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创作(1 / 2)

高加林寻思着,写作的内容也不能太超出自己的生活。毕竟自己只是一个生活在偏僻山村的高中毕业生,有过三年本地代课经历而已。如果写出来南方农村和大城市的场景,别人也会感到差异。

高加林寻思来寻思去,自己脑海记忆里居然就没有合适的小说,直到走回家还在寻思这个事情。

父母见了高加林,立即迎了上来。他们都坐在炕上等他。饭早已拾掇好了,可是,他们显然还没有动筷子。

见他回来,高玉德赶忙问他:“怎才回事?去哪里了,把人心急死了!”

高加林连忙解释道:“哎呀,忘给你们说了!都怪我太马虎了!我把这几年写的诗整理了一番,大概有十来首,中午去县城寄给杂志社了!”

母亲瞪了父亲高玉德一眼:“娃娃做正经大事去了,你还嫌娃娃回来得迟!”她问儿子:“中午吃的啥,饿了吗?”

高加林老老实实回答:“妈,饿死了,中午就吃了俩馒头!”

“那赶紧上炕吃饭!”母亲顿时急了,招呼着孩子吃饭,忙前忙后伺候着。高加林大口大口吃着,心中充满温暖。

吃完饭,高加林出了窑洞,看着夜色里的黄土高原,粗旷而神秘的夜景,还在琢磨小说的题材。

高家村前些年由于村子小,四十多户人家一直是集体生产和统一分配,实际上是大队核算。这两年随着政策的改变,也分成了两个生产责任组。许多社员要求再往小划一些,有的甚至提出干脆包产到户。但高明楼书记暂时顶住了这种压力。他们直到眼下还没有分开。

这两年书记心里并不美气。他既觉得现时的政策他接受不了——拿他的话说,“把社会主义的摊子踢腾光了;另一方面又我得他无法抗拒社会的潮流,感到一切似乎都势在必行。”他常撇凉腔说,“合作化的恩情咱永不忘,包产到户也不敢挡。”实际上,他目前尽量在拖延,只分成两个“责任组”(实际上是两个生产队)好给公社交差,证明高家村也按新政策办事哩。

像这样的大队书记,那是妥妥的反派。正派角色就从自己身上挖掘,同样一个被顶替的乡村教师,不得不被迫回村务农,改善自己生活,带动乡村富裕。

想到这里,高加林突然有了一点儿想法,不如就拿《山海情》这部电视剧的部分内容作为主体,糅合《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两本书的内容,写出一本新的小说来。

《山海情》是后世一部很有名的电视剧,该剧讲述了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西海固的人民群众移民搬迁,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探索脱贫发展办法,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虽然该剧开始是九十年代,但是涌泉村极为贫困落后,和现在的高家村也相差不大。涌泉村一样地处贫瘠少雨的黄土高坡,与高家村相差也不大。

自己就按涌泉村来写,把其中吊庄和福建对口帮扶的内容移花接木,改成知识青年马得福带领村民致富就行了。

想通这一茬,高加林立即文思泉涌,立即赶回窑洞,接着油灯昏暗的光芒,摊开稿纸,开始奋笔疾书。他的情况吓了母亲一跳,担心地问:“娃啊,你咋了?没事吧?”

高加林匆匆回了一句,“妈,我没事,刚来了灵感,别打扰我就行。”

父母连忙闭嘴不说话,静悄悄地坐在那里看着高加林写作。

高加林打算把这本书就叫做《涌泉》,一方面指涌泉村,一方面指改革新风如同泉水一般滋润着整个农村大地。

小说的主角是马得福,出身背景照抄自己就行,高中毕业,当了三年代课老师,被大队书记马喊水用自己的笨儿子马德宝取代。(注:这里本来马喊水是马得福亲爹,高加林为了映射高明楼,硬生生让人家父子变成仇人)马得福事业受挫,爱情上也出了问题。相爱多年的女友李水花被贪赌好财的父亲以500元彩礼许配给邻村的安永富。

李水花和马得福本打算要私奔到南方打工,却被村民追上,说是他父亲要自杀。李水花被迫无奈回家,顺从父亲的意愿,嫁给邻村的安永富。

马得福被这双重打得弄得失魂落魄,痛不欲生。最后看父母的辛勤劳作才觉醒过来,决定就扎根农村,做一个农民。

马得福变成一个农民,每日辛勤劳作,但涌泉村地处黄土高原,缺乏水资源。每次浇水都要走非常远的路,村民苦不堪言。马得福就寻思如何改变这一切。

这一日,马得福去县城的农技站,却意外遇到了高中同学李麦苗。她上了农林技校,毕业后被分到了县农技站。两人相见,相谈甚欢。

马得福说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李麦苗说她也一直在研究这个,觉得可以用滴灌技术解决。

最新小说: 我造核聚变卫星,关你李达康屁事 影视:从庆鱼年世界开始携美同行 璀璨华年1991 分手后我官场高升,前女友全家肠子悔青 柯学:女角色们加载了恋爱游戏 全民末日:开局获得神级天赋 综漫:日常世界怎么会出现超能力 民国综墓:我为大收藏家 火影:从病秧子开始的崛起之路 渣男出轨,我直接改嫁京圈大佬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