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大明双对比:朱元璋泪崩了 > 第59章 我们这些人,最恨的,是朱元璋!

第59章 我们这些人,最恨的,是朱元璋!(1 / 2)

“死丫头!

你傻啊!

你真心喜欢人家,人家却是另有所图!

总之老子是不会同意你们的婚事的!”陈六气得都快疯了。

【李善长:卧槽,这信息量有点儿大呀!】

【汪广洋:我看着陈六家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怎么口气这么大!

都是农户,还是同村的,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吧。】

【汪广洋:哎……

这还真不能说是门当户对。

陈六家是凤阳本地人。

而对方是江南过来的移民,这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的!】

【李善长:江南移民?

就是刚才你们说的为了惩罚不拥护你们陛下的那些江南的人吗?】

【朱元璋:什么叫惩罚呀?

咱朱元璋是这么意气用事的人吗?

让江南的人移民到凤阳来,咱也是经过了细致的考虑的!

咱是凤阳人,咱经历过太多的苦难,所以惦念老乡们。

害怕乡亲们继续重复过去的悲惨生活。

咱凤阳地区本来就是南部多山、中部岗丘,土地比较贫瘠,北部的淮河经常发生水灾。

凤阳历经贫瘠、灾荒、瘟疫、战乱之后人口剧减。

为了恢复凤阳昔日的繁荣,咱才下令,将江南富庶地方的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一带,约十四万户迁徙到凤阳。

把这群富人赶到凤阳,是为了充实当地人口、繁荣经济、垦殖开荒的。】

【李善长:陛下是决心发展好凤阳的。

他不但免除了凤阳本地人的赋税和徭役的政策。

还下令迁移大量的江南一带富户至凤阳。

因为凤阳本地人糊口都难,几乎没有做生意发家的富商。

但经商又不是一日之功,至少需要几代人的经营,所以直接南水北调来得更便捷一些。

这样的话,不用多少年,本地人就会丰衣足食,开始雇工扩大耕地生产。

二代移民则能带起凤阳府的商业氛围,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口来此种地和贸易。】

【李善长:听起来是不错,但是迁徙十几万人!这可是大工程吧!怎么做到的?】

【李善长:这算什么大工程。

从我大明建国至今,已经迁徙了无数次了。

陛下根据各地的人口密度,确定迁出地、迁入地。

由各地官员组织护送,并且发给迁移人口一定量的种子、粮食和农具,以使他们到了新地区后能迅速扎下根来,安居乐业。

通常是,迁民令下,各地官员就纷纷下乡,把各地百姓整编成一百一十家为一里的队伍。

统到某处集合,点名,发给身份证明。

然后由官兵押着,一队队出发,奔向天南海北。

应该说,这是件便利天下的好事,计划周密,组织有序,措施得力,可圈可点。】

【朱元璋:过誉了。

咱这么做,也不过是想让许多无地少地的民众得到了属于自己的三亩地。

过上孩子老婆热炕头的幸福生活。】

【朱元璋:厉害了!

最新小说: 木叶:宇智波的我不想轻易狗带 我被赌狗父亲输给了另一个赌狗 抄家前,搬空敌人库房去逃荒种田 我,刚通关铠武,被骑士游戏邀请 柯学:只想苟命的我怎么就这么难 十次相亲失败带股市系统重回大学 和钟小艾学英语,关你侯亮平屁事 人在庆国,武道入圣,一刀斩五竹 柯学之我在黑衣组织做王炸 聊天群:我让第七宇宙成为至高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