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五百三十九章 不能让其太安生

第五百三十九章 不能让其太安生(2 / 2)

李荣这才想起什么来,道:“还是有关朵颜卫上贡之事,听说这次朵颜卫是整个部族都往南迁徙,部族已靠近大宁,而其部族首领等人,这两天就要到蓟州镇,这会要是您不回京的话,可能要错过一场盛会。”

张周摆摆手道:“火筛入京朝贡,也显得诚意十足,现在呢?”

“不是都已经衰落了?现在谁还认识火筛?”李荣一副那群人不识相,非要跟你作对,那也是他们咎由自取的神色。

张周道:“倒是在唐寅入朝为提督易州山厂之后,空出来个渤海巡抚的职位,到现在陛下尚未安排新的人手去接替。”

“您是说……”

李荣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张周笑道:“李公公也说了,蓟镇这位刘巡抚对于造船的事如此上心,那为何不举荐他先去任渤海巡抚,把渤海造船的事给操办上?”

“那……呵呵。”

李荣本还想认真分析一下,听到这里,已经忍不住在笑了。

刘宇那边已经是九边重镇蓟镇的巡抚,得到皇帝嘉奖之后,谁都认为他接下来就要入朝当六部侍郎,谁知道直接“平调”一个渤海巡抚,等于说是正职变虚职,光明前途瞬间消弭,有点愁云惨淡的意思了。

这是说……刘宇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去了?

牟斌在旁道:“渤海巡抚之职,虽是最近几年才设立,但关乎到大明海疆之稳定,其职也非常重要。”

李荣继续在笑。

他只能认为,牟斌是故意在说笑话。

张周道:“李公公对于刘巡抚的评价,我也很认同,他尚且还需要一些历练,渤海巡抚以后的主要职责,是在渤海沿岸之地修建船厂,并制造船只,我会跟陛下提出这个人选,至于陛下是否会选用,也不好说。”

李荣和牟斌都在想,只要是你张某人提的,陛下一百成会同意,这连想都不用想。

只是刘宇该怎么想?

本来想当你马前卒,结果真被你安排去到一个苦差事上,刘宇不会直接撂挑子吧?

“李公公、牟指挥使,今日有戏班上山来唱戏,正好也放松一下,不如一起移步过去瞧瞧?”张周笑着邀请道。

“好。”

李荣欣然接受。

在山上这几天,他这个老太监既接触不到权力,也没个什么市井玩乐的营生,简直跟坐牢没什么区别。

难得有放松的时候,李荣自然是要去享受一下的。

……

……

当晚山上很热闹。

大戏唱了一半,张周就要退席。

李荣往张周身上看过来,张周也招呼他一声,二人一起离开戏台周围,往营地帐篷方向而去。

在帐篷之前,有几人已在做等候。

等上前,灯笼的光线照清楚眼前之人的容貌,李荣对于来人还有几分陌生。

“给李公公引介一下,这是本人的师弟,如今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厂的唐寅。”张周道。

李荣笑道:“久闻大名。”

唐寅也赶紧见礼。

在唐寅身后,还带着徐经,至于朱凤也在旁立着,只是显得很不起眼。

一起进到帐篷内,把几个烛台点燃之后,这才落座。

李荣不解问道:“先生,不知唐侍郎到此来,是为何故?莫非是为柴薪的事而来?”

张周摇头,道:“让唐寅亲自跟你说。”

唐寅这才拱手道:“乃是奉命前来,说是有关乎到朝鲜之事,要细说。具体是怎样,在下也不清楚。”

“朝鲜?”

李荣略带不解,“去年年头的时候闹得很凶,不是说有一场……变故吗?怎么又出事了?”

张周道:“变故没有,但要给他制造点变故。”

“这……”

李荣显然没听明白。

唐寅则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显得不忍提,甚至将目光转向别处。

他感觉到,好像又要被张周坑了。

张周道:“如今以奴儿干都司为主,大明在辽东等处,仍旧是要肃清女真势力,朝鲜因为其特殊地理位置,一直都是隐患。但作为大明的藩属国,朝鲜仍旧有其存在的必要。”

李荣问道:“那就是说,不能灭?”

张周点头:“要灭朝鲜,事太大,关乎到很多不受把控的事情,其意义也非凡。所以这并不在计划之列!”

“张先生,您还是说清楚一些吧。”李荣指了指自己的头,“咱家年老了,思路有些跟不上。”

张周这才明确说道:“去年我们趁着朝鲜境内出现变故,扶植了一个新的国主,虽然看起来其有效忠于大明的想法,但本身其也并不具备服众的能力,其内部仍旧有反对的势力存在。”

“呃……所以说……”李荣脑袋感觉不够用。

你都扶植了一个新朝鲜国主了,难道还要再扶植一个?

把朝鲜搅乱了,那么好玩吗?

而且朝鲜凭啥就被你左右摆布?是不是想得太容易了?

张周道:“这么说吧,前朝鲜国主,现在被降为燕山君的那位,在退位的时候,并没有死,而只是被流放出去,而他虽然在国内有劣迹,但也没到天怒人怨的地步。”

张周所说的,是因为燕山君李尚未把恶事做绝,就被赶下台了,以至于在李怿上台之后,很多人认为李怿是篡位所得。

别说是有张周在,让李怿提前几年登位,就说是历史上李怿反正之后,也饱受争议,甚至大明开始时候都不给他册封。

而且李怿年纪太轻,只有十四岁,朝鲜境内想跟他掰手腕的人很多。

加上李怿登基全是大明在背后策划,尤其是唐寅协助其成事,本身这算是宗主国直接委命的一个国主,这也让朝鲜境内都认为李怿不过是个花瓶,对于赶走李也没什么贡献。

纯粹就是个捡便宜的。

张周继而道:“我们不能让朝鲜的日子太好过,也跟他们最近两年,对于我们肃清女真人的战事,贡献不足有关。”

李荣道:“如此说来,那是该换个朝鲜国主,让朝鲜出现内乱,大明再派人去在把朝鲜给平定了,以后朝鲜也彻底归顺大明……这应该很符合陛下的想法。到时朝鲜人还要感激大明为其平定叛乱……一举多得。”

张周将目光落到唐寅身上,显得有几分遗憾道:“可惜我之前跟陛下举荐,让唐寅去当辽北的巡抚,并没有成行,不然的话一切都将顺理成章。”

“哦?这是为何?”李荣还有点没反应过来。

张周叹道:“话说我这个师弟,在朝鲜境内可是有不少的拥趸,先前朝鲜境内,唐寅可说是出了不少风头啊。”

“啊,是啊是啊。”李荣这才想起来。

要说朝鲜那一场肃清战事最牛逼的人物,并不是捡现成的李怿,而是唐寅。

甚至可以说唐寅是半个朝鲜的国父,如果有唐寅在辽东,那朝鲜要是敢少了每年对大明军政的支援,那就等被唐寅去灭国吧!

李荣突然意识到。

唐寅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居然还有如此牛逼的一面。(本章完)

最新小说: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无敌小侯爷 家父李隆基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穿越兽世:她生了一个新部落!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