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三国之徐州枭雄 > 第2章设西园君臣争利

第2章设西园君臣争利(2 / 2)

北军是个空架子,他在朝堂上说话也没有任何分量,若是陶应能够进入西园八校,情况就不一样了。

看来,现在不行了。

第2/2页)

朝堂之上开始有了争议,此时的刘宏把控朝堂的能力太差了,基本上被何进和袁隗左右,怪不得他要重用十常侍,谁愿意做傀儡啊?

不过大家都在推荐自己的人,没有人为崔烈说话,说白了,就是许多人有点看不起崔烈。

博陵崔氏确实是大世家,有底蕴,而崔烈也有才,可是他司空之职来的不正,那是用五百万钱捐来的。

当然,没有博陵崔氏家族的底蕴,没有崔烈的才华,你就是拿再多的钱,也不可能捐到司空之职。

最后经过一番争论,助军左校尉由光禄大夫赵融担任,十常侍又拿到了一个助军右校尉的职位,由曹节的女婿冯芳担任。

左校尉争议较多,最后由谏议大夫夏牟担任,右校尉再次被袁家拿到,由淳于琼担任。

至此,西园八校在皇帝刘宏、外戚何进以及重臣袁隗三方逐利之后瓜分完毕。

刘宏也累了,宣布退朝。

所有的朝臣都感到精神振奋,今天的朝会,可以说人人都有收获。

西园八校开始了征兵和训练,刘宏好不容易争到了,当然不会再吝啬钱。

而与此同时,陶应也开始训练自己的兵马。

按照军制,北军五校每一校都是三千。

朝廷不拨钱,陶应也不担心,有他老爹陶谦支持,还有北军中侯刘表帮忙,三千兵士很快就满员了,而且个个都是挑选的精兵。

甲胄器械也不缺,至于说粮草,更不用发愁,这些兵本来就是张温和陶谦的,能缺粮草吗?

这三千兵士是自己起家的,陶应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兵一样,既要训练好,还要培养出忠诚度,因此陶应干脆住进了军营。

现在的他已经二十岁了,母亲甘氏两年前就已经催婚了,同龄的男子,就算没成亲,也肯定有了妾,甚至有了子女!

在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想要挡住很难。

不过陶应跟老爹陶谦进行了一次深谈,还真给挡住了。

因为陶谦看到了陶应的远见,或者说野心,而这种野心,他非常欣赏。

既然如此,那婚姻就不能草率,将来一定要通过联姻达到目的。

至于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长子陶商早已有了儿子,不影响老陶家传宗接代。

其实陶应心里想的是,他穿越的这个节点挺好的,什么大小乔、甄宓、糜贞等等,都还待字闺中。

假如当初父母亲给他说的是蔡文姬,他也不会拒绝。

穿越一趟不容易,女人不能少,但也不能是无名之辈。

可惜蔡邕一直在外避难,不在洛阳。

历史上他是明年董卓独霸朝纲之后才召回来的。

而那时候,蔡琰早已嫁给了卫仲道,且已经成了寡妇。

陶应的训练肯定比这个时代任何将领训练量都要大,训练要求都要严格。

但兵士们并没有抵触,一是因为这些兵士都见识过陶应的勇猛,二是伙食不错,当兵不就是为了吃粮吗?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陶应都是以身作则,与他们同吃、同住、同训练。

想一想陶校尉是什么身份,他们自己是什么身份?

陶校尉都这么刻苦的训练,简直把他们都当兄弟,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呢?

一切都让陶应很满意,但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良将啊!

这个时候他可不敢明目张胆的去蹇硕的军中挖张辽。

还是慢慢来吧!

反正这个时间节点,无主的名将还有很多。

“禀报校尉,大将军送来请柬!”

下午刚训练完毕,一名兵士急匆匆的跑来禀报。

陶应很快看完,大将军何进在家设宴,邀请自己参加。

这还是有些奇怪,自己一个小小的长水校尉,竟然入了何进的法眼。

“告诉送请柬之人,就说本校尉一定准时参加。”

“诺!”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