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玩转大明帝国 > 第638章谢圣上赏赐

第638章谢圣上赏赐(2 / 2)

“圣上,倭寇袭扰往往有内应通风报信,如若我卫所集中与一处,倭寇定会避之,去袭扰没有卫所守卫的府县”。兵部尚书宋钱也不能装聋作哑了,大明帝国海岸线绵长,一个省一个卫所岂能有用。

“分散防御只能被倭寇各个攻破,把卫所士卒集中再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御敌,虽然倭寇在我大明帝国有内应,但不见得每个地方都有,指不准哪一次倭寇就踢到钢板,被我卫所士卒一举全歼”。

“如果倭寇袭扰了其他地方,避开了卫所所在地呢,无数的牺牲就为了那么一次可能,李大人你这是用百姓的头颅去实现你那所谓的可能啊”。

“倭寇袭扰哪一次没有伤亡,避免不了,为什么就不能去印证可能,他们的伤亡也是有价值的”。

“呵呵,牺牲的是别人你当然这么说,李大人不妨把家中族亲前往沿海地区,李大人家富可敌国,我大明帝国的百姓都知道,想必也可以传到倭寇,应该会吸引倭寇入门做客”。

“哼,定国公休要血口喷人,老夫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家中族亲也都以种地为生,何来的富可敌国,”

“呵呵,李大人家里揭不开锅也是可以做诱饵的,只需让倭寇知道李家是官宦之家即可”。

大明帝国的官员哪有穷人,这是倭寇早就心知肚明的事情,李玉堂不说话了,毕竟他不敢赌。

“圣上,倭寇袭扰居无定所,只要多加防御才能让我军民少受损失,合并卫所不可取啊”。

朱熹洛陷入了沉思,一边是军民死伤,一边是大把大把的军费,手心手背都是肉,朱熹洛很纠结。

“圣上,从山东北部辽东都司至广东南部的海南半岛,分别建立卫54个,千户所127个,巡检司131个,烽堠墩堡1338座,整个沿海海防兵力约四十万,一年的军饷在八百万两上下,如果可以裁兵一半,就可以为我大明帝国节省四百万两的开支”。

一直没有开过口的内阁成员李近臣也下场参战,而且直接搬出了红衣大炮。

明太祖时期;设有17个都司,3个行都司和一个留守司,392个卫,65个守御千户所,全国军队约在180万以上。军费在两千万两上下。当然了,单纯依靠朝廷供应这是不可能的,军费的来源主要是靠屯田。明太祖曾说,朕养兵百万,不耗国家一分钱。是因为有近一亿亩的军屯存在。

而大明帝国亦是如此,军费基本上都是靠各地卫所自己屯田。

“圣上,我大明帝国一年的税收也不过如此,如若有了这比银子,很多想做而因为没有银子却没做的事情就都可以做了,”李近臣不吝啬,又添了一把柴,“我太祖高皇帝曾说,倭寇、棒子国和安南只是蚊虫而已,倭寇远于海外,尚不会对我大明帝国造成威胁,北方夷狄才是最危险的心腹之患,有了这些银子也能更好的巩固边疆。'

每年瓦剌蒙古南下打草稿,这是朱熹洛最担心的时候,毕竟人家也是有过当皇帝的经验的,朱熹洛也担心哪一天圆月弯刀就架在了自己脖子上。

“李爱卿言之有理,”

“圣上不可”三位国公急忙劝解。

“朕意已决,小小倭寇不足为惧,兵部回去之后把沿海卫所合并的方案拟定出来".没银子的日子,朱熹洛受够了,每年可以多出四百万两的收入,这也能让自己的日子稍微宽裕一些。

“圣上英明'众位文官纷纷拜倒。

三位国公都是心中凄然,长此以往,大明帝国会走向何处?

胜利者总是慷慨的,李玉堂几人看着三位国公,脸上露出和煦的微笑。

“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

朝堂上的跳梁小丑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走向,可耻可悲可叹。

“众位爱卿,有事起奏,无事退朝,”事情大家都已经知道,也是朱熹洛下班都是时候了。

“圣上,老臣有本启奏:"李玉堂举手发言,“圣上马上就过年了,您看年节礼是不是准备一下”?

“哦,众位大人辛苦一年了,年节礼也是应该的,这样,几位尚书商议,报于朕,每人不超过三百两即可”,现在自己有点钱,也不能亏待了打工人不是。

“谢主隆恩”。

走在幽静的小道,朱熹洛看了看郝连德,脸上有赞许“小德子,这次锦衣卫干得不错”!

“谢圣上夸奖,这都是他们应应该做的”第一次听到圣上的赞扬,郝连德脸上有自豪,

“这样马上就过年了,朕自掏腰包拿出五百两让锦衣卫的校尉们过个肥年”

几千锦衣卫分五百两,额,好吧,过年可以吃三饺子。

“谢,谢圣上赏赐”

最新小说: 神诡大明:灵能飞升 御史大官人 公主成群,赘婿家里放不下了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孽畜,放开朕的大唐 无敌小侯爷 恶毒女配重生后,抱紧忠犬小相公 天运投胎啦!靠心声助娘亲巅峰 教皇请登基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