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 第五五章 特别行政区 上

第五五章 特别行政区 上(2 / 2)

张肯堂又道:“要论与隆武帝的兄终弟及来说,自然当奉唐藩绍武的诏。但是绍武朝廷只是大学士苏观生趁着永历君臣临危逃亡的机会,在广东拉拢部分官员建立的,基础极为薄弱。连广东省的一些名绅如曾任前朝大学士的何吾驺、陈子壮,以及兵部shì郎张家玉都联名来信,反对绍武再立。潮州人杨明兢赤手空拳,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自称有精兵十万,居然被委任为潮惠巡抚。

这实在沦为笑柄。”

曾樱又接口道:“让人愤恨的是,国难当头,这两藩为了争立,竟然兵戈相见。先是永历朝的兵部右shì郎林佳鼎初战告捷,后又被绍武朝廷的总兵林察以诱敌之计大败。林佳鼎大败之后,永历朝又陷入惊惶失措的境地,永历朝的大学士瞿式耜自告奋勇,督领招募的义兵迎战,又大败。幸好拥立永历的湖广总督何腾蛟从湖南出兵广西勤王,顶住了林察部的兵锋,使得危在旦夕的永历朝有了喘息之时。但是,何腾蛟领兵南下,致使湖南的防务空虚,湖北的清军又趁机南下,沦陷了长州府,坐收了渔翁之利。这实在是可气可恨!”

曾樱是万历十四年的进士,其人持身清廉,为政公正,不畏强权。当年东厂诬陷曾樱,崇祯命他带枷进京伏罪,士民因他贫困,集筹资金为他整理行装,地方乡贤老数千人随同到京,击鼓讼冤,这使得崇祯帝没有下旨入狱,留京待命。

所以,以曾樱的性格来说,对于永历绍武的争立,极是痛心疾首。

路振飞听罢也是满脸怒色,他曾任都察院监察御吏,其性也素来耿直,道:“这两藩皆是扶不起的阿斗,尽干这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他们要真有本事,何不兵戈向外,收复江西、湖广两省,而不是关起门来内哄,到时广东、广西再沦陷了,看他们拿什么去斗?你们看看同盟军,铁一镇和忠义镇二镇人马死守江南,顶住了数十万清军的攻势,旭卫镇和安义镇又光复了闽海全境,这才是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你们看,自清兵入关以来,明军打过一次胜仗了没有?一次都没有!哪一个不是畏满如虎?要不是同盟军,这长江以南,还有我们这些大明遗民的立足之地么?没有,要留头,就要剃发,不剃发,唯有一死。但是就算我们一死了之,这天下还是鞑子的天下,华厦的发冠更是寸息无存!”

刘中藻和张肯堂俩人倒没有曾樱和路振飞这般激愤不已,但在历史上,这四人都有忠烈之名,抗清失败之后,无一不是自杀殉国之辈。正因为这个原因,高旭对他们也是极是敬重,也极力争取他们的支持。

四人相顾无言了一阵,张肯堂又道:“那鲁藩呢?鲁藩素有勇名,敢亲临前线,击鼓激励将士死战。听闻七月中旬,趁着清军主力被同盟军牵制在苏常地区,他领张名振、张煌言部发起收复杭州的战役,要是鲁藩能收复杭州,效仿南宋旧事,倒有值得拥立之本。”

刘中藻却是摇摇头,道:“刚刚收到的消息,浙江明军又是在杭州城下大败。那镇守杭州的清军将领张存仁,在击溃了明军之后,渡过钱塘江,一举沦陷了绍兴、宁波两府。鲁监国在张名振等人的保护下乘船渡海到达舟山岛避难。但是驻守舟山的肃虏侯黄斌卿以自己为隆武朝廷所封为名,不拥立鲁监国,拒绝鲁监国进入舟山城。随后,鲁监国又回到了台州闲居,一事无所。要不是同盟军的兵锋已推进到嘉兴府,使得杭州的张存仁不得轻举妄动,不然的话,浙江全省又可能全部沦陷。”

众人听罢,又是一番叹息。

路振飞道:“载宁(张肯堂字)所担忧的名不正,言不顺,以为兄看来,并不尽然。如今同盟会以中华旗号令天下,并非完全名不正言不顺。非常时机,必需有非常之计。要是同盟军真的能光复我汉家江山,就算将来这天下真的易姓,又算得了什么?”

这个问题着实太过敏感,也只有路振飞这种心直口快的人才敢说得出。他的意思也很明显,既然这些朱氏藩王都无法担当中兴大任,天下易姓,也不过是朝代更替而已。要是众人没有亲眼目睹了崇明同盟会运动的狂热,大约也难以认同路振飞的话。但事实摆在眼前,那崇明侯不仅凭着同盟会拥有数以千百万计的民心,还掌握了同盟军这支强兵,要是有朝一日,他真的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天下还有这些日薄西山的朱明宗室的份么?用脚指头想想也没有。

既然如此,他们何不现在就开始拥立高氏,支持他的同盟会事业,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刘中藻苦笑一下,道:“其实你们不知道,自从年初在第一次同盟大会在崇明召开,《同盟宪章》正式发布之后,同盟会的内部文件都以宪历元年为号。如今那许理事新组建的福州宣政院,发布的所有文书布告,都已经在明面上以同盟宪历元年为号了。既然朱明三藩都不足持,同盟会的自立之举又昭明天下,我们要想复我汉家河山,存我华夏衣冠,除了投身同盟会,根本没有得选择了。”

曾樱又叹息了一声,接口道:“这个我早就注意到了。对于这点,质疑的人不少,但那又如何?大明正统的观念,如今不过是在我们这些大明遗臣当中尚有一丝留恋,至于那些百姓,朱氏早失民心,在总理事如日中天的声威之下,根本就已经无视。只要他能取得一个接连一个的胜利,民心在高不在朱,不过徒有叹息而已。”

众人又是一番无言的沉默。

随后中,张肯堂又对刘中藻问道:“这福建省的会务由那个许理事长的宣政院负责,但在政务上,那总理事又有什么安排?”

在闽系的官绅当中,刘中藻是第一个去崇明接触高旭的,也是在他的大力劝说下,张肯堂等人才加入了同盟事业的,所以,众人当中,自然以刘中藻为首。

刘中藻道:“至于政务方面,总理事已经授权在下组织行政院。”

∶∶∶∶∶∶

在得到刘中藻、张肯堂、曾樱、路振飞为首的这些南明官绅的支持之后,面对整个社会秩序都被勒克德浑打破之后的福建省,首先第一步就是设官理民。

但在这一点上,高旭又与刘中藻等人出现了分歧。

对于福州省的八府一州的府理事,以及数十个县城的县理事任命,刘中藻等人的看法是以原来的官绅任命。刘中藻的看法也有道理,要想稳定,就得安抚福州本省的官绅阶层为第一要务。

但高旭却不是这样看的。

在高旭的眼里,这明朝的官绅阶层已经完全烂透了。既然他要推行新政,就不能用这些既定利益者们来执行,不然的话,最终也只是换汤不换药,该腐朽的仍然在腐朽。

这就是关系到一个人材选拔体制。

但是一个完善的人材选拔体系又岂是朝夕之功?在同盟公塾的人材培育体系没有成熟之前,高旭只有暂时性的妥协了。所谓政治,本来就是妥协的产物。

可高旭没有完全的妥协,对于任命这批旧式的官绅阶层,泥沙俱下自然不是办法,但金子不就是在泥沙中掏出来的么?对于刘中藻提交上来的官吏名单,他要设法筛一筛。而且,他的视野也在仅仅局限在现有的官绅阶层。

“刘院理,”高旭道:“所谓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打算组织一次会试,赴试者不论出身,不论职业,考试的范畴也不是八股文,而是救亡策论,格物,算术,经济,以及同盟会的宪章纲领。百业待兴,我们需要的是有实务能力的人,而不是那些只知八股文的书呆子。”

∶∶∶∶∶∶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