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万年大明 > 第六章 事情闹的有点儿大,不好收场啊

第六章 事情闹的有点儿大,不好收场啊(2 / 2)

“奇怪个屁!不应该个屁!老东西不会说话就不要说话。”王氏对张璟的感情不比张辅浅。一是小王氏生张璟就抬了抬肚子,会生不会养。是王氏放在身前养大的。二是张辅时常跟着老公出去征战,平时都是张璟前后问安请安的。三是张璟能说会道知冷知热像小棉袄。连府中的教养嬷嬷都说好像养了个女儿一样的贴心。所以很心疼张璟。

“我们不去王府了!那地方太凶险!好好的册封个世子也会被雷劈!”王氏忿忿不平的嘀咕着。

“夫人,世子着人送了药材和食材过来。”这种东西府中也有,倒也不稀奇。

“夫人,王妃命人送了一车礼物。礼单在此请过目。”张辅接过礼单打开一看瞠目结舌。

上等白玉料二十件、寿山石十方、青田石十方、上等湖笔二十支,羊毫、狼毫各十支、玉版宣二十刀、白鹿宣二十刀、黔川点漆十方、南海轻胶十方、黄山松烟十方、苍松万古十方、端砚十方、歙砚十方、宋元善本一百册、文房小件两箱包括:笔格、砚山、笔床、笔屏、笔筒、笔洗、笔掭、水中丞、水注、秘阁、贝光、裁刀、途利等一百五十件。翻到这里张辅眼睛都直了,这些都是他平时喜欢但不舍得用的好东西。

张璟翻了个白眼:“哥,除了玉料别的都是你的。还有么?”

张辅继续翻开后面的礼单开始读起来:“珠玉抹额十条、金玉腰带五条、金镶宝石带钩五个、白玉镶金束发冠十个、精雕玉佩二十枚、金丝香囊二十个、苏杭雅扇三十把、上等倭刀三十柄、玉扳指十个、玉碗只、象牙筷十双、上等官窑釉里红瓷餐具五十六件两套、上等官窑青花瓷餐具六十件两套。没了。”

“王妃是要给我娶亲么?说好的金银呢?”张璟生无可恋的嚎了一句。

“你个不学无术的夯货!”小王氏一把抢过礼单,满心欢喜的一遍遍看着。

王氏不禁连连摇头,家里一个小的已经够折腾了。这个大的也不省心。也就是两个人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生不出什么狠心下手揍她。张辅看着母亲有点犹豫。

“母亲,王府这么重的礼?我们怎么还?”

“还什么?那是我们家璟官儿拿命换的!这点哪儿够呢!你看好咯。燕王还得送!”姜终归是老的辣。不一会门口传来了声音。

“夫人,燕王送来白银两万两,黄金五千两。一百匹战马,四十匹公马六十匹母马。另有铁甲二十领。并告知,以后璟官儿在王府领用月例与世子同。”

“发了!发了!我要买楼买车买娘们儿!”张璟在罗汉床上蹦蹦跳跳嚷嚷着。这回王氏和小王氏同时伸手在他屁股上抽了一把。疼的张璟一个激灵。张辅笑得后槽牙都看得清清楚楚。

王氏还是不放心,着人去问了良医正刘神仙。对方说小公子天赋异禀。着雷公电母都照顾着。没伤着啥。除了有点雷击纹啥都没事儿。好着呢。再这么着这脉象不会骗人的。小公子的脉象从容不迫、流利有力,节律整齐。尺脉沉取不绝。绝对是身体强健的好男儿。

如此这般王氏才放下心来。然后又去城西门外的白云观太极宫请了观主问卜吉凶。观主见了张璟,问了字生辰。看了半天就说了句:“贵公子的面相我看不懂。太过清贵。老朽学的是观人之术,这命格是仙格。恕老朽才疏学浅。”

王氏说道:“老神仙都看不出这孩子的命格?”

张辅说道:“璟官儿刚出生的时候,道衍法师不也说他命格太过清贵异于常人么。”

观主说道:“既然道衍法师都说了,就别再找人看了。过于窥探天机伤人啊。”

王氏:“对不住老神仙,今天的事情太过蹊跷。心中忐忑。”

观主:“我刚刚听说也不信,现在看了贵公子。那雷劈是应有之意啊。遭天妒了,被天上的神仙嫉妒咯。不过没事。贵公子这命格够硬。夫人大可放心。不会再有这种事情发生了。言尽于此,老朽就此别过。”

说完就起身,连润金都不拿。童子一路跟随问道:“师傅,夫人准备了不下千两的润金。为什么我们不要啊?”

“傻小子,有的钱要拿。有的钱不能拿。除非他亲自给。”老道神神叨叨的说了一句。

“观主请留步。”张璟端着装润金的盘子走了出来。

“哪有空手而回的道理,何况你也没说错。请观主收下。”张璟把润金递了过去。

老道没空也没说话,就是眼中祈求的神情愈发浓烈。童子看看老道,看看张璟再瞅瞅润金。想伸手却又不敢伸手。

张璟摇了摇头笑了笑,把装润金的盘子交到童子手里。然后掀开红绸伸手在银锭上摸了一遍。

“京西白云观第十九代观主清虚子就此别过。”说完一挥手中拂尘稽首作揖郑重的给张璟行了礼。便带着童子欣欣然的离开了张府。可惜没有旁人,一个鹤发鸡皮的老者给一个总角幼学行大礼。真的活见鬼了。

观主回观以后把今天对张璟的评价传了出去。然后就闭关了。这时候的北平城不大。有关张璟命格清贵遭天妒被雷劈的传说满城都是。倒是有效的缓解了册封世子被雷击的传闻。燕王府众人也喘了口气。最解脱的是道衍和尚。他是最为焦虑的,好不容易让燕王的心里长满了毛。千万不能让这种事情给动摇了信心。

道衍在王府的家庙之中用卦推演了大半天。结果都是含糊不清。除了张璟不会对整个王府有害之外就没有别的啥能确定的。对于自己的眼光道衍是有十足的信心。这个孩子在他眼里就是一个大号的箭垛,能把射向燕王、世子的暗箭都吸引过去。所以才会给燕王建议,让张璟进王府做朱高炽的伴读。结果也是好的,但是没想到搞的那么大。道衍这种走一步算百步的谨慎性格是很难接受目视所及之处有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

当年游历嵩山时候偶遇相士袁珙,见其面相独特便对人说道:“是何异僧?目三角,形若病虎!性必弑杀!刘秉忠之流也。”但是碰到道衍当面却说:“公,刘秉忠之俦也,幸自爱。”意思是你是刘秉忠一般的人物,请自爱啊。这妥妥的马屁啊,不过人家拍的那是相当的高端。

刘秉忠十三岁入大元帅府为质子,十七岁就成为了邢台节度使令史。曾在忽必烈还没建元之时入忽必烈幕府,以布衣身份参政。被誉为:“聪书记。”忽必烈建元之后曾担任光禄大夫、太保、领中书省政事。建议忽必烈去《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至元十一年卒,年五十九。累赠推诚协谋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常山王,谥号“文正”。

当袁珙讲道衍与刘秉忠相比时,道衍是满心欢喜的。要知道,袁珙本身就是元末明初声名显赫的相士。故此,洪武二十三年九月燕王朱棣经道衍推荐差人请袁珙入府观相。燕王想试探袁珙的能力,于是挑选九个卫士,相貌、体型和自己差不多,都拿着弓箭,在酒肆中一起饮酒。袁珙受命来到酒肆,立马跪在燕王的脚下说:“殿下何轻身至此?”另外九个人笑着说袁珙拜错了人,袁珙却非常自信地说自己没弄错。燕王于是起身离去,召袁珙入宫。袁珙对燕王朱棣说:“龙行虎步,日角插天,太平天子也。年四十,须过脐,即登大宝矣。”袁珙看过藩邸的校尉士兵,袁珙说他们将来都是“公侯将帅”。燕王心中暗喜,更增加了对大宝之位取而代之的信心。

最新小说: 四合院:从民国开始崛起 影视:从青云门开始无敌 娱乐:丧尸危机,我开挂保护杨蜜 娱乐:我征服仙剑四美,热芭慌了 漫威:我成了雷神索尔的亲叔叔? 我在现实编造王者大陆 四合院:重生何雨柱,让全院巴结 抗鹰前夕:国家紧急召我回国! 综武:悟性逆天,开局迎娶范若若 秦时之读书人以武德服众?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