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我的父亲是嘉靖 > 第四十二章真假朋友

第四十二章真假朋友(2 / 2)

还有这位赵锦赵兄,字元朴,号麟阳,浙江余姚人,也是如此。”

随后又指着靠里面的一位接着道:“这位徐学诗徐兄,字以言,号龙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

连续三人介绍,都是老乡。

立刻就亲切了一些。

“外间传闻,沈兄你破获了一起大案子,还是和裕王殿下有关,不知是不是实情?”

吃喝一阵,马津好奇地问道。

流言传得颇广,其中各种版本都有,更离谱还有换脸飞剑斩盗匪,从而救下裕王殿下。

马津只是逃了一个,听起来真实一点的故事询问。

沈速,赵锦和徐学诗已经问过了。

可不介意再听一遍。

“哪有那么玄乎,只是我运气好,随便找了一趟人,就莫名其妙地破了一个案子。”

沈炼豪爽的一笑说道。

紧接着,就把事情的经过再次说了一遍。

不夸张,但也很是玄奇。

一个人的运气得好到什么地步,才会遇到这样的好事。

就是有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都没有任何的办法。

“哎!外面沸沸扬扬地说,就是你这个案子破获了之后,整个天下的记账方式都要发生变化。”

孙天佑也是不由的叹息。

一个人,一个看起来小小的事件,最后改变的是已经熟悉的记账方式。

很有种改变历史的错觉,见证历史变迁的错觉。

“还不是为了杜绝某些人贪赃枉法,是好事。”

沈炼也没想到,那件事最好会闹得那么大。

到现在偶尔回想起来,都如同用在梦中。

全京师的账房,只要都想要拿着银子报名去那个载坖私塾中学习,怎么记账。

而且许多时候,拿着钱都不一定有机会进去。

人太多了,还大有越来越多的架势。

为此私塾已经扩建了好几次。

据说现在的私塾只是最初的样子,往后还要建设一个更大的学院。

就像是翰林院那种,专门研究财货和记账的学院。

“好事是好事,偏偏各家账房抢破头的去学习,官府的人到现在都没有动静,可见那些官员们啊,每一个心思正的。”

还没有进入官场的沈速,以前学的也都是似乎五经,没有品尝过权利的滋味,完全不清楚新的记账法,意味着什么。

“或许是朝中大臣们有其他的顾虑吧,喝酒,喝酒。”

沈炼是知道,接下来锦衣卫和医官,税吏司这三个衙门,会是最早实行新记账法的。

至于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不是很清楚了。

一场宴席,很快就接近了尾声。

期间沈炼还和马津,孙天佑商量了一下,如何售卖香皂的事情。

他的专卖权,只属于自己的家族。

马津和孙天佑找上门来,也不过是想要通过他,认识一下许家或者是陆家,牵个线做点小买卖。

实在是这种生意,就是盐一样。

只此三家,别无分号。

曾经有人试着去还原制作过程,几次三番没有一个成功的就明白,抄袭是不可能的了,只能花钱去买,自己赚一个运输费用。

就这已经可以发家了。

接下来的几日。

沈炼就带着两人拜访了陆绎。

商谈了一些关于香皂售卖的事宜。

都是给钱,谁卖不是卖?

然而,在一群人逗留了几日,一切商谈好,快要离开的时候,就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消息。

兵部左侍郎刘清源倒了,与他一起的还有一同回京的郤永。

给两人勘定功罪的人就是黄绾,此人承祖荫授后军都督府都事,不久拜王守仁为师,讨论圣学。

现在已经是礼部左侍郎,也是此次平定大同兵变的功臣。

名声不显。

此次突然出名,就是弹劾刘清源和郤永受贿无数状。

且证据确凿。

更有趣的则是,兵科曾忭等人进言,说朱宸濠之乱,刘源清有保障功,当蒙八议之贷。

也别皇上一股脑打入诏狱。

“这······”

马津都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一顿饭就把自己给搭进去了,是他们运气好,及时脱身,还是该说曾忭倒霉?

“你我要不要起看看曾兄?”

孙天佑目瞪口呆之后,缓缓吐了几口气,后怕的问道。

当时曾忭的那顿饭可是请他们两人的。

不过因为见到了刘清源,才心头不快,找了个理由推脱。

不然今日怕是下狱的也有他们两人。

“看看吧,送点吃食,也算尽了咱们兄弟情义。”

“哎!早知道皇上要整治吏治······”

“可见赚钱,还是要有正经生意。”

“不错。”

“找个人送点酒菜吧,我觉得咱俩还是不要去的好,免得刺激到曾兄。”

“有道理,左右也不过几两银子的事情。”

两人一问一答,很快就定下了决定。

情义再好,不是一路人送点吃食,也已经足够了。

最新小说: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家父李隆基 从靖康之变开始,缔造最强大宋 穿越兽世:她生了一个新部落!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无敌小侯爷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