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大哉大明 > 第二五六章 深入敌后1

第二五六章 深入敌后1(2 / 2)

而他们所经受的训练,可并非如此单纯。

是的,他们即将深入敌后,可将要完成的任务,却不单单属于斥候的范畴。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自认已经又学会了十八般武艺,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踏上征程了。

而若是皇帝陛下看到他们的训练成果,肯定会大摇其头。虽然皇帝陛下自己也不敢说有多么精通,基本就是一个门外汉,可没见过杀猪也见过猪跑不是……但因为时间实在有限,所以也只能草就了。还是让他们在实战中锻炼成长吧!

训练完成之后,他们就又从岛上消失了。

若是有心人做过一番统计的话,先后来到桃花岛的大明骑兵,总是应该超过了一千。这一千骑兵并不是一次性到达,也不是一起从岛上消失的。而且从他们的言谈之间,也大概能够猜测出,他们的去向,也并非是同一个地点。

————

从开始大搬家运动伊始,为了发挥出更大的威力和效用,朝廷就有意将辽东的骑兵集中起来使用。

但那还只是“有意”,而并非要“立即执行”。即便是大明王朝的皇帝陛下,对此也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根本不能操之过急。

因为,本来辽东现有的骑兵,虽然名义上都是朝廷的部队,可实际上他们几乎都是各个总兵、各个统兵大员的私产,是他们的禁脔,任何人都是不能染指的。他们虽然也是吃着朝廷的兵饷,也是从朝廷领取装备,可朝廷若是调动,也不是那么容易调动的了的。

自从朝廷决定收缩兵力之后,关外所谓的八大总兵的部下,几乎全都局促在宁远城和觉华岛等地。为了加强指挥,统一调度,朝廷决定先对步卒进行一定的重组。经过甄选,其中的一部分步卒被精简下来,充作了运输辎重和粮草的辎重兵。剩下的加紧操练,以备战时之需。

步卒的问题解决之后,剩下的就是各个总兵的心头肉……骑兵了。

根据情况不同,原来每位总兵麾下的骑兵数量也是不等,基本都在数百至千余人的范围之内。即便如此,聚拢起来也要五六千人。毕竟宁远城和觉华岛、桃花岛之间,本来就显得局促,更没有任由骑兵驰骋的余地。

那次塔山伏击战是朝廷集中使用骑兵部队的第一次尝试,虽然归来、论功行赏之后,各人又都归于自己原有的大帅,可那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还是给他们每个参与的人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等他们返回各自的大帅那里,塔山伏击战的经过,就迅速在明军之中传开了。

“好男儿就该如此!为朝廷建功,也为自己立业,光耀门楣更是指日可待!”有这种想法的,可不仅是个别人。

因此,一俟传出朝廷要组建骑兵部队的时候,很多很多人都是按耐不住。但是,他们也只能望梅止渴,因为他们自己的去留,并非由他们自己决定。

虽然如此,总是避免不了人心思动。

虽说都是大帅的亲兵,可其中也是分属核心与外围的。核心人员就不必说了,他们肯定是要一直追随大帅始终的。而那些外围人员,多半就心思活动……的很厉害了。

朝廷要争取的,就是他们这些人。

朝廷出钱养的兵,还要去“争取”,这……是不是一个笑话。

不,这不是笑话,就是现实。

这个现实是那么的诡异,以至于皇帝陛下为此接连摔碎了三副茶盏和一副上好端砚,然后才算是多少平息了心中的盛怒。

摔完了茶盏,砸完了端砚,皇帝陛下还是不得不做出暂时妥协——借。

当关外的各总兵接到皇帝陛下的圣旨时,无不感到震惊。堂堂的大明王朝皇帝陛下,竟然要从统兵大员的手中借兵使用,这让他们惶恐不安起来。

既是借,可又不说明如何借,何时还,更别提那什么……有关费用的问题了。开玩笑?!可总兵们却不认为皇帝陛下这是在跟他们开玩笑,而是非常非常认真地对待他们的。

在这关键时刻,总兵们的神经高度紧张,行差踏错一步,都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们通过往来书信,终于函商出了一个对策。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