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 第五三章 崇明之乱 上

第五三章 崇明之乱 上(2 / 2)

徐鸿把高旭的文书交给了何常。徐鸿知道何常识字不多,便口述了高旭的命令,要他在明日随高老头的货运船队出发,增援江阴的突围行动。

把高旭的命令传达之后,徐鸿就回到了他的家里。徐鸿的家人当初在黄田港大护撤退时,就来到了崇明。

就在高老头昏天黑地地调筹物资,见到高老庄里那堆积如山的钱粮时,终于有人眼红了。

在崇明县城的西北方,除了高老庄之外,在施翘河附近,还有一股的势力,那就是“四会营”。早在弘光帝登极之后,就任命镇江丹阳人、进士荆本彻为下江监军道。荆本彻抵达崇明,奉命组织一支水军,称为四会营,也称荆家军。

招兵买马就必须有钱有粮。荆本彻选在高老庄附近的施翘河屯营,自然没少打高老头的注意,也就在南京弘光政权这短命的一年中,下江监军道荆本彻不知从高老头身上刮去了多少油水。虽说高老庄实力不俗,但高老头是个生意人,生意人以和为贵,他只有花钱消灾。

崇明岛的资源有限,南北水路都在本地海盗的掌控之中,荆本彻如要发展势力,自然踩在海盗们的肩膀上。高老头也算是不折不扣的海盗。当然,在崇明本地,除了高老头之外,还有顾容顾三麻子,黄五常之流的大海盗。然而,高老头因为强行定亲搭上了户部郎中沈廷扬这棵大树,再加上他的生意头脑,算得上黑白通吃。虽然各方势力眼江高老头的富有,但高老头长袖善舞,除了敲他竹杠之外,还不至于真刀实枪地明抢。

上个月南京沦陷,弘光政权烟消云散,南明陆军水师,降的降,逃的逃,避在崇明岛者皆人心惶惶。众人虽奉那义阳王为监国,但任谁都看得出,这个义阳王就一堆烂泥,谁也扶不上墙。荆本彻再无顾忌,当他打探到高老头正在筹集大量的钱粮时,没有户部钱饷支撑正为钱粮发愁的荆本彻终于出手了。

徐鸿是个极有自律的人,虽然他完全可以在西庄那简易的家里与妻儿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只是回家看了一眼之后,又马上回到了何常的军营。

以徐鸿的眼光来看,这个何常虽然出身贫寒,但为人极有骨气,而且又有义气,这样的人是让人敬仰的。蟑螂营的前身就是以他为首的在社会底层讨生活的脚夫。但何常出身市井,没有当过兵,也没有太多的学识,他能独领一军,靠的是他在贫寒之中养成的那种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自尊自强的人格魅力。当年家境富裕的季从孝曾经像施舍一样打赏他一两银子,但何常对报酬之外的东西一概无视,俩人为了面子大打出手,最终又不打不相识。

在战时,何常会领着这支人马为了悍卫自己的家人,爆发出坚韧无比的潜力。但在平时,对于如何训练军队,何常毫无经验。

这支号称蟑螂营的高字营右营根本没有像一支军队的样子。

根本就像一些脚夫小贩臭哄哄地集在一起打屁聊天,嘻嘻哈哈,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事实上,他们本来就是脚夫和小贩。

徐鸿是军户出身,虽然明末的军户制度已是腐朽不堪,特别在江南一地名存实亡,但舍桥徐氏不仅有徐玉扬这样的豪杰,也有徐鸿这样的后起之秀。徐鸿极自豪祖先在纵横沙场之中积累的军功。虽然这份军功到了他这一代已成为一种传说。

虽然以前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军户,但徐鸿平日熟读兵书,又经过舍桥和黄田港血战,可谓有理论有实践。而且,高旭编写的亲卫队训练纲要也是让他耳目一新。虽然徐鸿对高旭在训练纲要中所要求的某些细节不以为然,比如那莫名其妙的军礼、俯卧撑、引体向上、负重跑步之类,但出于那股纯粹的天性,徐鸿还是不折不扣地在他的左卫战队中执行了。当然,不论时间还是形势,都没有让徐鸿对这份纲要得以充分的实践,用以证明它有多大实效。

高旭虽然不是现代军事人员,但经过大批战争影视、网络军事论坛的耳濡目染,山寨一份军训纲要还是有板有眼的。如果没有遇到徐鸿这种拿到鸡毛一定当令箭的从祖上遗传下来的军户的服从天性,而是像右卫战队队长史战一样拿去擦屁股的话,那么这份纲要的执行力要大打折扣的。。

闰六月二十六这个晚上,徐鸿住的不是崇明的新家里,而且何常的军营之中。

何常的学识虽浅,但不意味着他不好学,而是出身微寒一直没有学的机会。当徐鸿献宝一样拿出随手携带的亲卫队的训练纲要时,何常顿时大感兴趣,道:“见山,让我看看。”

这份训练纲要还只是初稿,高旭暂时也没有在高字营大力推广的决定。这份纲要的实验对象是他的亲卫队,有效果之后才推广全军。当何常接过徐鸿的训练纲要时,翻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笑,道:“见山,我不识字。”

徐鸿理解地笑笑,道:“何大哥,我来向你解说。”

于是,在烛光下,俩人男人在研究着高旭从现代军训中山寨而来的训练纲要。

对于右手抵耳的古怪军礼,高旭是这样解释的:“军人的腰杆永远是直的,所以,不论下身跪拜,还是抱拳弯腰,都是折了军人的腰杆。而且在行军之中,不论是单膝还是双膝,行跪拜之礼都极为不便。”

于是,徐鸿也对何常如是说。又亲自向何常示范了一次军礼。不过,徐鸿在私下里对这个古怪的军礼试过无数次,但在兵士之前,他却没有执行的勇气。

何常听了徐鸿的话,深以为然。这种绝不折腰的话很对他的胃口。再加上何常出身脚夫,在军事上如同一张白纸,接受能力竟比熟读兵法的徐鸿还更强上一分。

到了深夜时分,何常仍然听着徐鸿对训练纲要的解释,既然何常好学,徐鸿也无私教导。现在是高字营的创业时期,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团火热的上进心,相互之间更是坦诚相待。

当徐鸿讲到纲要之中训练士兵应急能力的紧急集合时,何常不由说道:“现在正是深夜,要不试试?”

既然何常想试,徐鸿当然支持。

这一招徐鸿只在左卫战队的一百多人中试过,而何常的右营可有三千多人,这要是执行起来可是大场面啊。

的确是大场面啊。

当徐鸿和何常俩人拿着鞭子冲进军营的时候,右营的三千人睡得像三千只猪一样。

折腾了个把时辰,在无数次的不满和粗口之中,右营的兵卒终于被何常以及他数十个亲兵的鞭子赶到了操场。

在灯火通明的主席台上,徐鸿和何常立在其上。何常不善口舌,只得让徐鸿训话。徐鸿虽然是个百总,但他是高旭的左战卫队队长,算是高字营的核心将领之一,来到崇明,也身负高旭的旨意。右营兵卒对于这个徐鸿的训话倒不抵触。因为徐鸿代表的就是高旭。

只听徐鸿大声训道:“如今,我等不再是脚夫、走卒、小贩、农民,而是保家卫国的将士。当兵的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死人。怎么能在战场上做到敌亡我存,这就需要平日的训练。大家想想看,如果以这样慢如蜗牛的反应速度,万一敌人袭营,刀口早就架在我们的脖子上了。”

似乎老天要印证徐鸿的话,只等他的话声一落,在高老庄的南门方向就传来仓促的喊杀声。

为了赶在天亮之前筹齐清单内所需物资,高老头连夜打开自己的库存,如有不足便向驻在高老庄的各大商家购买货物,大开南门,向港口运送货物。

荆本彻以一支人马化成商队,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高老庄的南门,然后六千荆家军倾巢而出,开始连夜血洗高老庄。

正恰何常心血来潮,依着纲要训练兵士的应变能力连夜紧急集合。

当听到南门的喊杀声之后,徐鸿与何常不由得面面相觑。随后,徐鸿首先反应过来,大声喝道:“有敌来袭,则择日不如撞日。所有将士,各与其位,处变勿惊,列队前赴南门杀敌!杀!杀!杀!”

最新小说: 归藏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