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四十一章 光明使者(4)吉扎克“伏击”战④

第四十一章 光明使者(4)吉扎克“伏击”战④(2 / 2)

在前一世,大夏国飞龙骑的虎枪的尾部只有少数人带有尖锥状,那是因为一杆长枪若是两头开刃,习练起来难度很大,在以密集阵型冲锋时极容易伤到队友,不过在这一世,由于一个骑兵营只有两成的人配备了更重一些、更长一些的虎枪,使用尾部也开刃的制式就是应有之意了。

两端开刃后当双手握持着冲锋时就可以左右开弓了,比如当你向左前方疾刺后无论有没有命中目标,此时右面若是有敌人进行了偷袭,就可以用枪位倒刺,让敌人防不胜防。

前一世,孙秀荣就是用枪的高手,但在瀚海军序列里海排不到前十,不过到了这一世,他明显感觉到自己在武技上的擅长,当虎枪握在他手里时,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昂昂战意瞬间就充满了心胸,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是土鸡瓦狗一般。

实际上,对面的敌人一早就瞧见了他这位在短时间发出五箭并全部命中的骇人“悍将”当他切入到大阵立时,周围的骑兵一个个躲避不迭,直到他遇到只有一身白袍、一把弯刀的大食骑兵。

这些人倒是没有躲避,反而发了疯似的向他冲过来。

孙秀荣不退反进,先是以一招迅捷的左前刺命中敌骑的胸膛,然后看也不看就将虎枪的尾椎向后猛地一抽,随着一声惨叫,正准备在右后方偷袭的敌骑也应声而倒!

就这样,他在敌人的大阵里左突右挡,如入无人之境,等他的眼前豁然开朗时,这一路下来死在他手下的敌骑至少有二三十人了。

正前面一里的地方就是纳斯尔尚未出动的一千骑了,到了此时,就算那些信仰坚定的大食骑兵也不敢轻易靠近他了,而他的身边原本有十人紧紧跟着的,眼下也只有三人了。

孙秀荣看着这三人,笑道:“不错,能跟着本督杀出来的,多半是勇士了”,剩余七人倒不是因为牺牲了,而是以他们的武艺,还不足以很快击杀围上来的敌人进而紧紧跟着孙秀荣一起往前冲。

三人中的一人就是胡禄居大酋索侍斤赠给他的一百名少年之一,原名库格斯,后被孙秀荣改为孙孝恪的达奚少年,听了都督这话赶紧说道:“都督,今后可千万不可如此了,幸亏我等碰到的是大食骑兵,若是碰到达奚部抑或胡禄居部的骑兵,彼等身上都有弓箭,都督虽然骁勇,但若是周围一大拨箭枝射来,我等可是百死莫赎!”

孙秀荣点点头,他这话倒是没有虚言。

“前面尚未出动的骑兵应该就是纳斯尔亲自指挥的骑兵了,他眼下依旧未动,自然是等着另外的援军了,以大食人的布置,除了在萨末建城有三千骑,再往西就是曹国的瑟底痕城了,那里多半还有一定的军力,他能够在见到我军主力后追了出来,肯定是提前让瑟底痕城的军队也出动了,呵呵,就看李进才轻兵营的表现了”

……

说到李进才的轻兵营,此时也陷入了苦战。

在萨末建城与山口之间的道路上,李进才的轻兵营此时已经围绕着一座小山布置好了防御阵型,纳斯尔大军通过时并没有理会他,而是绕过小山继续追击碎叶军主力去了,这让李进才一时不禁有些郁闷。

但没过多久,他的战机又来了。

一支人数大约千骑的部队从西边过来了。

对于这支部队李进才没有放过,当其出现在小山附近时,他立即命令对其进行了弓箭射击。

对于骑兵营来说,大多数人使用的弓箭都是五斗力到七斗力,有效射程多半在三十步左右,敌人若是不理会的话还是可以绕过去的,但这一次为了留住敌人与其战斗,李进才特意让一位能够开动一石力强弓的士兵专门瞄准军官模样的人射击。

让骑兵营这样的营头也拥有少量能够使用角弓的好手也是孙秀荣设计的战术之一。

这位士兵果然不负众望,他连续射出了五箭,有两箭命中了两名穿着皮甲的骑兵,在大食骑兵中能够穿戴皮甲者至少是十夫长以上的人物了,此举激怒了这支骑兵的千夫长,在见到依托小山布防的敌人并不多时,他一时忘了纳斯尔的嘱托,而是让自己的手下一半人下了马,举着盾牌和长矛逐渐靠近骑兵营的营寨。

所谓营寨,自然就是用草袋子装填泥土垒成的矮墙形成的简易寨墙了。

不过这一道简易寨墙也不是手中只有标枪,只有少数人配备了皮甲的大食骑兵能够轻易拿下的,李进才的轻兵营虽然只有一身冬季战袍,但其手中却都配备了弓箭,虽然只有五斗力到七斗力,但其射程还不是标枪可以比拟的,在举着盾牌,握着标枪的敌人还没有进入标枪的射程之前,轻兵营弓箭的抛射已经将让其狼狈不堪了。

不过依旧有部分大食士兵高举着盾牌通过了从天而降的箭网抵近到了标枪的射程里,不过此时彼等一方面要防御从天而降的箭枝,又要面临平射过来箭枝的威胁,故此,虽然有一些人抵近到了营寨附近,但也是寥寥无几,面对着营寨附近的长矛,这些人也只能徒呼奈何。

再对寨墙的攻击持续了小半个时辰后,带队的千夫长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注意力不应该在此,不过等他丢下百余士兵带队赶到主战场时,那里的战局已经开始告一段落了。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嫡女重归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