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 第127章 进入淮安府地界

第127章 进入淮安府地界(1 / 2)

尤其是眼下就要进入淮安府地界,杨士奇更是急于搞清楚这一点。

因为他自己的命运,现在已经跟徐大公子连接在了一起。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主公要是出事,他作为一个谋士,能有好的结局吗?

“杨大人,你觉得本官作为这次田税改革方案的设计者,推行者,倘若我不出场,那么朝中有谁能担当?”

面对徐钦这么个灵魂拷问,杨士奇想了想,道:

“朝廷里除了户部尚书夏大人,其它人就算愿意来,也很难完成如此重任,反正很费劲就是。”

这是个既中肯又现实的评说。

徐钦听罢点了点头。

作为一名历史考古学者,对于洪武末期和建文朝这些大明朝臣,或者说江南士绅们的德行、操守和能力,他是十分了解的。

就说四年靖难吧。

江南如此富裕,建文朝廷在人力物力的组织调度方面,效率之低,令人瞠目结舌。

官府衙门人浮于事,简直让人失望透顶。

靖难之役打到最后,老朱留给太孙的厚实家底,都被齐泰、黄之澄、方孝孺为代表的江南士绅们,搞得稀烂。

这帮子人自以为是,志大才疏,纸上谈兵,却把大量资源在途中浪费,或拱手送给人财物本就严重短缺的朱棣。

名副其实的“运输大队长”。

而且南军到处是逃兵和流亡的民夫。

前线明明在连吃败仗,后方挥霍却是愈发触目惊心。

此消彼长,慢慢养壮了朱棣的燕军。

现在朱棣登基,手上可用的除了武将,理政的文臣还是那帮建文旧臣。

这里面除了夏原吉,蹇义等几个能当大任,就真还没有其他能人。

像杨士奇,解缙,杨荣等,现在还没完全成长起来。

最主要的是他们的后台不硬,资历与威望也远远不够。

实际朱棣这个家也的确难当。

某位伟人说得好:

一切反对派或反动势力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你不打,他就不倒。

“那你说说,为什么费劲?”

对于徐钦突然提出的这个问题,把杨士奇和苏则成两人都给怔愣住了。

首先,杨士奇是江西吉安人,还是个标准的庶族,从小父亲早亡,随母亲改嫁成为一只“拖油瓶”。

好在继父是个六品官吏,对他不错,出资培养了他。

而苏则成虽算是江南儒生,可家族也只是普通乡绅地主而已。

也根本体会不到高门豪绅的心思。

“因为他们不想革自己的命。”

徐钦接过三郎递过来的水囊,灌了口凉开水之后,与杨士奇和苏则成干脆说出答案。

眼前的杨士奇和苏则成不能理解江南豪绅们的思想,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两人都是善于做事,有仕途之心的官吏。

但在如何理政与自我经营诸方面,恐怕需要点拨。

“不同阶级,不同阵营之间一定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就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本身就是革命,我们要解放生产力,就得将劳动力解放出来,将革命进行到底,决不能半途而废。”

“个人承担点风险,跟取得的胜利成果相比,泥云之别,小巫见大巫。”

都是聪明人,这么一说杨士奇和苏则成便明悟了过来。

两人都用敬佩目光看着徐钦。

也为先前明哲保身的狭隘心思,自感惭愧。

徐钦还想再说些什么,李小旗来报。

最新小说: 天下长宁 首辅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大明第一工业巨匠 大秦仙医 光宗耀明 我裂土封王,你才瞧得上? 大唐天将军 谍战:开局和郑耀先结拜,我成了军统七哥! 我教学生修仙,真是为了考清华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