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我能对话五脏 > 第三百一十三章 既是传统,也很现代

第三百一十三章 既是传统,也很现代(1 / 2)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熟悉那个年代的老中医们,听到这八个字时,也是不由得怀念起来。

尽管那个时候条件艰苦,但当时无论是谁,都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大家看病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解决病人的痛苦,至于钱财,不说看得很淡,至少不是最主要的需求。

当时,很多医生都自发地宣传卫生手册,挨家挨户,走街串巷。

因为当时很多人都不识字,卫生宣传不到位的话,一些可以预防的疾病都得不到解决,老百姓就因为不懂,白白遭罪。

一旦生病了,医生就得上门看病,但当时的医疗资源太短缺了。

所以,预防疾病就成了最核心的医疗理念。

现如今,生活水平上来了,医疗资源也丰富了,可由于全都集中在大城市,这又造成了医疗资源的相对短缺。

但凡是厉害一点的医生,几乎都不可能留在小城市,这是经济社会的必然规律。

如此一来,医疗过度集中化,预防疾病就形同虚设了。

三年疫病下来,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如果不是上面集中调控医疗资源,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预防这一概念如果不提上日程,再来一次这样的疫病,国家又会承受巨大损失。

想来,这也是为什么疫病结束之后,国家就开始大力推广中医药了。

因为在预防这个领域,中医完全找不到对手。

如果黄傅生说的这个医院的所有制度,都是真实存在的,那么还真挺符合预防为主的方针。

“黄老,请问这家医院现在日接诊人数是多少?”

黄傅生道,“目前在九千到一万之间徘徊。”

四个月就能让日接诊人数达到这么多?

众人听到这个数据,也是相当吃惊。

因为很多市级中医院经营了几十年,或许才能有这个数据。

“黄老,我有个疑问,这家医院的医生水平如何,就算您这些模式都很新颖,可如果没有经验老道的中医维持你所说的治愈率,恐怕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拥有这样的接诊量吧。”

这人显然是个懂行的。

一家医院如果以医生为主体,同时又不靠中药赚钱,并且三大盈利科室都必须要有其他科室医生开的处方才行,这就等于是强化了医生的决定权,迫使医生不得不拥有超高的水平。

否则,医生水平太次,疗效不显著,患者来一两次,肯定也就不会再来了。

黄老点头,“你说的没错,目前这家医院的绝大多数医生,都是我的学生,以及沈院长从他们医院带过去的医生,其水平和经验相对于一个市级中医院来说,确实要高出很多。”

果然!

如果是这么个班底,那黄傅生说的这家医院,其医疗资源已经不弱于部分省级中医院了。

他们缺的只是大量的普通中医。

“那在我看来,您这个医院并不是可复制的,全国恐怕也没有几个中医院,能达到您这样的标准吧。”

黄傅生笑道,“达不到那就规模小点。”

那人摇头,“不可能的,就算规模再小,也是需要像样的中医,您也知道,中医的培养太难了,根本做不到批量生产。”

黄傅生道,“这话我不敢苟同,的确,中医学起来很难,但那是学精,如果只是简单的由养生入门,只学一些简单的把脉功夫,和两三个能治疗风寒的经方,培养起来根本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比西医还简单。”

“你我都很清楚,中医所有理论都有一个总纲,只要把握了这个总纲,再针对性地从最简单的经方开始教学,哪怕是一个完全不懂中医的人,也可以在两三个月内知道如何治疗感冒这类小病。”

“倘若中医以此入门,将绝大部分患者的感冒都给治好,那么患者每一次感冒,都不用担心病邪入侵脏腑,外邪自然就不会在身体里面积累,这样一来,大多数新入行的中医就能够得到海量的患者练手,从而在临床上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

“大家之所认为的中医难学,那是因为只从课本学,而不从临床学,等到苦读了八九年书再上临床,却依旧跟个门外汉一样,殊不知,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患者,让他明白什么是健康的人,什么是有症状的人,先从简单的病开始治起,再一步步积累经验,一边抄方,一边观摩,同样花八九年,后者绝对能成为一个不错的中医。”

最新小说: 吃总裁老婆软饭,关你侯亮平屁事 百鬼之王,你跟我谈纯爱? 谊停留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 抗战暴君,我的团 综漫:超凡序列,开局改造小兰 法老的心尖宠儿 亮剑:不杀鬼子,留着过年吗? 还说开安保公司宇宙都快被征服了 影视:从大庆开始,删谁就变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