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 第050章 燕宁合流-前因

第050章 燕宁合流-前因(1 / 2)

后世流传的各种版本颇多,有正史也有野史,众说纷纭疑点也多。

而燕宁合流是奉天靖难之役的一个历史重大转折点。

由于燕宁成功合流,从此,燕军逐渐由弱变强,从防御转入进攻。

但如此重大历史事件,难道就像后世版本中说的那样,完全是胜算不大,全靠运气的一场赌博吗?

“老师,你能给晚辈详细叙说一下,数年前燕宁合流这件事的全过程,好吗?”

见徐钦冷不丁提到这个问题,蹇义迟疑片刻,还是如实讲了这个过程。

随着蹇义的徐徐道来,在徐钦的眼前,仿佛浮现了一幕幕当时的真实情景。

……

建文元年,十一月初。

寒风凛冽,大雪纷飞。

北平燕王府议事堂。

一张巨型作战沙盘前,燕王朱棣神色严峻端坐在首位。

他的左右两旁,围着沙盘而坐的,除了张玉,陈亨,朱能,丘福四大金刚,还有不少等燕山卫主要将领。

燕王首席智囊姚广孝,还有朱高炽和朱高煦两位王子。

“诸位,自六月奉天靖难至今,我方已经占领并控制了蓟州,北平,遵化,永平,密云等北地各要塞。”

“宣府谷王朱橞已弃城撤往南京。”

“目前,北平都司的背后,就只剩下大宁都司和辽东都司。”

“据京师密报,南军统帅曹国公李景隆率五十万兵马,分成五路向燕地扑来,估计五六日之后,他的先头部队就会抵达北平城下。”

燕军总参将,北平都指挥佥事张玉先做了军情介绍。

朱棣犀利目光扫视全场一圈,沉声道:

“诸位将军,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父王,我们坚守北平城,这里城高墙厚,李景隆这厮攻不破的。”

朱棣话音刚落,十九岁的朱高煦就站起来大声嚷道。

“对,煦王子言之有理,我们在北平城跟南军决一死战。”

“……”

朱高煦一发言,朱能、丘福等将领纷纷发言,群情鼎沸。

只有张玉和世子朱高炽没有发言。

朱棣把目光投向沉思中的首席智囊姚广孝。

姚广孝手抚长须,猛地睁开半闭的眼睛,沉声道:

“殿下,当年太祖高皇帝在‘洪都之战’中的战略战术是什么,你可否知晓?”

闻言朱棣一愣,沉声道:

“当初本王虽然年幼,不可能亲自参加洪都之战,但后来军神老岳丈徐大将军,就在这里给本王讲解过这次战役。”

“当年,陈友谅率六十万大军顺江而下,气势汹汹地围攻洪都。”

“而太祖高皇帝手上只有军卒二十万不到,敌众我寡。”

“太祖听从刘伯温建议,采用避实击虚之策,率主力突然撤出外线,并乘机扫清障碍,只留蓝玉的三万将士守城。”

“三个月之后,待太祖扫清周围障碍,率三十几万精锐杀回来,并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大败陈友谅。”

姚广孝微笑着点头称是。

“少师莫非是想让本王效仿当年太祖之策?”朱棣忽地眼前一亮。

“当然,燕军当前形势与太祖如出一辙,弱势方固守城池则同等于坐以待毙,万万不能。”

“北平城虽然城高墙厚,粮草充足,守上一年甚至于两年,都没问题。”

姚广孝三角眼珠子一凸,咬牙切齿道:

最新小说: 三国:开局截胡汉献帝,号令群雄! 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天下长宁 晚妆媚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