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 第164章 谏陈皇十思疏

第164章 谏陈皇十思疏(2 / 2)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周易上表的这篇《谏陈皇十思疏》乃是出自唐朝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原本周易是想将海瑞的天下第一疏《治安疏》给搬上去的,但又考虑到其中的典故过多,这陈国之人压根就不清楚这些典故,故而将《谏太宗十思疏》给搬了上来。

唐太宗李世民从魏征的这篇《谏太宗十思疏》所写的“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悟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为了警醒自己,唐太宗李世民还将其书于屏风之上,日夜提醒自己,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励精图治之下,最终开创了贞观盛世,成就一代圣皇。

遗憾的是,这陈国皇帝李玄机并不是李世民,在他看来周易的这篇奏疏里面提及到的十思对于帝皇而言纯粹就是放屁。

若是当了皇帝都不能随心所欲,那这皇帝有什么可当的?

如同他陈国的传国玉玺所刻的“天上地下,唯朕独尊”,他李玄机一直以来都是抱着“我若为皇,当肆吾欲,若有不从,杀之诛之”的想法。

不过《谏陈皇十思疏》中有一点,他李玄机却是非常认同的。

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他李玄机也觉得那些武将文臣既然食陈之禄,就应该忠陈之事!

这也是李玄机大力放权给奸相严松的原因之一,他认为只要自己放权给百官,那就可以拱手而天下治。

但是他李玄机没有算的是,他自己提拔的都是一些什么垃圾官员,一个个贪污成性,腐败成风,百姓被压榨得都没有活路了。

他李玄机又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喜欢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再这么下去,假以时日必定会出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状况。

“今日朕的心情大好,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朕就不计较这雍州太守周易拿这篇奏疏来糊弄朕。”

“糊弄?”在场的忠臣都是一阵愕然。

合着要是今天他皇帝李玄机不是因为寿诞而高兴,那雍州太守周易多半要因为这片奏疏走到头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我大陈有此忠肝义胆的谏臣,但却不为陛下所喜!真是我陈国的一大损失啊!”这时在场所有清官忠臣的一致想法。

在场中那些清官忠臣看来,周易的这篇《谏陈皇十思疏》不论是从文笔来看,还是从政治角度来讲,都是绝佳的大作,完全可以名流千古。比之那些贪官污吏送给皇帝的奇珍异宝那可不知道贵重了多少!

严松此前也从王大锤那里看过周易的这篇《谏陈皇十思疏》,他也觉得雍州太守周易是个人才,将来自己再进一步,或许能重用此人,让他为自己治理天下。

只是严松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严宽还在继续针对周易,还特地将周易的名单放倒最后,拿出来当着群臣百官的名烤上一烤。

“不过好在陛下并没有怪罪周易,不然我将来就失去了一个治世之才。”严松暗暗想到。

最新小说: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光宗耀明 大唐天将军 天下长宁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大秦仙医 首辅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