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汉生指南 > 第十四章 同学[下]

第十四章 同学[下](2 / 2)

前一阵净忙着搞天书了,竟忘了此事。不过,“一会去捞鱼,可得听指挥,谁也不能上冰面上去——天暖和了,冰也薄儿了,别掉到河里去。这事得先说好,要不然,以后就不带他玩了。”

这倒没什么,不上冰面就不上冰面,“河上都是冰,那怎捞鱼呀?”

“一会儿,就知道,”张涵神秘地笑笑,却卖了个关子,“破冰捕鱼”这事没亲手干过,但电视上却看的多了。只要在冰面上凿个洞,鱼就会到这里来呼吸新鲜空气,这时候,钓也好,叉也好,还是用网也好,都能很容易捕到鱼。

当然,如果在晚上点燃篝火的话,收获会更大些儿,但他们一群孩子是别想了。而冰面薄了不能上冰面,只在河边凿洞,收获也会少的。

“五伯好!给您拜个晚年了!”

张涧的父亲张行排行老五,大家一进门,先给他拜了个年。

“好,好!是小八、小十和十七来啦,进来坐。张涧~”

张行幼时生过一场大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家中没有劳力,生活自然差了些儿。低矮的土房收拾的干干净净,却已经很旧了。年虽刚过,他就坐在枣树下,开始编东西。看到来人,他边高兴的招呼着,边喊自己的儿子。

张行是个聪明人,但他的腿拖累了他,只好靠着一双灵巧的手,来养家糊口。不过,他生性乐观,有没有钱都一样过的从容,张涵对他印象很好。

来了几次后,张涵‘偶然’用竹子和纸糊了几个纸鸢(风筝),什么燕子呀,蝴蝶呀,盘鹰呀,群鱼呀,还有一条大蜈蚣。虽然蜈蚣没能飞起来,张行却学会了几种新风筝。

风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墨子,但直到蔡伦发明造纸术后,才出现纸鸢,渐渐传开来,目前流行的样式和种类,自然不能与张涵做的相比。

张行不知张涵有意相助,也甚是感激张涵。张涧曾说过,张涵在其家的待遇,比他还要好。

尽管如此,张行还是觉得占了张涵的便宜,便仔细研究,精心制做了一个大蜈蚣风筝(能飞的),特意送给了张涵。并且,拒绝对外出售蜈蚣风筝,以示感激之意。

纸是很贵的,张行也没有市籍(指商人户口,属贱籍),不能直接出售(在张坞没人管,出去就不行了),只能卖给往来商人。因此,张行没能挣到什么大钱,日子稍为宽松了些儿罢了。

张涧在房中早已听见外面说话,应声提着斧头就出来了。他是个纤细瘦弱的少年,穿了一身新衣服,虽然还是粗糙的八椶麻布做的布衣,也给少年添了几分朝气。看得出来,他穿着很小心,过了好些时日依然干净整洁。

张涧在小一辈里行三,张涵向来叫他“三哥”。他的性格有点怪,怎么说呢,小小年纪就与他父亲相似,颇有些从容淡定,平和乐观。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的心态比年纪成熟不少,遇事也想的多些儿,也更全稳妥。凡事交到他手里,总能办的顺顺利利的。

在交好的几人中,张涵和他最谈的来。

两人相处融洽,看来也颇为相似,内里却是截然不同的人。张涵从容大度,不与人相争,是他胸怀大志,看不上孩子们的把戏,故而不争。而张涧则就是真性情,他知足常乐,不喜与人相争。

几人一起动手,顷刻之间,就已将张涧的活干完了,顺便还将他家的水缸挑满,才一同离开。

其间,五婶拿了红包给张涵——其余的都早就给过了,张涵恭恭敬敬的双手接过。张超却在一旁嚷,“这不公平,十七的压岁钱比我的多……”

张涵笑着逗他,“十哥,你怎么能和我比呢?我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淳朴善良、诚实可爱小郎君~”

PS:第二更,还有两更.

最新小说: 首辅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天下长宁 大唐天将军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大秦仙医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光宗耀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