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兰芳 > 第九十四章 大总统赵学宁千里复仇、叛逆奸贼通銮战败伏诛

第九十四章 大总统赵学宁千里复仇、叛逆奸贼通銮战败伏诛(2 / 2)

保守,要生活和平安逸才能保守,才有保守的土壤。

这一天两天行军征战打生打死的,整天不是看大猩猩呲牙就是看大鳄鱼呲牙,怎么保守?保守个啥?

所以赵学宁的新思想宣传在这里还真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至少对于大部分没怎么读过书的人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对那些读过书甚至有过功名的少部分知识分子来说,脱离清帝国内陆来到南洋海岛上,本身也是对于他们既往世界观的一次巨大冲击。

他们过往的经历使得他们对于赵学宁宣扬的一些新思想并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

就比如教育总长陈罗孚,那还曾有过举人功名,还是清帝国社会体系之中最接近人生赢家的一个群体当中的一员,孔孟思想的忠实信徒,熟读四书五经,擅长做八股文,标准做题家。

结果,他在追求孔孟之道理想的路途上被打落凡尘,几乎丧命,后来遁逃至南洋求生,瞬间从人生赢家团体堕落为最卑贱最被瞧不起的loser。

巨大的生活落差使得他的思想受到剧烈冲击,对儒家思想和大同社会的幻想也随之破灭了。

幻想破灭之后,他陷入了一段时间的迷茫,不知道自己读了那么多书到底有什么用,天天浑浑噩噩的混日子,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原先所在的华人矿产公司被赵学宁武力兼并。

赵学宁对他讲了一下家天下和公天下之分,讲了公民和子民的区别,趁机宣传了自己的共和理念之后,陈罗孚很快就对共和理念产生了兴趣。

如果没有那么强大的专制帝王,那么他的那些同乡们会被凌辱的那么凄惨吗?

那些官僚之所以如此嚣张跋扈,不就是背后那个掌握了绝对权力的帝王吗?

如果设计一种制度,让官僚无法拥有那么多权力,而底下的群众能反过来拥有抗争的权利,对于不公的待遇可以合法合理的抗争而官僚无法阻拦,一切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最后,在建国时期,赵学宁决定建立共和国而非王国、帝国的时候,在众多的反对者当中,陈罗孚是带头表态支持赵学宁建立共和国而非称王称帝的人。

所以说在兰芳这个新兴国度里,赵学宁搞宣传工作基本上是无往而不利的。

对华人的宣传工作开展的顺利,对其他土著人群的宣传工作开展的也不错。

当然了,这里头武力的因素比较大,土著们能听懂汉话的还是少数,想让他们都听懂,需要时间。

但是枪炮的声音不需要学习就能听懂。

这方面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求生欲属于本能。

所以枪炮本质上也是一种宣传武器,越先进,宣传效果就越好。

很快,经过宣传人员的定点培训之后,原先搅乱吞武里的那支属于兰芳的情报商人队伍开始发力了,他们利用熟悉本地环境的优势,又发动了一波舆论宣传攻势。

这一波主要就是坐实通銮阴谋篡夺王位的事实,然后把赵学宁和兰芳塑造成郑信与暹罗的亲密好友、至亲邦交,兰芳军队是来帮助暹罗恢复正统的,是朋友,不是侵略者。

且他们也都是汉人,与大家一样的汉人,天下汉人是一家,无分你我。

强大的宣传力量使得这些消息很快就在吞武里城内外和周边的华人社区内传播开来。

不少因为战争而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的华人居民为此感到十分惊讶。

他们不曾知晓兰芳和暹罗居然是至亲邦交,也不知道赵学宁居然是郑信的亲密好友,更没想到赵学宁带着军队来打仗居然是要给郑信报仇,甚至还要扶持郑信的儿子登上王位,恢复吞武里王朝的统治。

这形象未免太过于正面了。

人们为此感到有些疑惑,但是此前的宣传已经显现出了力量,人们自发的将之前的宣传内容和现在的宣传内容联系起来,搞懂了整件事情的逻辑。

简而言之,这是一出赵学宁帮郑信复仇并且扶持郑信遗孤登上王位的感人戏码。

因为亲密的感情,因为纯洁的友情,赵学宁怒而兴兵,穿越千里大海,前来为好兄长报仇雪恨,又寻找到了好兄长最后的血脉,发誓要扶持他成为新的王,以保全好兄长的基业。

这种戏剧话本似的舆论宣传手段非常有效果。

效果到底有多好呢?

这么说吧,仅仅五天之后,吞武里城内已经有说书人坐庄开讲,讲的就是那大总统赵学宁千里复仇、叛逆奸贼通銮战败伏诛的故事。

——————

ps:我心爱的午餐肉终于到了,又吃上了香喷喷的午餐肉,感动!所以加更两章!对了,我现在吃的是丹麦的郁金香午餐肉,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

最新小说: 首辅 天下长宁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秦仙医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大唐天将军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光宗耀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