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大明六岁御史,开局震撼朱元璋 > 第16章 臣要弹劾东宫全体属臣

第16章 臣要弹劾东宫全体属臣(1 / 2)

第章臣要弹劾东宫全体属臣

“这……叶小米怎么回事?他和老四关系这么好吗?”秦王问向身边的其他几位兄弟。

“鬼知道!估计是老四暗中收买了这小子!我早就知道老四这家伙想要图谋不轨了!”晋王毫无顾忌地说,他也不管其他人怎么看,他和朱棣之间的过节,在场的人都是知道的。

“太孙近来身体如何?学识肯定长进了不少吧?”朱棣将身体转到一边,朱棣选择不再理会叶小米,不然鬼知道这叶小米还会说些啥。

“多谢燕王关心,侄子近来还不错,学识也略有长进,只是对于时政还是有着许多的疑问,这些疑问常常困扰着我,让我无心寝食,心生忧虑。”朱允炆说着,他一想到那些疑问,眉头就皱了起来。

“太孙心系国家,真是社稷之福。”朱棣夸赞道。

朱元璋听得下方言语,笑着说:“既然大家都在,那我就趁此机会,当着大家的面考校一番太孙。”

众人立即望了过来,朱元璋首先问出一个问题,“太孙啊,你觉得,国家应该如何治理?”

这个问题很大,朱元璋只是简单一问,并不指望朱允炆能回答得有多好。

“孙儿以为,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可大动干戈,需要缓缓推行国家政策,如此方可万世太平。”朱允炆有些不安,他的心脏跳动着似乎要跳出自己的胸腔。

“说得太笼统了,你再细致一点。”朱元璋继续追问。

“怎么突然来这么一出啊,我可一点准备都没有啊,这让我怎么说?”朱允炆越想心跳得越快。

“在场不仅有皇帝陛下,而且还有诸位藩王,回答不好肯定会失了脸面。”朱允炆想着,他已经有点呼吸不过来了。

“孙……孙儿以为……大力发展农业,抑制商业,让百姓专心农事,如此国家才能安稳!”朱允炆吸了一口气说。

“太孙此言甚好。”秦王将手举起来鼓掌。

“果然是谋国之言,不错,不错!”晋王向朱允炆竖起了大拇指。

朱元璋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只是这有可能都是老师教导的,不一定是朱允炆心中的真实想法。

“哦,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呢?”朱元璋问,他决定追根问底。

“商人重利,追求利益有违礼法,而且民以食为天,不应从事商业行为,商业所得大多巧取投机,对百姓而言百害而无一利。儿孙以为,应当重农禁商。”朱允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小子果然读书读傻了啊!”朱元璋心想,他把视线转向朱棣问,“朱棣,你认为呢?”

“太孙此言甚是。”朱棣还未放下警惕之心,他此刻选择装聋作哑,不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

“太孙此言虽然不错,但我认为,可以抑制,但不可禁止商业活动。”朱元璋第六子楚王朱桢占了出来,他有些紧张地握着拳头。

“楚王此言差矣!商贾乃大害!追逐利益的无耻之徒,倘若不大力禁止,于国家不利。”朱桢见有人出来反驳自己,他脸涨红了。

“朱允炆这小子有点傻吧!”朱棣听到朱允炆的回答,暗想。

“父皇您认为呢?”朱桢很想知道朱元璋的看法。

“允炆说的不无道理,但你说的也不差。”朱元璋先说出了一个这样的结论。

“皇爷爷,倘若不禁止商业,将来许多百姓都跑去做生意,没人种地,朝廷这不就完了吗?”朱允炆认为朱元璋认可了他的回答,因此他松了口气。

朱允炆说的这一点确实是中国古代朝代重农抑商的一个重要原因。

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们都选择重农抑商,自然有其重要原因,但归根结底背后都是为了自己的统治能长治久安,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但重农抑商也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一个原因。

“重农抑商”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惯性,不是任何人轻易可以改变的。

最新小说: 刷超兽短视频,国漫角色全麻了! 我老板总想诱惑我 原神:我二郎神杨戬,震惊芙宁娜 综漫:头号玩家,从零开始全图鉴 dnf:我真的只充了亿点点 原神星铁:社死二创,震惊诸天! 盗墓:恨天家族,从南海归墟开始 大庆:多子多福,开局截胡范若若 综武大庆:四皇子开局拿下李云睿 让你写遗憾,你写人民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