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再议出兵(1 / 2)

接下来的几天里,青云山上风平浪静。而开封里,大宋朝堂上却是炸开了锅。

先是新上任的礼部侍郎的女儿,在开封府下辖的青云山附近,被青云山上的山贼掳走。

接着是临乡县借调的两千精兵,被青云山上的山贼一网打尽。

两道重磅消息,随着新任宰相在朝堂之上亲自上奏大宋天子,当今的官家赵佶之后,瞬间在朝堂之上引起轩然大波。

若是这种事情发生在其他州府也就罢了,可这是在开封府下辖,天子脚下,首善之区!竟也会发生如此恶劣的事件,还是同一伙山贼所为。

尤其是这伙山贼竟能打败数千官兵的实力,如此势力盘踞在天子脚下,这更让朝中大臣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不过区区山贼罢了,于大宋而言并无其他,但难办就难办在此事出现的时机上。

正值范仲淹刚刚上任,正在磨刀霍霍地准备新政,而他也的确准备借由此机开启新政。

而以枢密使童贯为首的一系老旧势力,自是不愿自己

的利益受损。

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有说直接派兵剿灭以除后患的,有说青云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没有数万精兵是攻打不下来的,与其劳民伤财,不如下旨招安的。

两方人马分别以当今宰相范仲淹为首的主战派,和以枢密使童贯为首的主和派,两方人马在朝堂之上吵闹的不可开交。

就连大宋天子赵佶,也被这件事弄得每日烦躁不已,无心最爱的金石字画了。

当然,他的烦躁不是因为青云山,区区青云山的一股山贼罢了,纵然可以俘虏两千官兵又怎样?不过是借着地利罢了。

自大宋皇城内有八十万禁军,一人一口唾沫就能给青云山淹了,所以青云山在赵佶眼中自然是挥手可灭的。

那问题出就出在这里,灭了青云山之后怎么办呢?范仲淹定是要借机推行新政的。

以前青云山能够存在,那是地方官府势力之间的各种勾当而来的产物。

身为大宋天子,赵佶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只不过大宋的官场他心知肚明,那是麻绳提豆腐,别提了!

不过只要各州县能及时将各种玩物贡品上贡,赵佶也

是懒得搭理他们,所谓不聋不瞎不配当家嘛。

可如今自己决定启用范仲淹准备新政之初,朝堂之上党派之间,为了各自利益相互争斗就没消停过。

而他身为大宋官家,自然是要平衡各方势力的,面对每日朝臣争斗不休,他内心先对新政打了退堂鼓。

若不知君无戏言,恐怕范仲淹早就再次告老还乡了。

这也导致了范仲淹本来拟定好上奏的请求即日出兵遭贼的计划,在朝中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了如今。

大宋皇宫内。

御书房内,两排高大的金丝楠木制成的架子上,摆满了各地上贡的玩物珍藏。

御案上摆放着一只香炉,青烟袅袅,御案上平铺着一张洁白的宣纸,两名小太监在御案两旁的侍立。

一身绿袍常服,身高七尺面容消瘦,一身文气的大宋天子赵佶,站在御书房御案前拿着一只毛笔,正准备在宣纸上书画。

就在这时,有太监前来禀报。

“启禀官家,范公带着礼部侍郎求见,这会儿在殿外候着呢。”一个面容白净无须,头发花白的老太监弯着腰站在御书房门口禀奏。

赵佶闻言一张本是轻松惬意神色的脸顿时拉了下来,手中的毛笔举起就要扔在桌上。

却又怜惜地看了御案上的上等宣纸一眼,终是慢慢将笔搁下,手指在洁白的宣纸上划过。

“唉!请进来吧。”赵佶头疼地揉了揉额头,对着门口的老太监摇了摇手。

老太监闻言躬身领命而去。

“唉!”赵佶直接坐在身后的红木官椅上,悠悠轻叹一声。

这几日里,宰相范仲淹带着那女儿被山贼掳走的礼部侍郎,也就是李清儿的父亲,几乎是天天跑来见驾。

一开口就是说出兵剿匪之事,奈何朝中局势错综复杂,就是他身为天子,也是左右为难。

最新小说: 穿出兽世:成为病娇霸总掌心鼠 无限武道求索 天娇怒 综武:明教教主,收服芷若语嫣 沙雕春风吹满地,恶毒公主逆天命 吞噬星空:天狼之主 蜀陵 真千金归来:我以博物馆震慑八方 最后的穿越 糙汉军哥好撩人,娇妻全家火葬场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