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打酱油(2 / 2)

“不知李郎将当面,得罪之处万望海涵,实在是身负守土之责不敢懈怠。”

郑世安出城之后,拱手致意。

李元徽也清楚对方完全按照程序做事,因此也没有任何的不满,抱拳还礼道:“郑县尊不必多礼,我奉卫王之命前来许昌驻扎,防备瓦岗军逃窜,郑县尊也是勤于王事,何有冒犯之说?”

李元徽率军进了城,接风宴上一叙出身,他与这个郑县令还是亲戚。

郑世安出身荥阳郑氏,是李元徽长嫂的族兄,两人还是同辈。

因此称呼也就变成了“郑兄”和“贤弟”。

这就是世家门阀,盘根错结,一叙出身,就没有攀不上的关系。

在了解许昌周边的地形地势之后,李元徽也就基本放心了。

从许昌到睢阳之间,除了涡河和颍河,蔡河,几乎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在这种地形作战,可以最大程度发挥燕军骑兵的机动优势和冲击力,自己只需要防止睢阳方向的瓦岗军西进颍川郡和陈郡,就算完成任务了。

即便是瓦岗军主力过来,也能凭借骑兵优势拖住他们的逃窜步伐,从而给主力大军追击创造时间。

而李元徽在到达许昌之后,每日除了照常安排骑兵轮番巡察许昌和陈郡之间广袤平原之外,基本上就没具体事物可做。

于是他开始跟麾下的几个校尉拉拉交情。

他这一营五千余人,分作七部,校尉分别是扶风人马保宗,扶风人郭孝恪,扶风人窦鉴,扶风人刘同,以及南阳人张君谟,长安人慕容保,以及幽州涿郡来的大老刘。

七個校尉,四个是扶风的。

这也是因为本来这些兵卒就大部分是来自关中的扶风郡,朝廷委任将校也是择其健者。

虽然这些人有些抱团,但面对李元徽的军令,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

毕竟这位可是未来的驸马都尉,陇西李氏的嫡子,前途不可限量。

且这位上官年纪虽小,却不是那种下来镀金不通军务的草包。

处事又公允,军纪严明,且能以身作则。跟这样的上官闹起来,被砍了也没人给你喊冤。

在许昌和陈郡两地晃悠了将近一个月,整天就是跟老刘等几个不用出去跑外勤的校尉聊天,偶尔一起喝点小酒。

这感情也就慢慢联络起来了。本来想着在许昌陈郡这一地带晃悠一两个月,那边仗就打的差不多了,一个协从之功估计就到手了。

但现在的中原大地,是按下葫芦起来瓢。李四平静的摸鱼日子,还是被打破了。

汝南郡有个叫周梦龙的人起义...不对,是造反了,短短数日之内就聚众数千人,在上蔡、平舆一代劫掠之后,向西往陈郡去了,扬言要与瓦岗汇合。

陈郡正好是他的防区,这下可不好摸鱼打酱油了。

来活了。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归藏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