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宋鼎 > 第二十一章 说服

第二十一章 说服(2 / 2)

第2/2页)

贾公子高兴,她就高兴,贾公子不高兴,她就不高兴!贾公子就是她的一切,她的一切也都是贾公子的!

此刻的贾旭,毫无疑问是高兴的。

他花了整整七天时间来说服贾似道。为了让其接受自己相对于这个时代来远远超前的观念和思路,耗费了大量的唇舌。从经济原理讲到技术发展,从生产关系讲到历史周期论,从民族矛盾讲到家国天下。贾似道初时还觉得他胡言乱语、莫名其妙,甚至好多话数典忘祖、离经叛道。但是蕴含其中的逻辑,细想下来,着实有些道理。

无论后世如何评价,贾似道毫无疑问的是当世人杰,而说服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比说服一个自以为聪明的蠢蛋要容易得多。

贾旭说的这些,在现代人看来也许不算什么高深之论,来源也不外乎课堂、杂书、社交媒体,但其实每一个你看似寻常的结论,都是从历史上无数王朝兴衰更替、忠骨冤魂血海盈盈中得来的,真正的聪明人,又怎么会听不出其中的价值?

而一旦心里开始接受他说的事情有些道理,那么接下来贾似道就被淹没在他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名词里,被唬的一愣一愣的。最终也不得不答应他,就按照他所说的路线试一试。

虽然这意味着初期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但对于即将执掌一国之权柄的贾似道来说并非那么的难以接受,而一旦真的功成,收益却是极其巨大的。

这就像一场赌博。

而纨绔出身的贾似道,偏偏是个好赌之人。

不然他不会在最危急的时刻进入鄂州城,更不会在忽必烈的眼皮子底下突围移司。

他已经连赢两场了,再赌一场又如何?

不过即使是赌,也不是把赌注放在桌上就什么都不管了静等开骰的。命运的赌徒,在下注之后会竭尽全力的促使事情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不断的增大自己的胜率,直至最后的胜利。

兀良哈台部还慢吞吞的在荆湖南路腹地游街,想来他们撤出大宋边境之前,为保不出什么意外,朝廷应该是不会下达班师的诏令,自己还要在黄州守上一阵子。而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贾似道可不想浪费时间。敌警虽然还未全消,但是朝堂之上已经是暗流涌动,参与抗蒙一战的文臣武将已经纷纷开始在私下里运作,使劲浑身解数,要在接下来的议功中多分一杯羹。

贾似道当然也没闲着,最近与朝中各级官员书信往来频繁,遥控京城中的同党之人大肆造势。现在看来,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确保自己回京执掌权柄之事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很多其他的事情也要预先开始布置和运作了。

贾旭在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务——说服贾似道之后,决定自行先回京去。他现在无官无职,来去自然方便。论起时不我待的心态,他比贾似道可要急迫的多。

临行前,贾似道从带到黄州来的自己和吕文德的亲卫中,让贾旭挑了一百名精锐,并为他们脱了兵籍,充作贾府的家丁,以后就作为亲卫随侍贾旭左右,任其驱使。

这些人就成了贾旭当世最早的班底。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不久之后埋骨他乡,有的人为未来成为举世瞩目的名将,端的是人生际遇各不相同。

而此次的远行,也是贾旭改变这个世界的征程的起点。

-------------------------------------------------------------------------------------------------------

鄂州之战篇到此结束。其实这段内容没有写很细,主要我们的主角未来活跃的地方并不在前线,此时登场的诸多历史人物在后面的篇章中大多也不会再出现,但是后续很多的情节需要前期的铺垫,总要有所交代。我水平不高,能力有限,写的也很慢。写到这里时,还没有通过审核,甚至都不一定能通过审核,但即使如此,我也不想让主角变成那种一天造出滑膛枪两天架起迫击炮几个月就横扫天下的选手,这是对十三世纪横行天下的蒙古骑兵的不尊重,也是对我自己的不尊重。我希望的是有一天完本时,或者我坚持不下去弃坑时,起码我觉得我没有瞎搞。

唠叨了一堆没用,祝每一个看见这段废话的人,开门见喜,回首无怨。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