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汉生指南 > 第三卷 第五十章 运筹帷幄

第三卷 第五十章 运筹帷幄(2 / 2)

这是共识,戏志才自然不会反驳。

南方的山越即便能横行一时,但他们是步兵,又只善于山地作战,并无力动摇大汉国的统治地位。而北方的狄戎是游牧民族,擅长弓马,上了马,人人便是战士,来去匆如风,先天便处在优势地位。势弱的时候,可以抢了就跑;势强的时候,则会危及国本。而且,塞北是苦寒之地,大汉国即便赢了,也不能占据。过上百十年,就会有新的游牧民族迁过来,形成新的威胁――颇令人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感慨。

“其实,把眼光放的远一点,夫余、倭族三岛,未使不是我大汉国的威胁。夫余眼下有八万户,四十多万人;倭族三岛有七十余万户,三四百万人……”

戏志才眉头微蹙,这话他可不能同意:

“主公,那夫余也就罢了,倭族远隔重洋,如何能威胁到我大汉国?”

这还真不太好解释,张涵纯粹是倒推因果,才得出这个结论的,他沉吟道:

“正因为远隔重洋,倭族方有威胁我国之能力……至于重洋,那不是问题,海军舰队你心中应该有数,携带一月的补给,也能一次性投送两万战士――倭岛盛产树木,缺乏的,只是造船技术而已!”

“……”

戏志才摇晃着脑袋,按照张涵所言,的确是有可能发生,但他总是无法相信这一点。只不过,他并不了解倭族情况,也就无法反驳了。

老实说,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涉,倭国永远也不会威胁到大汉国,但这事张涵知道,戏志才可不知道。况且,在遥远的未来,自会有外来势力远渡重洋的。张涵决心将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想来倭人能够完成了其梦寐以求的“弃岛登陆”梦想,也会感激他的。然而,张涵是个谦虚的人,做了好事就不用留名了。

戏志才晃晃脑袋,把倭瓜抛在脑后

说点自己清楚的:

“好吧!就算如此,可北狄西戎也不是好惹的!如何能够将之扫平?”

“嗯,这话也是!”

张涵点了点头,要是好消灭,大汉国也不需要准备一百年了。

“文臧,北狄西戎中有威胁的,不过是四个:鲜卑、羌族、乌桓和南匈奴。确切地说,是鲜卑和羌族,乌桓和南匈奴的威胁都不大。我们此次北上,乌桓只怕是难以维持了……”

“主公,这个应该不会有问题,可惜仓促了些儿,不然的话,再过几年上谷乌桓就会瓜熟蒂落了……”

戏志才微感遗憾,张涵也深有同感,他向后一靠,倒在胡椅的靠背上:

“文臧,可惜……也没办法!现在我们没有时间,三年,不,是二年半内,我们必须找到足够的人手,接替流民,继续无偿服劳役……”

而抓奴隶是最快捷的办法――张涵没有把这话说出来,但戏志才明白,他揉了揉眉心,决定不再考虑这些。蛮夷们的生活,由他们自己担心,就足够了。

见戏志才没有异议,张涵也不多纠缠,总不是什么露脸之事:

“至于鲜卑、西羌,依我来看,无非就是一个打字,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胜就三年,一直消耗下去……”

“等等,主公!”戏志才又叫了停,“这话我听着怎么这么别扭?!”

张涵不解,这有什么别扭的,也许是粗略了点儿,可道理上没有错误。

“文臧,你看,鲜卑人口不足百万,彼此之间,又有不少矛盾,分裂成了三大势力,相形之下,与我大汉的差距就更大了,就算是死一个鲜卑人,死两个汉人,我们也划得来……”

戏志才头摇的更厉害了:

“主公,战争不是加减法,不是这么算的,若真如是,当初的时候,大汉国何须准备一百年?”

戏志才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可张涵却忍不住笑了起来:

“文臧,你说说,大汉国准备的,都是哪儿些方面?现在,我们还有什么条件不具备?”

这个东西,戏志才那是张口就来:

“大汉国准备了一百年,准备了充裕的钱粮,整合了整个国家的力量,训练出了数十万精锐之师,普及了铁兵器……”

戏志才数了一会儿,就停了下来,他发现,还真没有什么条件,是现在不具备的。假如非要找出差别,可能就是没有统一大汉国而已。不过,这不是问题,以目前的形势看,大汉国的统一,就是个时间问题。

戏志才迷茫了,他想不明白,为何大汉国需要准备一百年,而张涵不用。微笑着的张涵立刻在他眼里神秘起来,他的身影高大无比,种种荒诞不经的传闻,此刻回想起来,似乎也都有了根据。

“文臧,魂归来兮~”

张涵笑的很是可恶――不容易呀!把戏志才都忽悠糊涂了,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

“这事说破了一点也不希奇……”

张涵用农业作例子,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明白了。

农业技术的改进和先进弄机具的使用,使亩产量提高了三倍,每人能够耕种的土地面积提高了五倍。在理论上,将生产效率提高了十五倍。而牛马的普及,更使妇女能够替代男子,成为田间的主要劳力。这就把男子解放出来,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兵源。这就有了粮,至于其它种种,依此类推――钱:张涵会炼金;纺织:效率提高数百倍;铁兵器:批量装备了钢兵器,再次领先于时代……

戏志才明白之后,看张涵的眼神更奇怪了。

“怎么?”

“看看你是否真是神仙?”――戏志才受到了强烈的刺激。

张涵也不着恼,摆了个姿势:“看出来没有?”

戏志才侧目而视。以坚定的语气告诉张涵:

“没有!”

说笑了几句,戏志才忽然想起一事:

“主公,这事还早着呢!咱们以后再说。还是先说说,您准备如何对付上谷乌桓?”

“嗯,这个嘛,文臧,我是不会赶尽杀绝的,就要看难楼识不识相啦?”

理解!戏志才一点头。一味的强硬也不是办法,胡罗卜加大棒才是上策,这里面有个成本问题,乌桓骑兵也是天下精兵。如果能够收编了上谷乌桓,使之为前驱,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戏志才心里有个疑问――张涵究竟期望难楼如何应对呢?

这样的问题,戏志才可不会开口询问。而他不问,张涵自也不会回答。想来,这也是个无解之谜了。

手机问:httpp电脑访问:

最新小说: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光宗耀明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官府强制我成婚,反手白捡绝色双胞胎 天下长宁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秦仙医 大唐天将军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首辅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