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135章 强买强卖(一)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135章 强买强卖(一)(2 / 2)

第2/2页)

要知道,在大周朝的官场上,素来有“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的说法。

所谓“知县附郭”,意思是说,知县大人和知府大人在同一座城里开衙办公,这样知县大人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知府大人的牵制,不仅身心俱疲,行事上也广受掣肘,根本就没有那种“破家县令”的威风。

而所谓“附郭省城”,就是知县、知府、巡抚同在一城。

至于附郭京城,在天子脚下做地方官,那就更不用说了。

国子监司业王允转任顺天府尹之后不久,便推荐了他的老部下,即国子监助教赵光南转任大兴县令。

国子监助教秩从七品,大兴县令秩正六品,赵光南的这次升官,可谓连升三级,自然令他欣喜若狂。

唯一让他苦恼的是,这大兴县衙设在安定门南的教忠坊。

要知道,北平城中,王公贵族云集,六部堂官、司官更是如过江之鲫。

可以说,这里面随便拎出哪一个人,都是他这个大兴县令所得罪不起的。

赵光南在正式上任前,他的顶头上司,即顺天府尹王允,便和他谈过一次话,授意他做这个京县父母官,务必要对上谄媚,对下骄横,才能尽早稳住局面。

赵光南乃读书人出身,外儒内法的道理,他又如何能不懂?

有顺天府尹王允替他撑腰,赵光南虽然在这个大兴县令的位子上,做得四平八稳,游刃有余,但上头有无数个紧箍咒的感觉,毕竟让他很是不爽。

若是按照周进的提议,将大兴县衙搬迁到紫檀堡,虽然离城才二十里地,但总好过在一大帮上司们的眼皮子底下办公啊。

更为重要的是,紫檀堡便属于大兴县管辖范围之内,紫檀堡一带发展起来,除了能让大兴县的老百姓们得到更多挣钱的机会,保证钱粮赋税的征收如期完成之外,还能让大兴县增加更多商税,这也是他大兴县令的功劳。

除了周进、韩奇、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投资人之外,他赵光南比谁都希望紫檀堡的开发建设不要停,最好能如期完成,让北平城中的老百姓们看一看,以紫檀堡为中心的东郊这一块,在他赵光南县令治下,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兴县衙搬迁,有助于紫檀堡一带集聚更多人气。哪怕不全部搬过去,就把县衙六房中的户房、工房、兵房等搬过去,那也很好,到时候他便可以两头办公,以便于他推托一些有违法纪的私事。

但是,赵光南县令虽然从原则上支持县衙搬迁,但这个重大议题,却不能由他赵光南来提出。

要不然的话,上司们是不是就会想,他赵光南是不是想“躲在郊外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他是不是要在紫檀堡搞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再也不接受上司们的监管了?

人言可畏,其心当诛,赵光南县令肯定不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

因此,赵光南县令便对周进说,大兴县衙搬迁可以,但需要周进联合韩奇、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人,以紫檀堡诸多商户的名义,先写一封奏文上来,由大兴县衙集体商议过后,再递交顺天府衙也不迟。

赵光南的意思很明显,他不可能挑头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也必须走正常流程,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提供适当帮助,仅此而已。

也就是说,好处他也想拿,但风险却一点儿都不想承担。

周进对此倒也能理解。

大周朝的官场上,流行推卸责任,到处甩锅,以保住自身官位为宗旨,想要找到一个勇于任事、主动作为的官员,实在是太难了。

俗话说,千里当官只为财。

周进等人提出大兴县衙搬迁的动议,赵光南县令没有斥责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打算吃拿卡要,便已经是看在以往交情的份上,对周进等人的一种最大支持了。

周进心想,走流程就走流程吧。他虽然不学无术,沉迷于花柳丛中,但一封奏文而已,他还是能草拟出来的。

周进说写就写。

他坐在桃花巷那处宅子的内书房中,吩咐晴雯帮他研墨,自己则开始构思这篇奏文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大兴县衙搬迁有利于紫檀堡一带的开发建设,成为拱卫京师的又一重要据点;有利于疏散北平人口,降低主城区人口密度……

他文思泉涌,眼看着一篇数千字的奏文就要宿构完成,冷不防听到隔壁传来一阵嘈杂的敲锣打鼓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这是怎么回事?”周进生气道。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