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2 / 2)

方程摇了摇头,朝堂之上的事,他都未必能知道个全乎,更别说朝堂之下,百官之间谈论的内容。

他现在又不是什么正统官员,更没有上朝的资格,小小转运司里,除开商钟,小虎,李家兄弟,就连到目吏都没配齐,就算想知道他从哪去听?

总不能靠商钟,李家兄弟,这种游历在朝堂之外的二代吧。

等听到的时候,别说黄花菜凉了,指不定谈论,都已经变成现实了。

“黄册!”

老蒲点出关键,“四十年来,我朝欠下了太多功课,黄册重录就是重中之重,事情发生之后,朝中官员将事归结与黄册更新延误,如今每天至少有上百本奏章上呈案牍司,要求重谱黄册!”

黄册,记录了一国人口,土地,相关的重要信息。

是皇朝核实人口,厘清人丁,田亩,国内资产分布,农业生产辅助,兵员征集,徭役征调的根本参考。

更是朝堂制定政策的,辅助民生的依仗。

黄册之上的信息更替是否及时,内容是否可靠,都会对一国产生巨大的影响。

按照武朝立国之时制定的规则,黄册每过三十年,当重新编撰一次,剔除无效内容,增补滋生人口,重测土地的情况,并且每过十年都需要一次大造,用以校对。

只不过,无论是每隔十年的黄册大造,还是每三十年一轮的重撰黄册,都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人口暂且说,关键是清丈田亩。

而武朝显然没怎么多财力,这一脱就是四十年,距离上次重撰已经过了足足五十年!

五十年啊!

不是五十天,当年的少年如今都已经是老朽一枚,不少人甚至都已入土,这黄册还没更新,还有意义吗?

没出什么大事,得过且过,凑合的过吧。

可这会,问题出的最大就是黄册登记,要是严苛按照黄册谱写的规则来,那可能欧那么多皇城司,锦衣卫的碟子在武朝境内潜伏下来,而且一伏就是十几年,二十年,要不是这些人做事见不得光,要不是老兵们嗅觉灵感,与日常中发现异常,这些人死后,他们后代真就没法查了……

一想到这些,朝中大员那还坐得住?

黄册,有钱得重造,没钱咬着牙也得重造。

“重造黄册,花钱就能办完的事,找我做什么?”方程不解。

黄册,再方程理解里就是户籍册,是一国之根本,但造的过程中除了花钱用人之外,好像没什么难点?

真心想造,方程不觉得以武朝的决心,造不出来。

“造,肯定是要造,发生这么大的事,钱怎么也哪挪?可怎么造也是关键!”老蒲解释道,“你在国债券上加上那个阿拉伯编号,被不少老臣所看好,希望可以加入新编黄册里,只不过这样一来,所需花费的钱粮会更多!”

黄册记录的单位是户,而不是具体的人。

之所以怎么做,一是因为工作量太大,二是本来一张纸可以解决的问题,一下子可能就变成了数张,不要小看这点区别,黄册编号后需一式四分复制,一份放在案牍司总部,一份落在州里,一分落与府,最后一份落与县。

以千万户计,从人下手工作量就要暴涨数千万份,光一个纸张成本就近百万两,这还不算笔墨,印泥。

每个三四年的时间,投入个四五百万两,这件事根本别想做成。

最新小说: 晚妆媚 三国:开局截胡汉献帝,号令群雄!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天下长宁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