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 > 贾雨村口中秉正邪两赋所生的许由、陶潜、阮籍

贾雨村口中秉正邪两赋所生的许由、陶潜、阮籍(2 / 2)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如果没感觉的话,等咱们读到林黛玉的《葬花吟》你就有感觉了。咱们的视频封面就是黛玉葬花,我先简单先说一点吧!

刘庭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林黛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刘庭芝“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林黛玉“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刘庭芝“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林黛玉“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刘庭芝“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林黛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刘庭芝“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林黛玉“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葬花吟》改写套用《代悲白头翁》的痕迹比较明显。有一种说法,认为刘庭芝二十五岁考中进士不久就死了,跟《代悲白头翁》这首诗有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千古名句,相传刘庭芝的舅舅,大诗人宋之问想当原创作者,刘庭芝不同意,宋之问生气就把外甥害死了。

诗是用来唱的,就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曲调唱法失传了,留下来的歌词就是诗。唐代非著名诗人贾曾写了一首《有所思》,几乎完全抄袭《代悲白头翁》的前半段,也不知道贾曾想拿着歌词骗青楼里的哪位姑娘。不光是贾曾,刘庭芝死后,《代悲白头翁》开始大受欢迎,很多文人模拟甚至继续剽窃这首诗。

秉正邪两赋所生的“花间派”鼻祖温庭筠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chuò、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这个“易地则同之人”,就是指正气、邪气相互搏击的情况下,所生的一类人,这类人身上既有正气,又有邪气,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机遇不同,但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两赋。

贾雨村又举了一大堆秉正邪两赋所生之人的例子,我们根据出场顺序逐个介绍。

12、温飞卿

刚介绍完颜值高的刘庭芝,就来个长的丑的,男人嘛,只要有才华就行,他就是跟李商隐齐名,合称“温李”,被尊为“花间派”鼻祖的温飞卿。

温庭筠,字飞卿,他的大名在《红楼梦》文本里,除了贾雨村还被两位重要人物提起过,一位是贾政,贾宝玉的父亲,一位的薛宝钗,贾宝玉后来的伴侣。

温庭筠这个人如果细讲,三、五个小时也说不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拓展阅读。因为他跟贾宝玉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我就拿他跟贾宝玉对比着说,希望能对大家理解《红楼梦》第一男主角有所帮助。

首先,两人出身相似。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代,在隋末唐初的政治舞台上,温氏家族深得李唐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温庭筠祖上是娶过公主的,显赫一时。随着时光的流淌,皇位传承、权力过渡,当初既富又贵的温家逐步衰败。

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温庭筠生于山西太原。正值家族衰微日落西山之际,八岁的时候,他父亲去世,温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随母亲在家族帮扶下生活。十二岁的时候,温庭筠父亲的好友段文昌升官了,对温家母子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并把温庭筠接走跟自己的儿子段成式一块培养教育。

段文昌的官职多次变动,他总是把温庭筠和儿子段成式带在身边读书学习。培养了温庭筠十一年的段文昌去世,丧葬过后,温庭筠想通过科举谋求发展,二十三岁的时候,他告别了必须守孝的段成式离开段家,北上长安,开始了“北漂”生活。

贾宝玉是荣国府第四代,玉字辈,生于家族历经百年的时候。当时贾家文字辈还世袭着官爵,后来姐姐元春被封妃,贾宝玉比温庭筠的情况要好,但是根据贾府八十回后被抄家的情况来看,两个没落贵族出身的公子,家庭大环境是差不多的。

其次,两人的行为有相似。据《旧唐书》里关于温庭筠的记载,说“温飞卿士行尘杂,不修边幅,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滈hào之徒,相与饮,酣醉终日”。温庭筠这个人,他以才子自居,蔑视权贵。又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什么人都结交,裴诚、令狐滈hào等都是权贵后代。温庭筠来到长安就把科举考试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后来的柳永也是这样。我引用蒋捷的一句词来形容这时候的温庭筠,“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他整天跟狐朋狗友一起玩乐,经常喝醉。

《红楼梦》文本里有两首《西江月》,写贾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也用来劝诫所有纨绔子弟。贾宝玉极力否定男人的价值,说“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也是实力打脸,他与秦钟、柳湘莲、蒋玉菡是至交好友,这就说明贾宝玉对男性是区别对待的。文本里有描写,贾宝玉跟呆霸王薛蟠,唱小旦的戏子蒋玉菡,权贵后代冯紫英,锦香院的妓女云儿,混在一起吃喝,跟温飞卿很相似。

我们的湘云妹妹也叫云儿,作者批阅十载,大的改动就有五次,前八十回里留着妓女跟史湘云同名,请大家原谅我又挖了个坑,等读到那一回,我自然有话要说。

第三,两人都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旧唐书》记载温飞卿“尤长于诗赋”。温庭筠与令狐滈hào关系好,就经常到令狐滈的家里去玩,令狐滈的老爹是当朝宰相令狐绹。因为皇帝喜欢听歌,还特别喜欢菩萨蛮的曲子,令狐绹就请在娱乐界名气很大的温庭筠代写二十首《菩萨蛮》歌词。一面进献给皇帝,一面告诫温庭筠,不要向外界透露此事,但温庭筠不久就泄密了,弄得当朝宰相很没面子。

不久,唐宣宗作了一首诗,上句里有“金步摇”一词,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对下句,请大家帮忙,结果温庭筠对了“玉条脱”三个字。

“步摇”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带头上的。女子走路的时候“步摇”会随着身体一步一摇,仪态万方,很好看。“金步摇”,就是用黄金打造的“步摇”。

“条脱”是古代臂饰,带胳膊上的,呈螺旋形,上下两头左右能松能紧。通俗一点说就是连环起来的手镯,形状很像高手削苹果,一直连续不断的苹果皮。“条脱”后来也被称为“钏”,黄金作的叫金钏,玉石用金线穿起来的叫玉钏。《红楼梦》文本里有叫这名字的两位姑娘,金钏是玉钏的姐姐,再挖一个坑,等读到那一回,再说。

温庭筠用“玉条脱”来对“金步摇”,名词对名词,对仗严谨,声调和谐,平仄规范,皇帝很是高兴,重重有赏。宰相令狐绹不知道“玉条脱”是什么,就问他。温庭筠就骗令狐绹说出自《南华经》,还说《南华经》并不是冷门的书,相国忙完公务没事的时候也应读一读。

《南华经》就是《庄子》,咱们在第十九集讨论大仁大恶代表人物的时候,说过韩愈,就讲了从魏晋到隋唐,儒家学说是衰退的状态,道家、佛家蓬勃发展。唐明皇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这本道家学说,当时叫《南华真经》,简称《南华经》。言外之意就是这么热门的书,宰相令狐绹都没读过,不学无术啊!

唐代科举考诗赋,需要对仗押韵,考验读书人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开考的时候,会给每个考生发三根大蜡烛,蜡烛烧完,要写完包涵八韵的诗。当时写不出来的大有人在,温庭筠应试时,只需简单思考,就能随口写成。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喜欢“叉手”,就是两手拱抱在一起或者十根手指交叉在一起。温庭筠叉手一次就作成一韵,八韵只需叉手八次,人称“温八叉”或者“温八吟”。薛宝钗就叫他为“温八叉”,在他出现之前,还没人能跟七步成诗曹植相提并论。

咱们读温八叉写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蝶翎朝粉尽,鸦背夕阳多”,“玲珑骰tóu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如果不是天纵其才,靠苦思冥想是不会有“温八叉”的。

贾宝玉在大观园题对额的时候,同样表现出超凡的才华。他奉严父贾政之命应景联句,触景生情。同时,对贾政身后跟的那些学问家,予以毫不留情的反驳。贾宝玉有自己的文艺理论,诗赋对联张嘴就来,正是“曹七步”、“温八叉”的化身。宝玉凭吊林四娘的诗,才情横溢,祭奠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出色非凡。他还敢续《庄子》,写佛偈,样样都通。贾政说他“公然以温飞卿自居”,说的真对啊!

第四,两人的创作风格相似。温庭筠的名句太多了,“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等等。对比贾宝玉的四首即事诗、姽婳词、《芙蓉诔》等作品看,华美的词句、深挚的感情是他们共同的风格。秉正邪两赋的人,“若生于公候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温庭筠、贾宝玉都是千古情痴。

第五,两人对科举考试的态度相似。一个情痴因为得罪了令狐绹等权贵大臣,科举屡试不中,而且喜欢当“枪手”。考八韵诗,不用传小抄,温八叉可不是浪得虚名,他声音大一点,离他近的考生就能写出八韵了,他就在考场帮其他考生作弊。

温八叉四十多岁的时候参加考试,监考老师专门给他设了一个座位,不让他和其他考生太近,还告诫他说:“知道你名气大,很多人都花大价钱请托你,这次你好自为之啊!”温庭筠老早写完了,请求先出场,后来才知道他提前交卷,一边往外走,一边通过口头提示帮助了八个考生。这是明知故犯,有意搅扰考场。估计温庭筠也是破罐子破摔,不想通过科举当官了,他就是来考着玩儿的。

另一个情痴根本看不起科举,贾宝玉干脆不愿参加。

第六,两人的命运结局相似。温庭筠中年辗转于长安、襄阳、江陵、扬州,我还引用蒋捷的一句词,来形容这时候的温庭筠,“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五十岁的时候,他因穷困沿街乞讨,有了钱又去青楼妓馆消费。可能是因为钱少、人老、又丑又脏,没有女孩搭理他,或者是他对服务不满意。总之,他撒酒疯,骂人,妓院老鸨不确定他是不是大名鼎鼎的“温八叉”,就报警了。巡夜的兵丁可不管那么多,就算真是温八叉,过气歌手,又能如何?来了就揍他,门牙都打掉了。有一种说法认为,温庭筠最后也是流落街头,乞讨为生,直到贫病交加而死。

根据《红楼梦》文本的伏笔和批语提示,贾宝玉也经历了“转眼乞丐人皆谤”的日子。只不过,贾宝玉悬崖撒手,第二次出了家。也引用蒋捷的一句词来形容出家的贾宝玉,“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是痴人才能讲痴话,写痴文,嬉笑怒骂感人心!作者哭成此书,含泪写宝玉情痴若呆、义重如山、蔑视权贵、粪土名利。爱之深、恨之切,贾政批评宝玉“公然以温飞卿自居”,还有那二首《西江月》,大概是作者的悔恨与自责吧!

文本里,作者还借用兴儿的嘴说宝玉,“长了这么大,独他没有上过正经学堂。我们家从祖宗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欢读书”。然宝玉诗词题对,无一不通,是温八叉那样的天才啊。

怀抱利器而人不知,补天之石弃于荒郊野岭。腹中草莽而夸者众,败絮其中混于庙堂之高。观温飞卿、贾宝玉之命运,我辈当热泪滚滚,亦当笑傲红尘。

最后还要补充一个的爱情故事,牵扯到鱼玄机,后面还要提到这名女子,正好跟温八叉一并介绍了。

鱼玄机原名鱼幼薇,字蕙兰,她爹是个落魄秀才,老早病死了。鱼幼薇母女为了生存,就帮着一些妓女洗衣服、床单。温八叉长得虽丑,却是长安城里有名的风流才子,懂音乐善填词。他常去哪家妓院,哪家的生意就好,因为有很多粉丝等着听新歌啊!哪个姑娘能请温八叉填一首新词,出名就容易多了。

常在圈里混,温八叉就这么认识了十岁的鱼幼薇。他看鱼幼薇身世可怜又聪明伶俐,就收她为弟子,教她写歌词,也给些钱财让她母女补贴生活。后来温八叉离开长安,南下襄阳、江陵,两个人就分开了。

在一起不觉得什么,离开了温庭筠,鱼幼薇才觉得缺少什么,心里空荡荡的。这是一个女学生爱上老师的故事,也是一个小姑娘迷恋大叔的故事。鱼幼薇连续写信,疯狂表白。温飞卿果然是“痴人”!他风流放纵,但师生的界限还是坚守了。他拒绝鱼幼薇的方式很稳妥,把鱼幼薇介绍给少年才子李亿。后来的苏东坡也做过类似的事情,还是挖坑,以后会说到,请各位看官多多包涵。

十四岁的鱼幼薇嫁给李亿,李亿的正妻见丈夫娶了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的小妾,心里恼火。她认为这个不会疼人专会闹人,不能挣钱最爱花钱的小妖精,早晚毁了自己的生活。论化妆、打扮、谈恋爱鱼幼薇是强项,居家过日子,鱼幼薇就不是对手了。

日子一长,感情降温,李亿只要不在家,鱼幼薇就挨打。李亿也不能光谈恋爱不挣钱啊!他要工作,要到扬州作官。衙门一般都是大堂办公,后堂居住,正妻跟着,在家里闹就够头疼了,如果在衙门后堂里闹,传扬出去官威何在?万般无奈,他将鱼幼薇送进一座道观,说三年后来咸宜观接她。

鱼幼薇成了道姑,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有了道号,“玄机”。鱼玄机在道观外墙上贴了一张公告,写着“诗文候教”,就是想跟文人雅士切磋诗词。这条微博一发出来,咸宜观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浪荡公子们挣着来道观,说是品茶下棋,弹琴听歌,其实寻花问柳,鱼玄机以女道士的身份作掩护,不顾封建礼教的约束,明目张胆的接触各种男人,从弃妇变成了**。

鱼玄机有一名伺候她的女道僮叫绿翘,长的风流灵巧,跟着鱼玄机学了不少东西,更重要的是她比鱼玄机还年轻。有一天,鱼玄机外出赴约,出门的时候交代绿翘说:“若有客人来,就告诉他我在哪。”那天鱼玄机回来的晚,绿翘出门迎接并说,某某来了,我话没说完,看你不在,人家马都没下就走了。

鱼玄机越想越不对劲,自己的情夫大老远的来,如果绿翘对他说自己去哪了,情夫一定会开着宝马来接啊!她怀疑绿翘平时跟这人眉来眼去,趁自己不在抢了自己的情夫,就对绿翘鞭打审问。绿翘被活活打死,埋在道观后院的紫藤花下。

有嫖客来,一问起绿翘,鱼玄机就说她忍受不了清苦的出家生活,私逃下山了。后来埋藏绿翘的地方招来很多苍蝇,怎么赶都赶不走,命案浮出水面。鱼玄机被判处死刑,那一年,二十六岁。

秉正邪两赋所生的米南宫(米芾、米癫、米襄阳)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chuò、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这个“易地则同之人”,就是指正气、邪气相互搏击的情况下,所生的一类人,这类人身上既有正气,又有邪气,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机遇不同,但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两赋。

贾雨村又举了一大堆秉正邪两赋所生之人的例子,我们根据出场顺序逐个介绍。

13、米南宫

米南宫就是米芾,湖北襄阳人,也被称为“米襄阳”。北宋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文物鉴定家,收藏家。咱们在第九集里就提到过他,说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特别喜欢石头,喊石头“哥哥”,因而人称“米颠”。

先说米芾的家事,扯的有点远,看看大家没有没似曾相识的感觉。

宋仁宗十三岁继位,后妃一大堆,他当了十几年皇帝,都二十五六岁了,一个儿子都没有。于是,宋仁宗抱养了王爷的儿子,濮安懿王三岁的小男孩被接进皇宫,皇帝亲自给他起名叫赵宗实,并由曹皇后抚养,就是后来的宋英宗。

赵宗实进宫两年后,宋仁宗有了第一个亲生儿子赵昉,不过生下来就是死胎,赵宗实还在皇宫里老实待着。又两年,宋仁宗有了第二个亲生儿子赵昕,有人认为养子赵宗实在皇帝身边待着,亲生儿子活不下来,赵宗实就离开皇宫回到濮安懿王身边。虽然赵宗实回了王爷府,赵昕也没活满一岁,又死了。

宋仁宗考虑把赵宗实接到皇宫里抚养,还在商量什么时间接,后妃中又有人怀孕了。仁宗有了第三个亲生儿子赵曦,赵曦活了一岁半,死了。这一年赵宗实十一岁,之后,我没有查找到关于赵宗实再次被接进皇宫的记载,应该就在王府跟着亲生父亲生活。

七年后,十八岁的赵宗实晋升为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二十六岁的时候,赵宗实的亲生父亲濮安懿王死了,兄弟分家,并遣散了一批王府里的丫鬟奴仆。这一点很重要,和米芾有关,米芾的母亲从王府里领了工资、奖金、安家费后也被遣散了。

赵宗实为父亲服丧的时候,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包龙图就是包青天包大人,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的欧阳修等人,又向宋仁宗提立皇太子的事情,宋仁宗说后宫又有人怀孕了,等等再说。结果没多久,确实生了,是个女孩。

在宋仁宗死之前的半年,才确立了赵宗实的皇太子身份,并把赵宗实改名赵曙,过了半年多赵曙继位,就是皇帝宋英宗。他在位不到四年,三十六岁的时候死了,儿子宋神宗继位。

宋神宗继位当年,米芾随母亲离开家乡,来到东京汴梁侍奉宋神宗的母亲高太后。由此可见,米芾的母亲在王府里工作的时候,就是高太后的丫鬟,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米芾母亲是宋神宗的奶妈,总之是她工作认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米芾母亲离开王府的时候,宋神宗才十岁,如今已经是二十岁的年轻皇帝了。

米芾来到开封两年后,宋神宗为感谢米芾母亲对他小时候的照顾,就让刚满十八岁的米芾当了秘书省校字郎,他由此步入仕途。不过,在宋朝科举出身的士大夫眼里,他出身低微,母亲是伺候主子的下人,由皇帝恩宠做官的常被归入奸臣的行列,若要在政界出人头地并不容易。

而且,宋神宗想干一番事业,让米芾当官的同年,启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大力推动变法,米芾这种不参加科举考试的年轻人,难入王安石的法眼,仕途并不得意。米芾从神宗时期当官,又历经了哲宗,两朝过去了,除外放当了几任县尉、知县和小州郡的副官外,没有什么大的进步。

米芾之所以如此,除了他出身低微。另一个原因应该是他不善政务。还有,他既然一门心思埋头于艺术创作,自然无暇顾及政务,或者说他懒得放下身段,去应酬凡夫俗吏。升官不升官无所谓,只要有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儿就行了,这也加深了他在外人眼中“癫狂”的印象。

米芾并没有因为自己出身低微、仕途不顺而消沉,他对生活的态度可以说极其乐观的。他聪明绝顶,自幼跟随在王府工作的母亲接触到诗文,七岁左右回到襄阳生活,拜襄阳书法家罗让为师,苦学书画,又学诗文,不仅弄墨成瘾,也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从各种史料记载看,米芾日积月累的临摹前人名作,同时潜心揣摩各大名家的特点。在书法、绘画上吸收名家的长处,最终以独特的米氏书法技艺和“米点山水”的画风著称于世。有机会在细雨天去武当山玩,大家可以切身体验一把现实中的“米氏云山”,特别是“第一山”那三个大红字在云雾中忽隐忽现的时候,感觉很棒。

米芾还写有《书史》《画史》《砚史》及《宝章待访录》《评字帖》等著作,理论见识超越前人。当米芾在书画上施展才华并达到出类拔萃的境界时,便得到了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们的接纳和追捧,其书法成就与蔡襄、苏轼、黄庭坚三位书法大家齐名,并称“宋四家”。

米芾的文字运用能力也非常了得,宰相王安石还摘取米芾的诗句,写于自己的扇面上,就连苏东坡对米芾的文采也大加赞赏。北宋皇位是陈桥兵变得来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时候对石守信等人说:“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你从门缝里往外看,一匹白马‘唰’的一下跑过去了,一辈子就这么快,打了几十年仗,现在天下太平不用在军营里奔波卖命,你们该回老家多买土地,给儿孙留下不动产,然后,养些歌姬舞女,颐养天年了。”

赵匡胤定下了“歌儿舞女以终天年”的用人策略,老赵家后辈各个重文轻武,这样的大环境中,出生低微的米芾,聪慧、勤奋、执着加上母亲的好机遇,等等因素叠加在一起,造就了他一流艺术家的声誉,成为文人雅士争相结交的对象。

米芾当了三十年的公务员,政绩没有,可他在文艺界熬出头了。米芾艺术活动的巅峰时期,碰到宋徽宗继位,我们这儿有一句方言叫“鲤鱼找鲤鱼,混子找混子”。宋徽宗是大娱乐家,有没有政绩无所谓,能陪着玩儿就是好同志。

当时米芾的书画作品在社会上名噪一时,宋徽宗爱才,提拔米芾当书学博士,就是北宋中央书画研究院教授,后来升级为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最大的官阶就是礼部员外郎,唐宋时期对礼部掌管文字典籍的官儿又称作“南宫舍人”,所以后世称他为“米南宫”。

当书画院的教授,陪皇帝玩艺术,米芾是比较称职的,不过他这种身份最多算是技术型官员,通常受到政界主流的鄙视,甚至蔡京等人根本不把米芾当政府官员看待,在政客眼里,米芾就是靠艺术特长陪皇帝玩儿开心的。

传说李白得唐明皇的宠爱,作诗做到兴头上,可令杨贵妃捧砚,喝酒喝到朦胧时,能让高力士脱靴。杜甫还写诗赞太白,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即便是真的,也不意味着李白的政治地位有多高,最后不也离开长安了吗?

米芾有自知之明,有才艺,还有点疯癫,很像汉武帝时期的东方朔。陪皇帝玩的比较开心,他说“功名皆一戏,未觉负生平”,自己已经很知足了。米芾死了十九年后,宋徽宗就被抓到草原上放牛去了。

米芾奇闻轶事很多,我只选和字画收藏有关的来说。一次,有位做书画生意朋友来拜访,带了一幅唐代大画家戴嵩画的牛,请米芾鉴定。米芾识货,一看就是真迹,拿着画爱不释手。

书画商人就对米芾说,你要喜欢的话,就卖给你了,米芾磨蹭了半天没有掏钱买的意思,那人一看,估计米芾囊中羞涩,就打这算把这画带走。不曾想,这米芾突然开口说,你把画先放我这儿,给我点时间凑钱,五天以后你再来,如果我凑够了钱,这画我就留下,没凑够钱,你把画带走。

米芾这么一说,书画商人把画留下了。五天之后,再次登门,米芾对他说,你这画真好,我很喜欢,但是没借到钱我买不起。说完就把画摊开了然后交到书画商人手里,那人一看,没错,就把画拿走了。

但是,第二天早晨他又来找米芾了,一见到米芾就客客气气的说,对不起啊,我这眼拙,昨天拿错了,把你临摹的画给拿走了,今天特来奉还。米芾一听哈哈大笑,说你拿走了我临摹的画我心里特别高兴,说明我的画能以假乱真,你专门倒卖字画都看不出来!但我有一件事想问你,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书画商人告诉米芾,戴嵩画的牛眼睛里头有一个模糊的牧童影子,米芾一听就很感慨,疯疯癫癫的责怪自己观察不细,学艺不精。

书画商人一看米芾装疯卖傻,就赶紧说,我每天跟字画打交道,都看走眼了,这说明你这临摹的技艺确实高超,要不是我知道牛眼睛里的秘密,恐怕这辈子都不知道昨天拿走的是假的。米芾听完之后心花怒放,心里非常满足,也不装疯卖傻了,就把那幅真迹取出来还给人家。

米芾经常向好友借阅晋唐的古本书画,端详揣摩之后,开始造假,把临摹的版本归还跟朋友,把真迹据为己有。现在世面上能见到的王羲之、王献之一些作品就不是真迹,有很多是米芾的仿制品,连好友苏东坡,都说米芾收藏的一些作品不是正道来的。

人的一大弱点是有爱好,尤其是当爱好达到痴迷的程度。米芾官场不顺,当然最在意自己在书画界的名声,这也是他痴迷一生的追求。其实名与利从来密不可分,特别是书画家的名气越大,用于收藏古董字画的开销也更大。米芾为了名利双收,不得不混迹于权势圈子,在帝王、权贵面前,装傻充愣,博得对方开心,换取喜欢的艺术品或者多搞点银子。

最后,补充交代一点,我们一直没有提到米芾的父亲,有一种说法认为米芾出身于没落武将家庭,五世祖叫米信,是北宋初年的开国元勋,高祖、曾祖也是练武的,“杯酒释兵权”后,练武越来越没前途啊,从父亲米佐起开始读书,弃武从文。

最新小说: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无敌小侯爷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穿越兽世:她生了一个新部落! 家父李隆基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