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铁血大宋:恭送大宋皇帝上路 > 第25章 中国最早的哲学

第25章 中国最早的哲学(1 / 1)

“皇上圣明,罪臣愿为大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区区乌烟瘴气之地还奈何不了罪臣,罪臣愿追随圣上左右,为社稷、百姓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向来耿直、刚正不阿的刘安世其实也就是在默默的等待翻身的机会,从接到朝廷的召回诏书开始,他就感觉这次有戏了,而一路行来,更是信心十足,因为之前被流放,那个官差对自己的态度,就是二个字“鄙视”,而这次回京师官差的态度变成了四个字“大献殷勤”

果不其然,自己这边刚到京城上完谢恩表,皇上立马亲自驾临驿站,刚才皇上对苏轼的一番话,就让他的内心波涛汹涌,庆幸自己遇到了明君,这少年天子变化可真大,之前的气血方刚完全没有了,如今的皇上不仅成熟还睿智,更是礼数周到,让自己这样的守旧派人物都深感佩服。

见刘安世这般信心十足,赵旭满意的点了点头,抬起右手示意他就坐,然后面朝向程颐说道:

“恩师近来可好,记得朕年少之时,曾因为折了一枝花,而受到恩师的训示,只怪朕那时年少不懂事,如今才明白万物皆有理。哪怕是小小的一枝花,弱弱的一棵小草都是如此...”

“恩师其实是在教导朕,存天理、灭人欲,也就是不能因为自己内心欲望的喜欢,而去折断了花,因为花也是理,而朕的内心喜欢则是欲。这也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也。”

“而人欲和天理是对立面,人要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会伤害到理,不知恩师以为朕的此番见解是否合格乎”?

程颢何许人也,宋朝著名的理学大师,而理学认为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就是理字。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哲学...

此时的程颢正呆呆地看着眼前的赵旭,此刻他感觉皇上非常的陌生,简直陌生的可怕的那种感觉,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辛苦研究了一辈子的理学,这位年轻的天子竟然总结的这么好,比自己的觉悟都高,特别是对理的理解,那简直跟自己不相上下,天啊,他才二十多岁...

自己兄弟二人潜心研究一辈子的成果,竟然让一个二十多年的少年讲解的如此通俗易懂,简直是匪夷所思啊,更甚者这位少年还是自己曾经的学生,此时更是大宋帝王的掌门人。

想当年皇上年少,司马光和高太后请自己为帝师,那时候自己信心满满,准备将毕生所学的精华都教给天子,哪里知道皇上虽然年少,但是极其叛逆。

为了随时随地向皇上灌输理学思想,当年自己也煞费苦心,对于少年天子的每一件事都用理学的角度去教育,刚才所说的皇上折断一枝花之事,就是自己当年的经典案列。

“皇上睿智,老臣自愧不如,但是老臣之心甚慰,皇上已深的理学精髓也。”

片刻蒙圈后,程颢随即跪拜在地,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赵旭见状便亲自起来,搀扶其曾经的老师,然后将他扶到椅子上坐下,接着便继续说道:

“恩师今后可在国子监开堂授课讲理学,理学今后的发展,还要从心出发,我们更要研究理的本质,物的本质,它们从何而来,为何会这样,今后的发展规律何去何从等等,只有研究透万物、理的本质,才能更好的服务国家和社会。”

赵旭的意思很明确,西方之所以发展起来,哲学是功不可没的,而中华五千年,从北宋的理学、南宋的心学开始便已经具有的哲学的雏形,所以只要多问一个为什么?就能在大宋实现哲学的教育和探讨,从而启发下一代...

赵旭的这番话,让程颢再次睁大的双眼,紧盯着赵旭,真的不认识了,这还是我大宋帝王的皇帝吗,我这是在做梦吗,这不是我的祖师爷下凡来了吧,于是伸手重重地捏了一把自己的大腿,顿时感觉一阵生疼传来,他这才确认这是真的,刚才自己确实亲耳听到了祖师爷般的教诲。

随即瘫靠在椅辈上,仰起头喃喃自语道:

“老臣愧为帝师,皇上乃大道之人,老臣羞愧也,老臣羞愧也...”

苏轼、刘安世等人见状也一头雾水,纷纷朝程颢望去,刚才他们听着二人的对话,虽然有些云里雾里,但是也听懂了一些大概,但是皇上后面的话,他们就有点听不懂了,最后程颢的仰天长叹,更是让他们迷糊了...

赵旭此刻也不想解释那么多,随后便说明了来意,叫进来了太医和御厨...在苏轼、刘安世、程颐等人的千恩万谢中离开了驿站。

回到福宁殿,皇城司公事郑冷面忍不住请示赵旭道:

“皇上,郝随、刘五更二人该如何处置...”

“让他们到该去的地方去吧,务必要秘密处理,此事不可张扬。另外将大相国寺后院厢房全部查封,以佛门禁地藏污纳垢的理由,一把火烧了吧。”

“臣领旨。”

赵旭刚坐下,便淡淡的回复道。心想后宫之事也该告一个段落了,于是对小李子吩咐道:

“小李子,着内侍省将中宫所有的侍女、内侍都遣散出宫,让他们回原籍。”

“遵旨,小的立刻去办。”小李子说完便直接去往内侍省。

赵旭想了想,最后还是派翠花去坤宁殿将自己的处理意见通报向太后等人...

此刻赵旭的心思又回到了朝堂党争上面来,如何化解这场内耗,让他们都为大宋帝国服务呢?为此,赵旭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次日,随着皇上旨意的一道道发出,顿时在朝堂內掀起了一阵波澜...

“鉴于宰相章惇参与诬陷孟氏之事,责令他辞去宰相之职,降为中书舍人(皇上秘书)留用朝廷,以观后效...”

“着苏轼、刘安世、程颐等人进入馆阁(皇上智囊团)听用...”

“恢复孟氏中宫皇后之位,择日皇上将带领百官亲去瑶华宫迎接...”

“三日后,在文德殿召开外朝大会,所有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参加,主要现场殿论新法的利弊...”

...一场大宋王朝巨大的风暴就此形成。

<

最新小说: 我和高启兰学外语,惊动祁厅长 盗墓平行记(盗墓笔记同人) 我在古玩街捡漏,开局十万倍利润 怪异入侵须佐之男的异界之旅 综漫:开局小作文,被判有妻徒刑 吾,鬼才郭保坤,从谋划庆国开始 综漫:从实教开始多子多福 甄嬛:身穿苏培盛,我在后宫杀疯 说我唱歌油?一首拯救爆杀洋人 取代庆国太子,躺赢长公主司理理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