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大明:允炆先别急,我诈个尸 > 17,各种套路,朱元璋傻眼了

17,各种套路,朱元璋傻眼了(1 / 2)

朱元璋闻言,顿时有些疑惑。

“老丈,这话从何说起呢?”

老汉将锄头放在一旁,擦了擦汗,开口道:

“今年咱们受灾了,没了收入,朝廷那边免了各种差役和税赋,咱们自然是承情的。”

“可是,下面的这些地方官和士绅,完全就没把咱们当人啊。”

朱元璋脸色微微一变,双目中精芒闪过。

“莫非是有官员贪腐?还请老丈告知于我。”

老汉摇了摇头,道:

“也不是贪腐,就是压迫!哎,大人您知道黄册吧?”

朱元璋点头。

黄册,就是大明用来登记户籍资料的册子,由于表皮是黄的而得名。

老汉苦笑道:

“这黄册呀,听上面的大人说,是需要特别的纸张制作,才能长久不腐坏,保存好数据。”

朱元璋点头。

“确实是这个道理,怎么了?”

老汉道:

“但问题在于,每一里就有一本黄册,朝廷规定所有黄册都由各里自行出钱。大人您知道这黄册的价钱是多少吗?”

朱元璋摇头。

老汉正色道:

“一本黄册,就要十两银子!”

朱元璋直接震惊了。

“十两银子?这怎么可能?”

朱标在一旁听着,也有些惊讶。

一两银子就相当于一千文铜钱,十两银子就是一万文。

一本黄册一万文?这也太夸张了。

老汉苦笑着。

“对呀,就是十两。而且上面的里长和吏员们说了,今后还要加价呢。”

朱棣忍不住开口道:

“难道你们就不能自行制作一本黄册吗?纸张也没几个钱吧。”

老汉摇头道:

“这位您有所不知,黄册的材料和纸张都是特制的,每个县只有一两家造纸店有那个水平,这些店都是士绅老爷或者县太爷、官爷们的亲戚开的,谁敢和他们抢生意?”

朱元璋:“……”

朱棣明显有些不服气,又道:

“行,就算这黄册偏贵了,那平均到每个人身上也就文左右,也不多吧。”

老汉苦笑道:

“现在正常的一户人家,夫妻加上三个孩子不多吧?这就五口人,一千文钱了。”

“要是生九个孩子的,那就差不多两千文!一家两千文,您还觉得不多吗?”

朱棣哑口无言。

老汉也是打开了话匣子,继续倒起了苦水。

“其实黄册这点钱还没什么,大不了就是过年少吃肉,少买点衣服。”

最新小说: 耕读之家 光之国:闪耀迪迦 真是疯了,她又骗我 民国:屡献毒计,光头求我当总统 港综:杀人爆兵,从收王九开始 大嘴骗子勇闯娱乐圈 从婴儿开始打穿航海 重生年代,她手握商铺种田度灾年 教师妹钟小艾英语,你侯亮平急了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