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回档之1995 > 第076章:还是来了

第076章:还是来了(1 / 2)

宿醉醒来,方薇依旧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昨夜是庆功会。

《青旭》的9月刊销量突破10万,并且还在不断增加,总要庆祝一下,昨夜编辑部全体成员到场,还有博艺的诸位高层。

当时的热闹中,想到前几个月濒临停刊的艰难,想到最近咸鱼翻身后的荣耀,想到自家杂志的光明前景,当然还想到自己的美好未来,方薇不知不觉就醉了。

依稀记得其他人也喝得有点多。

老谭……

可能,还哭了。

干脆利落地穿衣洗漱,坐到桌前,正要简单化妆一下,镜子里瞥见身后的室友张晓晓恰好望向自己。见被发现,连忙躲开目光。

自从月初新一期的《青旭》首日1万册迅速售罄,张晓晓在方薇面前就没有了之前的那份颐指气使。

随着《青旭》销量的快速提升,某个姑娘更是如同霜打的茄子。

毕竟《商海》那边计划两年时间冲击的10万销量,《青旭》只用了两个月,就已经完成。

这种逆转,谁能料到?

想到之前在张晓晓这里受到的各种闷气,如果是以往,翻身了,方薇肯定会找回来。

现在,已经没了这种心思。

因为想到某个少年。

人家16岁就已经做了那么多事情,自己都25了,还和室友像小孩子一样置气,实在是太幼稚。

而且吧。

胜利者总是更大度一些,就不再和她一般见识了。

再次被压制的张晓晓却没有方薇那么容易转过弯子,见室友收拾停当后要出门,到底忍不住刺了句:“就算这次卖到20万本又怎样,下个月能留住多少,还不一定呢。”

方薇在门口停了下,反击道:“这个不用你来惦记,还是操心你家《商海》吧。”

嘴上虽然不认输,方薇一直到吃过早饭,来到编辑部,脑子里却也依旧缠绕着张晓晓的那些话语。

下个月能留住多少?

留住多少……

这一波热度过去,还能到10万吗?

能有10万就好啊!

今天已经是9月13日。

星期三。

博艺最近侧重宣发苏杭小说合集的时候,《青旭》上下也一点没有放松自家杂志后续的事情,并为之付诸努力。

方薇周一那天就去了启梁,还是约稿,当面与一位业内名声不错的作家洽谈。

毕竟只有一个参商,确实不够。

想要在这次大热之后留住更多读者,大家明白,好的作品,永远是根本。

不过,说起参商,《青旭》的10月刊,对方专栏内容也已经确定。

还是两篇。

是从某人那总计27篇稿子里挑选出来的两篇。

经过钟长林拍板,参商小说合集,与某一个单独篇章重名的《数不清的流年》,已经悄然开印,最终选定了23篇文章,总计20.3万字。

另外四篇,大概3万字,有两篇已经发过的,比如《梦断》,虽然是发在自家杂志上,但因为与《林清和许白》确实有些重复,钟长林就剔掉了。

还有两篇没发表过的,不是不好,主要还是钟长林对字数限制的执念,因此恰好用在下期,一点都不浪费。

距离正式上班时间还有大半个小时,方薇已经坐到自己的办公桌前,与另外也都提前抵达的同事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杂志火爆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来稿数量大幅增加。

以前的投稿,方薇一个人就能搞定,最近却要四五个人一起审稿。一方面,大家也更认真了一些,另一方面,数量确实多了许多。

博艺已经在考虑为《青旭》增加人手。

临近九点的时候,苏杭到来,身边跟随的是蒋文萍。

副校长女士得知苏杭父亲太‘忙’,恰好她落脚的宾馆也在中心公园附近,就主动揽下了陪送苏杭过来博艺总部的差事。

不过,也就这两天。

蒋文萍今天就要返回河元。

谭丰振上周去了一趟河元,蒋文萍本周又来到商都,双方几次磋商,‘美丽河元’征文活动的细节也彻底定下。

基本框架是,河元市与《青旭》联名,征文时间是1995年的9月15日到10月15日,持续一个月。

中间恰好国庆,也算是一次献礼。

同时,《青旭》杂志还将赞助这次活动5000元,河元市政府也会划拨一笔经费。

征文结束,经过评委评判,将选出30名获奖学生。获奖学生会得到一定数额的奖学金,以及文章在《青旭》上发表的机会。

再就是,这次征文的评委组长由河元市里一位分管教育文化的副市长亲自挂名,而副组长,一个是谭丰振,一个是蒋文萍。

评委组员则由河元市一些优秀语文老师和《青旭》编辑部资深编辑共同组成。

苏杭依旧是‘创作指导’。

这一点,得知征文活动是某个近期让家乡颇为骄傲的少年作家一手提议,市里也就没有反对。

博艺这边,大方向上,是为苏杭当初提议的全国性征文赛事做预热,积累经验。短期目标,就是希望征集到一些好文章,乃至培养一些优秀的作家胚子。

大家聊了一会儿,蒋文萍就起身告辞。

送走副校长女士,谭丰振带着苏杭来到自己办公室,还没坐下,就语带迟疑道:“这次,我是真希望能出几篇好文章啊,苏杭,你觉得能成么?”

苏杭明白谭丰振的担忧,在他办公桌对面坐下,说道:“这个世界,任何人任何事都难免要在规则内腾挪,我们如果抛开市里,下面学校又怎么会积极配合?还有将来,要把赛事搞大,更要找诸多单位联合,才能产生足够的影响力。至于想要好文章,谭老师,其实不难办,给大家提供一些模板就是了。”

谭丰振其实也知道某些道理,就是有些担忧,当下听苏杭这么说,点了点头,又抓住少年最后的关键:“模板?”

苏杭道:“《数不清的流年》周末上市,我觉得,可以专门针对河元市的各所中学进行一次捐赠。呵,恰好,我那些文章,很多都是在写河元,捐赠也容易找到名头。”

苏杭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之前就已经总结过,青春文学,是有套路的。

苏杭的那些短篇,虽然有他两世为人的个人功底在其中,却也基本参照了曾经‘青春文学’的各种套路。

现在,《青旭》想要‘好文章’,这范围太大,苏杭没办法,但如果只想要好的‘青春文学’作品,还是有捷径的。

简单来说,只要把《数不清的流年》里二十多篇文章吃透,再加些自身的积累和悟性,想要成为‘青春文学’作家,并不困难。

谭丰振不知道苏杭关于‘青春文学’套路的总结,但听少年一说,也立刻恍然。

谭丰振这段时间亲自带领团队编辑审校《数不清的流年》,其中每一篇文章都仔细看过不止一遍,因此明白它们是多么出色,又多么的有借鉴意义。

总之,作为少年所说的‘模板’,绰绰有余。

稍微斟酌,谭丰振道:“我抽空和社长沟通一下。”说完又笑,望着对面少年:“这么一来,以后……怕是有不少后辈,都要成了你的学生。”

“我也这么觉得,”苏杭这次没谦虚,同样带笑:“不说以后,这次的‘创作指导’,我听到钟伯伯提议,就想到了一个词。”

谭丰振积累足够,准确接住:“座师。”

苏杭点头:“感觉挺有意思的。”

谭丰振想了想,自己几个评审团队的组长啊副组长之类,实际上,还真不如某个少年能发挥的作用大。

因为活动本身就是少年提出,何况背后还站着坚定支持的钟长林,苏杭如果真心想要‘指导’,以他这段时间表现出来让自己一干成年人都纷纷折服的能力,谭丰振相信,确实可能教出另外一些不错的少年作家。

至于他们这些评审,就算能暗箱操作,指着一个橘子强说是西瓜,但橘子终究还是橘子。

想明白这些,谭丰振表情希冀道:“苏杭,既然这样,你可要上心一些,”说着还打感情牌:“我和老钟对你,可都是掏心掏肺了。”

内心又补了句,另一个,都想掏女儿了。

最新小说: 庆余年:我范闲,建立日不落帝国 离婚后,沈总夜夜跪地轻哄求复婚 让你写励志,你写大闹天宫? 综漫日常:磁场武神,加入聊天群 韩娱:曾经沧海 四合院:开局媒婆送来了秦淮茹 孤没资格当盟主?家父灵帝刘宏啊 公寓:从带林宛瑜寻宝开始 崩坏:曝光平行世界,奥拓破防了 都市:我有神奇道具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