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都市言情 > 修真从做打工人开始 > 第一章 近乡情怯

第一章 近乡情怯(1 / 1)

华夏,西北边陲。

两大高原汇合处,人文始祖伏羲出生地,曾经繁华的丝绸古道,自古兵家要塞,在历史的浪潮中,渐渐失去了色彩,成为了华夏落后的代名词。

从早上省城开始,大巴换城郊小巴,又从城郊小巴换到三蹦子,一路颠簸扬尘,向着白石山驶去。

车斗里坐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身形修长,剑眉星目,鼻梁挺直,嘴角微微上翘,似笑非笑,要不是那一副又像是骄傲又像是吊儿郎当的懒洋洋表情,可以算得上是个帅哥。

正午时分,眼中终于渐渐显现出一座钟林毓秀的大山,在周围黄土高原山脉包围中隐匿着一抹绿。看着那一眼的翠绿,在这燥热的三伏天仿佛心灵都清凉了几分。

“大哥,谢了哈。”李牧白跳下三蹦子,掏出软红云递给司机一根,挥挥手大喊道:“注意安全,走啦”。司机点头示意一脚油门,突突突又是一股黑烟扬尘而去。

拍打完身上的灰尘和已经被尘土染白的头发,李牧白顿了顿身形,望着眼前的大山,默默道:“回来了……”随后,紧了紧背包大步向山脚下走去。

白石村,山脚下的小村庄,村民人情淳朴,与世无争,在这喧嚣的尘世里仿佛遗世般的小桃源,被一声问候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哎,王婶儿,晒谷子呐”,“李大爷,树下乘凉呐?那烟渣子给我卷一棒子呗,都好久没抽过烟叶了”。一进村,李牧白大嗓门嚷嚷道。

“哎吆,这是?呀,白娃儿回来啦,这娃”。王婶儿拍拍衣襟揉了揉眼睛,热情上去抓住李牧白的手说:“刚回来么?饿了没?走,去家里吃馍,婶儿今个早才烙的。”李大爷磕了磕烟斗拍拍身边示意过来坐下:“你这怂娃,知道回来啦?这几年都干啥着咧,好着没?”“哈,李大爷你还不了解我啊,肯定差不了么,那城里的老板,可看得起我咧。我跟你说哈,那城里的老板娘,可水灵咧”。李牧白一脸懈怠的坏笑道。“你这娃还没个正形儿”李大爷笑骂。“王婶儿,你忙你的,我自个儿进去拿。”脱掉身上的背包仍在大树下,一边熟悉的走进王婶儿家一边咕囔:“这鬼天气热死个人哩,总不成又要发雨了吧。”

过了半分钟李牧白嘴里叼着一大块馍走出来,倚着大树下坐倒,和李大爷,王婶儿边唠边吃馍。渐渐地睡完午觉的乡亲陆续出来纳凉,端着茶缸子围作一团。

“白娃儿啊,这几年了,媳妇儿有了没啊?”“白娃子,这几年在省城干的啥工作?”“白娃,这次回来是给李老道烧周年纸吧?差不多到时间咧”……乡亲们每人一两句让李牧白应接不暇。

“省城的小媳妇儿哪能看上咱这村村洼洼出去的,”“除咧犯法咱不干,啥都干呗。当司机,售货员,保安,公司里上班,有钱挣就行,咱也没念过大学,现在工作都不好找哩,这次好不容易请咧三天假,回来给老头子烧纸么”。李牧白咂着李大爷的旱烟棒子,应付着乡亲的七嘴舌。

“哈哈,你个怂都不小咧,赶紧抓紧说个媳妇儿,难不成要打光棍汉”“钱少不怕,挣得踏实就好,实在不行回来种点地还能把你饿死不成?”“哈哈二哥,这你就不懂了吧,人家城里现在流行晚婚,咱这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哩”。“响应个屁,要我说,赶紧结了媳妇儿你也就算个大人咧,别看你三十岁咧,你还是个娃哩”。

“哦,对,”李牧白抓过背包拿出几条软红云,拆开每人散两包。“也没个啥捎头,咱这村路啥时候才能修好哎,想捎点东西也不方便拿。二哥拿着呗,你谦虚个啥哩,三叔,给你的。牛哥,接着”……随手把剩余的多半条烟递给李大爷。又从背包掏出几袋苹果,“王婶儿,这苹果你拿一袋,剩下的等黄家婶婶,还有我大嫂子过来了让拿去。”

慢慢过了响午时分,日头不那么毒,李牧白问道:“对了王婶儿,道观钥匙在谁家哈?趁现在日头下去,我先去道观拾掇一下,都好久没住人了”。

“在你孙家爸屋里,你过去取上,家里这会你婶在呢,带娃儿着哩”。“那行,我就先上去咧,你们先唠着”。李牧白拍拍土背起背包,朝大伙打过招呼向山上走去。

“白娃,晚上来我家吃饭哈,早点回来。”王婶儿喊道。“哈哈三婶婶,不用你忙,今晚白娃儿去我那吃,等会我就叫英兰准备去,正好昨天上山套了个野兔,白娃儿算有口福咧。”“白娃儿,早点下来啊,你嫂子等下就准备”。“哈正好,二哥,晚上你把三哥,建国他们都喊过来,我这还有两瓶好酒呢”。李牧白摆摆手。“中”。

李牧白从孙家婶子家取了钥匙,留下一袋苹果沿着小路向山上走去。白石山半山腰有个破道观,一共三间土屋,中间一间大的是道观,两旁小的两间就是李牧白和李道人的家。李牧白打出生就是个孤儿,被李道人收养,可以说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李是跟李道人姓,牧是放养的意思,好歹是文化人,也不能起名叫个狗剩啥的好养活,就取牧字为名,白是白石山的白。

这穷山沟沟,没什么景点,也就没什么收入,县城每月补贴十几块钱,也就周围镇子的乡亲逢年过节烧香磕头捐点功德钱。

好在李道人是个有本事的人,能文能武,识的古文,写的好字,练得好拳脚,还会看病。方圆几十里的乡亲有个头疼脑热跌打损伤,只要不是什么大病,一贴草药,正骨针灸那是药到病除。更不用说小镇附近的红白事,道士的老本行,起个名算个卦,做个法念个经什么的,反正就是业务范围极广。

乡亲们也没什么富余,好在都是庄稼汉,张家送点米,李家拿点面,道观后面种点菜,偶尔还能打打山货改善下伙食,就这样拉拉扯扯把李牧白养大。读完了高中,面对大学的高额学费还有未来的生活费,李牧白面对那于他和李道人而言的天文数字,毅然选择了走向社会。

好在李牧白从小受老道士熏陶,在老道士木棒的关怀下闻鸡起舞,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识文写字舞枪弄棍样样没落下,还真得了李道人六七分真传。当年考大学,面对省城大学的录取书毅然弃学后,乡亲们都说可惜了这娃,要是生在个不说富贵,哪怕普通人家,都能出人头地,是有大出息的人。可惜了,造化弄人……

沿着山路走了四十多分钟,终于来到破旧的小道观。道观是用土墙围成一个小院子,院子中央是三间土房,土屋后有一片空地做种菜养鸡用,前院有一块三米见长,一米多高表面光滑如暖玉的白色石头横卧当中,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辉。大石前放着一个铜香炉,以备游客烧香。

据传白石山最早叫驼峰山,和周围山脉一样光秃秃就一白土山,周围也没什么人居住,三百多年前一个夜晚,几十里外的住户听到一声巨响,感觉山崩地裂,仿佛地震了一般。第二天有好奇农户寻找源头,发现驼峰山山腰塌了一大片,爬上山看见山腰被砸出一大块空地,一块洁白巨石卧中央。

从那以后,驼峰山居然冒出好几股山泉,而山上的草木也越来越茂盛,几十年后居然成了这块山脉唯一的草山,山上生长着各种草药,附近动物也渐渐迁移而来。靠山吃山,有山又有水,慢慢的山脚下也就形成了村落,然后小镇。后来人们也就习惯了叫白石山。

而道观据传就是在那时有个道人途经于此,得知这一异象后爬上山腰摸了摸巨石,又爬上山顶举目眺望,嘴中念念叨叨,手指掐掐算算,返身回到山腰,劈柴伐木建了一座木屋,曰道:“道常无名,道隐无名,那就无名道宗吧”。手书:无名道宗,从此就在白石山落下了道统。

李道人是第四代传人,三年前羽化而归后李牧白就成了正儿经的无名道宗第五代掌门人,话事人。可谓真一脉单传。李牧白在李道人羽化后守孝七七四十九天,去宗教局登记了身份就踏上省城的班车离开了生活近三十年的地方。

直至今日再次返回故土,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让李牧白心中悸动。熟悉是因为这是他和老头子的“家”,陌生是因为家里空空荡荡,再也听不到那声“小兔崽子,给老子滚回来”的声音了……

“老头子,我回来了。你在下面还好吧,好久没听你骂人,这浑身都不得劲儿。唉,我这算不算你说的贱骨头呢”。李牧白定了定心神,打开道观院门挨个打开房门环顾周围,熟悉的摆设打扫的干干净净。

和老头子以前云游时一样,离开前都会把道观钥匙留给山下乡亲,乡亲们每隔几天上山砍柴打猎都会顺便帮忙打扫照看下。李牧白从小虽然调皮,但很懂得感恩。谁家需要帮助李牧白都跑的很勤快,每到农忙时节,不管赵家李家,张家王家都有李牧白的身影,打了山货采了草药也时常分一些给乡亲。乡亲们对这爷俩也是十分感激,虽然山里人经济方面没法给予帮助,但力所能及的事情则是能帮就帮。

咱山里人就是这么淳朴。

最新小说: 横扫异世隋唐开局一万大雪龙骑 沉睡万年,醒来一掌拍碎禁地! 帝子你也退婚?九龙拉棺到你家 巫师:成为万界炼金供应商 洪荒:被元始嫌弃,成圣爆杀阐教 帝朝之主,开局签到大帝修为! 全系小师妹,嚣张点怎么了 智慧的大同世界 我,纯阳之体,开局成为魔女炉鼎 洪荒:重生冥河,吾乃杀道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