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圣人之仁 > 第廿四章 瞒天过海

第廿四章 瞒天过海(2 / 2)

杜吴见他明白过来,也沉默了。他在大司马府里已经生活几年了,论对王莽的熟悉,估计整个大汉都没有比杜吴更清楚的了,更何况他还清楚地知道王莽的结局。

“贤弟果然眼光独到,一语中的。既如此,我当上表天子,检举宰衡徇私枉法!”

“且慢!”杜吴出声劝阻道。

“如今宰衡已经权势熏天,太常即便参奏宰衡,也未必会有效果。况且检举揭发乃是兰台之责,太常此举也有以下犯上之嫌,更不必说御史大夫广阳侯甄大人是宰衡的左膀右臂。只怕太常辰时参奏宰衡,巳时就会被群臣群起攻之,想要保住印绶都会成为奢望,更不必说参倒宰衡了。”

匡咸想了想,叹了口气:“贤弟所言极是,甄丰确实视宰衡为再生父母,我若举告,必受其累。只是愚兄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啊。”

杜吴不知道该如何回复他,也叹了口气,将碗中剩下的醪糟一饮而尽。

王莽回府后就叫人找来了高良姜,他现在对这个杜吴名义上的弟子非常满意。虽说高良姜没有杜吴那么有才华,但是胜在忠心耿耿。一把不能握在自己手里的刀,作用还比不上一根芦苇。

高良姜这几天忙了个四脚朝天。他第一次感受到权力和金钱带给他的美妙感觉。当他掏出宰衡府的令牌时,原本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扶风郡都尉说话都变得客客气气起来,端茶倒水在一旁忙得不可开交。要知道,都尉可是比二千石的高官啊,也就比九卿低半级,是夫子见了都要恭恭敬敬行大礼的存在啊。

整整一天,高良姜就在都尉一群人的奉承中有些飘飘然起来。看看眼前服侍的美艳侍女,又瞅瞅满盘珍馐佳肴金银器皿,他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宰衡的差事办好,争取自己早日过上这样的生活,让贫苦了一辈子的老母亲也能享受到这样的生活。至于夫子曾经说过的话嘛,夫子本人不也是生活在宰衡的庇佑下吗?就连夫子的妾都是宰衡作主许给他的。想到这里,高良姜心里忽然好受了很多。

在宰衡的名号加持下,事情办得非常顺利。都尉派人把石匠刻了一半的石碑趁夜偷偷埋在了一个小村子附近的荒地里,又派了心腹之人第二天一早挖了一半出来,待到日出之时有村民经过,发现了这块石碑,于是上报了里长,里长又请了三老辨认,见碑文上的文字太过惊骇,便赶忙上报给了县令。县令见了石碑,心下更是又惊又喜,连忙上报,这才惊动了功曹史申屠刚。

然而申屠刚对此事却很有怀疑,再三验看石碑后断言乃是伪造之物,不足以上达天听。都尉对此早有准备,立刻上报了郡守,郡守也是唯王莽马首是瞻之人,早就对此事心知肚明,便让申屠刚写了奏章,连带石碑一起送到长安,以便驳斥有心之人。却在中途仿了笔迹将申屠刚的奏章意思全部改掉,这才有了今天朝会中的那一幕。

听高良姜讲完前因后果,王莽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赞许道:“小郎君果然有谋略,看来老夫当初果然没有看错人。”

高良姜赶忙下拜,良久不敢起身。他等这句话已经太久了。从入大司马府的第一天起,他就梦想着能得到夫子和二公子的器重。然而事与愿违。当夫子被压制,二公子被罚守孝时,他还以为自己也会被逐出宰衡府,没想到几天后老管家带他去见了宰衡。他本性高洁,也颇自强,然而形势比人强,他太怕过以前的穷日子了,也太怕母亲殷切的目光再次黯淡。所以当宰衡提出让他监视杜吴的时候,他犹豫了片刻,也最终接受了现实。

王莽满意地看着伏在地上的高良姜。这个穷小子比杜吴好掌控多了,他决定派给他更多的任务。有些事情,交给一个没有根基的无名之辈反而效果会更好一些。

“起来吧。以后在我面前,不必如此拘束。老夫业已年迈,这大汉的天下,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王莽和蔼地扶起了高良姜,又轻声宽慰道:“我听获儿说,你自幼丧父,你母亲一生辛劳,将你抚养成人,如今已过天命之年,岂能久居陋室,自今日起,就搬去世子府旁的柳条巷吧,一应吃穿用度都有人照应。我已经知会京兆尹特意关照你母亲。你也可早晚回去照看她。”

一席话说得高良姜眼含热泪又跪了下来,王莽好一番安抚,高良姜的情绪才平息下来,更加坚定了追随宰衡的决心。

“前番让你寻找的《星河诀》可有眉目了?”

“回宰衡的话,还没有。夫子这些日子有些心不在焉,学生也不敢多问。”

“说了多少遍了,你跟老夫就不要见外了,跟着你的夫子一起称呼老夫为老大人就好了。”

“是,老大人。”高良姜的声音明显颤抖了一下。

“既然先生最近心情不好,你没事就多陪陪他,你是他最得意的弟子,理应如此的。”

“谨遵老大人之命。”

“还有一件事,你要立刻去办。”

最新小说: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无敌小侯爷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家父李隆基 穿越兽世:她生了一个新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