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560章 朱高煦西征最大的功绩

第560章 朱高煦西征最大的功绩(2 / 2)

但受限甘蔗的生长环境,欧洲他们也没办法大批量生产。

这就是为什么葡萄牙西班牙等,后来为什么要到大员和印尼等地开设种植基地。

周国文这边只要控制好新甜菜品种不外泻,至少还能保障十年甚至几十年的白糖领先技术。

而封闭管理,用俘虏来干这事,是最好的保密手段。

从试验园回去,周国文就找到总督陈文,向他陈述了甜菜的重要程度。

陈文立刻道:“你需要多少地方,多少人?”

周国文道:“打算先在喀布尔以东划一片种植场地,大概要一万亩。”

“然后在边上靠喀布尔河附近,建工厂,需要五百亩。”

“约要两千成年青壮和部份妇人,还有他们的生活区和住房,大概又有五百亩。”

“如果成功,明年再扩建二十万亩。”

陈文当场答应,并调派人手和工匠给他。

他们将先圈一万一千亩田出来,并且对土地要求不是很高,然后筑以五米高围墙,城墙每百米设六米高塔楼,配望远镜,哨兵,全封闭管理甜菜田和加工厂。

守卫全部用明军,干活的全部用抓来的人。

陈文最后道:“我已经和瞿总兵商量好,并和沙哈鲁约定,明天开春,先攻黑羊王朝,你要的人手,只会多,不会少。”

“可让瞿总兵多抓些活的青壮,以后推广扩种甜菜,需要大量的人手。”

陈文笑道:“物以稀为贵,咱们在这边,也要控制产量,主要以销售到欧洲为主。”

“周巡抚应该估计个产量,咱们准备好适种的面积。”

周国文想了想:“先弄个二十万亩再说。”

当天他和陈文决定,前两年先弄二十万亩,然后看市场反应,既要保证对欧洲的供应,又得保证高价和利润,接着便飞报京师朱高煦处。

洪熙十六年(1422)五月,朱高煦来到教育科技部科技司。

今天现场好多人在,但大部份不是官员。

洪熙十五年二月,意大利佛洛伦萨共和国授予不论内莱希发明的“壮游吊机的驳船”以3年垄断权,这是历史第一部专利法的先驱。

在几十年后,到1474年,威尼斯颁布了世界第一部专利法。

而此刻的大明王朝,还视欧洲为蛮荒脏乱之地。

这个消息于今年初传回应天府,带回消息的商人得到朝廷两年免税一成的奖励。

朱高煦这时便着手制定大明,并且是世界第一部专利法。

他召集了很多教育科技部官员,还有部份重要的工匠,都察院、刑部官员等,经过两个多月的研究,大明第一部专利法试行版出炉。

然后便在大明日报上,每天连载,传到大明各地。

大明第一部专利法比较简单,并且用的白话文。

自从大明日报和学校先后成立,洪熙朝大力推广白话文,在民间非常受欢迎。

整部专门法不过一万多字,三千字一天,在大明日报连载了五天就结束。

连载结束之后,各地有各种工匠技术人员申请专利。

朱高煦将此事划为锦衣卫负责收取,科技司审核,两个部门合作处理,主要还是不想增加新的编制,于是锦衣卫又多了件事,审核专利是否真实。

今天是京师所在江南省第一批专利获得者的授权仪式,三月初朝廷开始接受申请,经过锦衣卫收取后,报科技司审核,最终从申请的十二人中,批复了四人拥有专利。

一是新式圆形子弹的发明者,杨远峰。

杨远峰是最早跟着朱高煦的一批工匠,目前是科技司郎中,官阶正五品。

这发明当然是朱高煦提醒他的,然后他带着一堆工匠试制,终于研发了圆形子弹,这让燧发枪的射程和威力,更进了一步。

另一个膛线机的发明者,正是因为膛线机械的发明,所以子弹可以走上舞台。

还一个是民间的商人,研发了更快的织布机,这让江南一带,布料丝绸产量大大提升。

最后一个发明了双筒望远镜,同样是民间商人,其实双筒望远镜,朱高煦早就知道,只是还没想到改进,因为皇帝事情太多,他哪顾的着这种小事,没想到被民间商人发明了。

今天借着机会,朱高煦亲自过来颁奖。

四人先拜见了皇帝,四周有官员,也有四人家属,还有请来的其他百姓,做为见证。

朱高煦大声道,这是大明专利法,给你们十年垄断权。

这十年里,无论是朝廷还是其他人做这些东西,都要给你的专利费。

当然,在军工方面,因为子弹和膛线都是皇帝提出来,他们研制,可能朝廷给的钱比较少,只会意思意思,朱高煦如此隆重,就是做给天下人看,你们用心发明,朝廷不会亏待你们。

四人听到后都非常高兴,因为之前大明日报报了意大利的事,意大利只给三年垄断权,大明给了十年,还是大明皇帝够意思。

其中那十年垄断权的双筒望远镜和织布机,应该能好好赚一笔。

现场皇帝还颁了专利证书,史官当场记录,之后会发到大明日报,然后传遍天下。

一整套程序走完,众人谢过皇帝,有人高高兴兴的走了。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杨远峰年纪不小,有六十岁了,跟着朱高煦近二十年,他儿子杨雷目前是广东都指挥司。

“老杨啊,你头都白了啊。”朱高煦上前亲自扶起他,笑呵呵的道:“这次干的不错,咱大明的枪,越来越厉害了。”

“托陛下洪福,还是陛下提供的思路,臣只是略尽棉力。”

“你不用谦虚,没有你们科技司和工匠局的合作,试验,仅靠朕的思路,还是不够。”两人相互谦虚了下。

杨元峰这时一脸难色道:“陛下划的那个蒸汽机,真的太难了,兄弟们日以继日,功率都是远远不够。”

最新小说: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天下长宁 晚妆媚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