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民国:登陆倭岛,掐断东瀛国运! >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1 / 2)

当天夜里,李福猷的病情突然加重。

石平夷赶到时,这位太平天国硕果仅存的老人,已经溘然长逝了。

“父亲走的很安详,没有留遗言,只念了一句瓯北先生的诗。”

李福猷的儿子李平安,为石平夷复诵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石平夷沉默。

抛开拜上帝的宗教矛盾不谈。

在政务和军事两方面,他与李福猷的理念也多有不合。

就拿练军来说。

石平夷反对密集军阵,训练士兵以小队为单位,各自灵活作战。

李福猷予以否定。

理由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打仗打的是气势,军卒只有聚集在一起,才能形成气势,松松散散,不成体统。

石平夷在军队里搞文化教育,李福猷也坚决反对。

理由是士兵遵军令行事,不需要文化,头脑越简单越好,有文化容易想太多,想太多容易影响作战,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说白了,其实是新旧思想的碰撞。

李福猷错了吗?

还真没有!

自古以来的成功经验便是如此。

以前打仗,兵卒排列密集阵型,只需要听从军官号令,在方阵里做相对简单的捅、戳、砍、劈等动作。

没文化、头脑简单的士兵,确实比有文化的士兵能打仗。

但时代变了。

现在是枪炮时代。

就拿马克沁重机枪来说,最高射速每分钟600发子弹。

一扫大一片!

士兵阵型必须分散,拆成十几个,几个人为一队的战斗班组。

彼此的距离,至少要大于炮弹的爆炸半径。

如此一来,士兵普遍处在军官视线外作战。

士兵获取不了军官的实时命令,需要以小队为单位各自作战,根据战场形势决定小队的临时战术。

过去那种麻木的士兵显然是不行的。

军队必须搞文化教育!

石平夷没有埋怨过李福猷。

老人不是穿越者。

数十年前,太平天国那个时代,也没有重机枪。

每每出现争执,他便反复和李福猷据理力争,如唐僧念经般,讲科学,讲道理,讲事实。

这么多年来,石平夷总能在争议中胜出。

气的李福猷经常吃不下饭。

但老人哪怕接受他的道理,嘴上却从不服软。

临走念句服软的诗,仍要选在他赶到之前。

“这些年,您老辛苦了,好好睡吧。”

石平夷替李福猷捋顺额边的白发,轻声念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我辈定不辱使命!”

石平夷朝老人深深鞠躬。

...

“排好队,不要挤,每个人都有。”

“这火枪真彪悍,插上刺刀,比我人都高。”

“日你姥姥的紫菜鱼皮,说多少遍了,枪口别对着人!”

最新小说: 换亲后,夫家听我心声逆风翻盘 法老的心尖宠儿 综漫:超凡序列,开局改造小兰 还说开安保公司宇宙都快被征服了 百鬼之王,你跟我谈纯爱?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 吃总裁老婆软饭,关你侯亮平屁事 亮剑:不杀鬼子,留着过年吗? 抗战暴君,我的团 谊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