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重振大明朝 > 第十四章 邵武知县袁崇焕

第十四章 邵武知县袁崇焕(1 / 2)

随着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集市贸易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永宁卫靠近沿海,这种贸易形式的则更为兴盛。

永宁卫的集市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定期举行,在这两天,周边府县和村镇的商贩或肩挑或赶车都会带着货物赶往卫城,场面相当热闹。

又到了本月十五集市的日子,今日却是和平时有些不同,除了依旧熙熙攘攘的商贩之外,永宁卫的南门多了几个临时搭建的棚子。

棚子里摆着几张木桌,每张木桌后都坐着两名卫所的军官,棚子旁竖着一块高高的牌子,周围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百姓,一些官兵维持着周围的秩序。

一个挑着扁担的货郎掂着脚尖想要看清榜上的内容,无奈身高有限,始终无法看见前面的情况。

“敢问这位公子,这上面都写了些什么啊?”小贩左右看看,身边正好站着一个头戴四方平定巾的读书人,便开口问道。

读书人仿佛正在出神,被小贩一唤之下才回过神来。

“这是永宁卫指挥使司发布的招贤榜,凡是认为自己有一技之长的读书人、或是有手艺傍身的匠户和民户,都可到此处报名,如被卫所选用,便可入卫所军籍,月给饷银五两,米两石!”

“老天爷,五两银子,我卖货一年也挣不了这么多银钱和粮米啊!”小贩惊叹之余眼睛里冒出艳羡的神色,可是转瞬便化成了满脸的失落。

“可惜了,我不识字,也没有什么手艺,这好事是落不到我头上了!”

读书人看着榜文哈哈一笑:“这位小哥倒是不必自轻,这上面倒是也有适合你的!”

“真的?”小贩的眼里瞬间又燃起了希望。

读书人点点头,继续看着榜文。

“榜上说了,如果是军户余丁也可报名,同样加入卫所军籍当军,月给饷银三两,米一石。若日后不幸战死,另发抚恤十两。”

读书人一字一句的读着榜文,周围的人都在仔细的听。小贩听完之后不禁在心里打起了合计。

他本身就是永宁卫附近镇海卫的余丁,家中大哥世袭了军户,他便只能做起这货郎的营生,如果真如这榜上所言,可就比他大哥在卫所里给千户大人种那几亩军天强多了。

“别是骗人的吧!”这是旁边一个黑脸汉子出言说道。

“不能吧,这上边盖着官府的大印呢,而且我刚看见我家隔壁的王老汉也带着他的小儿子来报名了,当场画押给现银!”

另一个经常在集市上卖油炸臭豆腐的名叫豆腐张的小贩插嘴道,他已经打算收掉摊子去报名了。

众人听见豆腐张的话,往棚子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里面的地上摆着几个木箱,里面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正有几个刚刚画押的年轻人揣着银子喜笑颜开的从里面走出来。

见此情景,众人赶忙肩摩踵接的涌向了不远处的招贤棚,一个青衣小帽小厮模样的人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小跑几步赶到不远处一个身着圆领大袖衫的青年人身边耳语了几句。

青年人大概三旬上下,身材虽然算不上高大,但目光炯炯,颊有美髯,神情气度颇为不凡,青年人听到小厮探听的消息,脸上不禁又多出几分若有所思。

“大人,从开市到现在,报名的军户余丁画押在册的已有一千五百余人,会打铁的匠户和医户也招了五十几人了。”

湛濯之拿着一叠报名军士的花名册来到杨应乾身边,在来到永宁卫之后,他们兄弟几人便已约定,众人私下以兄弟相称,但若在军中便以官职相称,所以此时湛濯之没有叫杨应乾二哥而是称之为大人。

最新小说: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穿越兽世:她生了一个新部落! 无敌小侯爷 家父李隆基 教皇请登基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