对于圣者来说,观甲兵学子的答卷还是可以的。

原本在四处查看的诸圣,目光渐渐都被陈胜吸引。

不论是安期生新写的老庄之道,还是申写的诗经之道,都不再吸引诸圣的眼睛。

这二位志气九尺之上的人杰他们所写的文章并不差,对诸子学说也写的极好。

可惜却没有跳出樊笼,另辟蹊径,不过是在前人的圈子里打转。

但是陈胜这文章可不一般,许多人都看出了他的野心。

不过诸圣虽然看重,却也不会有太多的忌讳。

前面已经有一个董仲舒了,有这样的大人物,震惊天下,再看陈胜的文章顿时就没了那么多的心思。

而且对方只是一个学子,比之董仲舒这样能改变天下未来气运的人物,相差太多。

“这应该是受昨夜董子大贤的影响,齐根本之理大一统,就可以看出来。不过此子倒是有些智慧,就这一篇,明本山他都能得到不少的气运。”

“嗯,大一统思想运用到杂家,此子确实有些机敏,只是我更看重的是他对诸子的选择。”

最新小说: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天下长宁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唐天将军 大秦仙医 光宗耀明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首辅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