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宋鼎 > 第五十三章 长街

第五十三章 长街(2 / 2)

陆秀夫用迷惑的眼光看向已经站在一旁的贾旭,贾旭笑着说道:“他们在城北的铁厂做工,现在是下班了回来。”

第2/2页)

这时一个黑瘦的青年忽然挤到一旁,手里端着一碗冒着滚烫热气的混沌,冲着陆秀夫说道:“这位先生,吃完了就赶紧让一下,还坐在那里干甚?”

陆秀夫脸上微微一红,急忙起身让座。青年大喇喇的坐在陆秀夫的位子上,刚捞了两个混沌入口,一抬头看见对面的贾旭,忽然愣住,片刻之后才想起嘴里的烫,将混沌“噗”地吐入碗中,不住的拿手扇风,用嘴哈着气。

贾旭见状一乐,开口说道:“这不是房兄弟么?”

房成低头嘟囔了一句什么,然后抬头看着贾旭阴阳怪气地说道:“这不是贾兄弟么,怎么,玩上微服私访了?”

贾旭连忙摆手,示意不要暴露他的身份,然后问道:“房兄弟怎么在这里?”

房成白了他一眼说道:“托你的福,我已经从第一期流徙营中脱罪放出了,现在是昌化军籍下良民,又怎么不能出现在这里?”

贾旭指了指路中一辆刚到的马车,问道:“你现在也在铁厂做工?”

提到这个,房成颇有些忿忿不平:“我原本是想入昌化军第二营的。结果因为我曾经与你发生过冲突,招兵的竟然把我给刷了下来。”

“还有此事?”贾旭奇道。

“怎么没有?”房成看贾旭一脸讶异的样子,原本以为是贾旭从中作梗,就是与他过不去,如今看来还真是不知情,也就没有再说什么难听的话,只是嘟嘟囔囔地说道:“你纵使什么都不知道,也不耽误他们拍你马屁。”

贾旭问道:“那你还想去第二营么?”

房成急忙说道:“怎么不想?当兵的待遇要比做工好多了,我们这些脱罪的都想去,偏偏就把我刷了下来!”

贾旭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你如今住在何处?回去等我消息吧。”

房成指着东边的一条巷子说道:“就住在那里,白公馆。”

贾旭记下了地址,见这里人实在太多,也没有再与房成多说什么,拉着陆秀夫挤出了这里,继续往回走。

陆秀夫边走边看着周围的一幕幕。他惊诧于一座近期在两浙、江淮被称之为地狱的荒蛮岛上一座小县城,夜间的街道上竟如此人声鼎沸,几似不输临安;怪异于街上维持秩序的巡捕、能拉动上百人的马车、摊主父子口中包两顿饭的书院等等新奇的事物;最让他不解的,是街上人们的精神面貌,他自幼生于市井之间,近年也未入仕,在江淮两浙等地游学,到过许多城镇,有钱的招摇过市、满脸都是自得和不屑,没钱的匆匆奔波、满眼的迷茫和焦虑,却从未见过如此的一般,人人看着都是这么的精练抖擞,眼中好似都有着光。

二人终于回到府衙,在前厅中分主客落座,陆秀夫终于忍不住心中诸多疑惑,开口询问贾旭。

贾旭也详尽地为他解释。昌化军在南方黎母山中发现了一处铁矿,如今正在开采,铁矿石用轨道运到昌化进行提炼。城北建有炼铁厂,目前第一座高炉正在满负荷运转,两天出一炉铁,一年大概能炼四万万斤矿石,产近两万万斤生铁。目前正在筹备建设第二座高炉。

“一座高炉一年产两万万斤生铁!你还要建第二座!”陆秀夫惊得拍座而起,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贾旭。“此言当真?”

贾旭掰着手指头又算了算,然后冲着陆秀夫肯定地点了点头:“是的,没算错,两万万斤。很多么?不不不,我看还远远不够,所以我还要建第二座高炉,以后还会有第三座,第四座。”

“铁是好东西啊。”贾旭感慨了一声,然后继续说道:“以前我们就是铁太少了,所以只能用来做武器,连农户耕田的农具尚不能保证都是铁器。当年君实先生耕读时,也没少用木耙、石犁吧。可实际上,能够用铁做到的事情,简直太多了。城北的炼厂现在是昼夜不息、三班倒地做工,每班四个时辰。可炼厂离城十余里,工人们若是用走的,每天来回就要一个多时辰,我便将铁铺在地上,制成铁轨,马车行驶在铁轨上,可以大大提高载重量,如你刚才所见,四匹马就可以拉着一百多人毫不费力地驰骋,从炼厂到城中不足一刻便到。”

他站起身,扶着陆秀夫的双肩,将呆滞的他按坐在座位上,又替他斟了一杯茶,然后继续说道:“岛上有飓风,百姓房屋多木制、竹制,难堪风吹雨打,尽管都建得低矮,也时时修补,只是每年风季仍然免不了房倒屋塌,多有伤亡。我将铁做脊梁,炼铁的残渣还可以做混凝土,盖起楼来坚固如石。城东已经在建三层楼房,这么自东向西一路建过来,待到与旧城接壤,我就叫他们都搬到免费发放的新房子里,把这里全都推倒重建。去年我到这里时,城内显户不过数千,算上隐户不到两万。而在我心目中,十年之后,此城至少要有数十万人口才是,百万人口也不是不可以。”

陆秀夫被贾旭的远大目标惊到,却过了半晌才喃喃问道:“人从何来?难道都靠流徙么?”

“那倒不至于。这才收了几千流徙罪徒,江淮两浙都已经称我这里为地狱了。我若搞来几十万,岂不是真成了活阎王?”贾旭笑道。“荆湖、四川连年征战,蒙古蛮子破家劫户,失地者甚多,我准备去那里招揽流民。”

陆秀夫点了点头,说道:“若如此便甚好。地方饱受攻伐,无力安置流民,朝廷财政也是捉襟见肘。这些流民若被劫掠北去,也是朝廷的巨大损失。若能到这里有口饭吃,也是善事,何不现在就做?”

贾旭两手一摊,苦笑着说道:“没有钱啊。现在整个昌化军,就靠我一个人养着,好在矿山是自己的,我只需给付人力费用;琼州安抚使司那里,廖叔给我两千员额的足饷,也算是稍加贴补,尽管如此,几千上万人,每人每日百文工钱,加上书院给孩子们的两顿饭钱,我最近又想着采购鸭苗,让昌化军的百姓每隔几天都能吃上顿肉……林林总总算下来,一年要投入几十万贯,而且不是交子,是现钱啊!就算我父是宰辅,家底厚,以现在这个规模也只是勉力维持。再运流民过来,我拿什么喂饱他们的嘴?”

“既如此,你又从何而来的豪情壮志,称昌化城未来要有几十万人口?”陆秀夫问道。

贾旭端起茶碗,押了一口茶,然后说道:“搞钱的方法其实我是有的。只是无人襄助,每日被困于案牍之间,分身乏术啊。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我家大人四处为我寻访经世之才,最后请得君实先生到此的原因。君实先生若能真心助我,替我分担些政务上的繁杂事物,搞钱对我来说,不是难事。”

最新小说: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