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 第八四章 提督人选

第八四章 提督人选(2 / 2)

高旭对罗子牛道:“罗统领,我要你以最快的速度从降兵中精选出三千人马组建一镇二营。记住,宁缺勿滥,没有忠义之心的绝不能要。”

罗子牛点头应下。

季从孝先是听到自己能加入同盟军并且统领一营人马时非常兴奋,但得知被高旭任命为二镇二营统领,直辖上司是提督何常时,顿时满脸皆是一副苦色。在昔日的对头手下当差,哪还有活路么?其实,他与何常在江阴城内斗了七八年,可谓不打不相识。在内心上,他还是非常佩服何常的节气和人格,但在表面上,因为面子问题,他总是装着对何常的不服气。

对于任命为第二镇的提督,何常只是深思了一番没有说话。

高旭见何常沉默不语,问道:“何大哥,你有什么想法?”

何常顿了一下,道:“取义,只要招募一千在右的新兵,脚夫营就可以整编为二镇一营。但我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提督一镇,统领一营人马我还有点自信。”

高旭道:“自信可以慢慢培养的。”

何常果断地摇摇头,道:“取义,你不能拔苗助长。我知道自己的能力。”

以何常执拗的脾气,他决定的事没人改变得了。

高旭不由无奈地道:“何大哥,既然你不愿提督二镇,你倒是给我找一个适合的人选出来呀。”

何常想了一番,道:“人选我倒是有一个。不过,他不在我们高字营的建制之内。”

高旭一听,心中衡量了一下,道:“我们现在整编的是同盟军,不是高字营。只要这个人选适合的话,你不妨说来听听。”

何常道:“阎典吏。”

高旭一愣,万万没有想到何常竟然把阎应元扯出来。

何常道:“当年倭寇入侵时,江阴城人心惶惶,县令出逃,士绅举家出城避祸。只有阎典吏登高一呼,领着乡民拒战。当时,我也领着数百兄弟随之出战。阎典吏三箭惊敌,又以削竹为枪,击溃了倭寇。阎典吏雄才大略,提督一镇足以胜任。”

一旁的季从孝听罢大喜,一个劲地点头。在江阴,阎应元的民望向来极高。其实季从孝所想的是别让何常当提督压着自己。

高旭听了点点头,阎应元的能力他倒是相信,要是能把阎应元拉入同盟军,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问题是,人家是一尊大佛,能入得了高字营这座小庙么?——错了,高旭顿时想了回来,不是高字营,是高字营的马甲同盟军。如果是高字营,他未必来屈就。但以中华同盟军的名义,而他又有被江阴人选为同盟会副会长的身份,来提督同盟军的第二镇是不是有可能呢?

这就是举着同盟大义的好处啊。

只是高旭无法确信他对自己能否消除芥蒂。这个担忧只能怪那酒后失忆症。高旭已经记不得在酒宴上,他与阎应元一笑泯恩仇的情形了。

∶∶∶∶∶∶∶∶∶∶∶∶∶∶∶∶∶∶∶∶∶∶∶∶

在书评区,看到有书友叫俺高达,高露洁,觉得很喜感。

俺就说说笔名的由来。当初取高路华这个笔名,缘由是在老爸老妈房里,直到现在还看着一只十几年前25寸的电视机。这只电视机的质量很不错,除了色彩稍微有点失真之外,别的没有一点毛病。而这只电视机的牌子就叫做高路华。

这是原因之一。

再就是俺的名字里确有个“高”字,嗯,叫高。所以,叫俺老高可没错。“华”呢,高太的名字恰恰叫做华。至于,“路”字,似乎可以名语动用,可以理解成寻找、追寻的意思。而当初跟高太解释这个笔名时,她强烈抗议俺用这个笔名。

但俺终是用了。因为还有第三个原因。

明香里的大部分人物都出自于记载江阴之战的《江阴城守紀》。

且不说阎应元,陈明遇这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徐疯子徐玉扬,城守纪中记载:“清兵东掠大桥、周庄、华墅、陶城、三官、祝塘等镇;祝塘人拒之,兵燹之惨,甲於他镇。分掠陆官、舍桥,有徐玉扬者有膂力,望清兵蜂拥而来,遂匿桥洞中,见二卒引一将过,状甚伟;跃出登岸,杀之。称将之首,重十八斤,悬於树上,後兵多畏避。其树至今尚存。”

这也是舍桥之战的出处。

比如汤浪儿:“……二都督恃勇,衣三层甲,腰悬两刀,肩插两刃,手执只刀,独登云梯,毁雉堞,跨上城垛,执刀乱砍。城上以棺木支御,鎗刺其身不能入。或曰:止有面可刺耳。遂群刺其面。旁堞垛一汤姓童子,持钩镰鎗,用刀钩断其喉管……”

再说主角高旭。

其实初稿时,主角是叫作高瑞。出自《江阴城守紀》中的“乡兵阵伍散乱,进退无节。然清兵所至,尽力攻杀,多有斩获;即不胜,亦未尝俯首效顺也。有高瑞者,为所缚,令剃发降,宁死不屈。是以清兵不得安处,相对多楚容。”

后来,觉得瑞虽有瑞雪之意,但明末哪有瑞雪兆丰年的年头。还不如旭字,所谓旭日东升嘛。于是改高瑞为高旭。

本书的主角姓高,而本书的主题是恢复中华。恢复自然也有寻找、追寻之意,故而“高路华”

这是使用这个笔名的第三个原因。

∶∶∶∶∶∶

从九月一号起,四日来连续的更新让俺进入了状态。只是所谓太监无人权,在第二周站方也不会安排官方推荐。无论俺准备如何修复人品,如何爆发,只有在裸奔中前进。所以,兄弟们的红票对老高的支持就很重要。谢谢在这四天来打赏的十几个兄弟,谢谢投红票支持的兄弟,谢谢发贴鼓励更新的兄弟,

其实一直以来,老高一直认为红票推荐收藏什么的,都是浮云。有或无,多或少,都无所谓。现在觉得这是不想负责任的表现。这种心态下难怪一年才码了30万字。

再看同为历史类的更大,他的红票量已像泰山一般压在历史分类的红榜上,在历史类中可谓一骑绝尘,所有人加起还没他的多,但他还不忘在章尾p求红票。或许这就是负责任的态度。因为不论书的质量,还是更新的稳定,他都求得理直气壮。

如今老高打算洗心革面,把本书好好地写下去,争取一日不断更,甚至用爆发来弥补以前的断更,发觉还是很需要数据支持的。

因为数据决定着码字完毕上传之后的成就感。

如果码的东西无人问律,而码字又不是生存必须,那码字的成就感与动力会越来越弱。

当然,俺并不是勒索大家的支持,俺只想给自己找一个坚持的理由,爆发的理由。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