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247章 百校联考(二)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247章 百校联考(二)(2 / 2)

反正报名费才一吊钱,试一试自己的斤两,有何不可?

第2/2页)

这次院试模拟考试报名人数突破了两千人,来自于北地一百零八所官办教育机构或民办书院,因此有人便把顺天府学考试委员会所组织的模拟考试,称作百校联考。

在大周朝的科举制度中,院试得中者,便具备了秀才功名。因此,想要参与院试模拟考试的阅卷工作,自身也至少得有一个秀才功名,顺天府学一些贫苦廪生便不能再参与阅卷了,但他们仍旧可以通过参与监考,来赚取一份劳务费。

三千份试卷,要打分排名次,仅靠周进、傅检、廖宁、肖毅等人,是很难完成的。

周进便从云峰书院、西山书院、桃李书院崇文堂请来了一些外援,包括贾代儒、董晟、胡永等十余名举人、秀才,大家集体阅卷,共同讨论,为某份试卷的好坏与名次争执不休,倒也称得上是一段士林佳话。

而云峰书院、西山书院,作为顺天府学考试委员会的参与单位,表示此次模拟考试成绩,得到了两家书院的认可,凡是在模拟考试中名列前茅者,可免试进入这两家书院附学就读。

而桃李书院崇文堂,也对此次模拟考试前一百名者,提供了一些优惠,比如可享受崇文堂名下辅导班八折优惠价,可在崇文堂名下辅导班试读三天,等等。

两次考试下来,张安世、钟杰、吴波等人,作为考试委员会委员,啥都没有干,便凭空分润了数十两银子的好处费,他们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便向周进表示,下次若举办乡试模拟考试,他们一定参与阅卷,也要为百校联考出一份力,为年轻士子的读书大业提供参考。

乡试模拟考试因为限定国子监生员,或者具有秀才功名者,所以报名的人数不多,仅有不到九百人,但乡试模拟考试耗时长,组考压力大,阅卷难度也成倍增长,故而报名费也较高,每人次需得六两银子。

顺天府学这次收取了五千余两银子,有钱能使鬼推磨,诸人自然是干劲十足。不过这一场模拟考试下来,再等到阅卷结束,公布红榜,众人都累得瘦了一圈。

但大家看在数百两至数十两银子不等劳务费的份上,却也感觉苦尽甘来。

像翰林院吴波,他挂名考试委员会,可得银二十两,参与阅卷评分,又可得一百两,看着眼前白花花的银子,他不禁眉开眼笑。

吴波出身一般,家中温饱有余,但多余的银钱也没有,让他颇感手头拮据。

他年少时,便才华横溢,以至于得到了时任闽省布政使史鼎的亲笔推荐,进入顺天府学借读,次年又转入国子监,成为了一名贡生,随后他便在秋闱、春闱考试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名列杏榜,任职于翰林院。

但在大周朝的官场上,光有才华,不懂得打点,这官职也很难升上去。

吴波在翰林院,已经干满了三年,期间曾略微升了半级,但意义不大。对比周少儒、钱若宰、魏西平等同年进士,相差得太多了。

吴波也想赶紧从翰林院出来,捞一个实职再说,不拘是六部主事,或者地方县令,他都愿意,但因为他始终没有钱打点,这个想法便始终未能如愿。

如今,他从周进这里赚得了百余两银子,又通过挂名顺天府学考试委员会,参与百校联考,收获了一波士林名望,他再在背后使使劲,说不定便能心想事成了。

吴波打算今晚便去钱若宰家中走一趟,他是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应当有这方面的门路。

周进也打算去钱若宰家中走一走。顺天府学编制,迄今还差一个经承、一个攒典没有到位,以至于许多事情,得由他松江伯亲自来干。他去钱若宰家中走一趟,把困难向吏部反应,将人员编制配齐,也是应有之义嘛。

不过,他还没有等到实际行动,便被顺天府尹王允大人叫过去了。

“你好大的胆子,居然通过操办考试谋利?”王允大人故作严肃道。

周进苦笑道,“我也是没有法子。顺天府学的办学经费也好,还是那些贫苦廪生的生活补助也好,都没有一次是准时发放的,我若是不想出一些赚钱的法子,顺天府学就要关门倒闭了。与其如此,我也只好厚着脸皮,替顺天府学赚一些绳头小利,以便维持其基本运转,再不至于发生生员含冤告状之事。”

“你少拿这些话堵我,以前经费发放有些延迟,顺天府学不也照旧办得好好的吗?怎么到了你这里,便这里出问题,那里也出问题?”王允大人批评周进道。

但他语气虽然凶得很,但却也没有要求周进将顺天府学考试委员会解散,反而压低了声音,向周进打听道,“你就说这几次考试下来,顺天府学公账中究竟有了多少富余?”

难道王允大人听说顺天府学操办考试发了财,他也想从中分一杯羹?周进心中有些疑惑道。

想到这里,周进连忙表示道,“有有有,我稍后便送来……”

王允大人没有好气地说道,“你放心,我再不济,也不会贪墨你们挣来的这点辛苦钱。不过是因为大兴县学出了问题,希望你能接手处理而已。”

说起来,这也是历史遗留问题。大兴县学当初在北平城中办学,后来紫檀堡开发时,周进作为大兴县令,将其搬迁到了紫檀堡,原大兴县学办学地点,则转交给了锦衣府,以此兑换锦衣府在紫檀堡的房屋和田产。

如今,紫檀堡被炸得面目全非,办学地点设置在紫檀堡的大兴县学,也失去了办学场地,若是将大兴县学重建起来,少说也需要千儿八百两银子。

因去年女真诸部入关,大周腹地遭受重创,赋税减少,开支增大,哪里都是银子不够花,顺天府衙门更是经费紧张,再也凑不出一大笔钱,解决大兴县学重建的问题了。

大兴县学教谕张应华和大兴县学训导王成学二人,每天都来顺天府衙门点卯,他们谁都不找,就找顺天府尹王允大人。谁让王成学是他王允的儿子呢?

“只要你能让我们家那小子不再找我麻烦,我便亲自给顺天府学考试委员会背书,让你们把这门考试生意长期做下去。”王允大人慨然许诺道。

最新小说: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