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那山那水那人 > 第八章 分东西 (五)

第八章 分东西 (五)(1 / 1)

母亲有句口头禅,“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她可以过苦日子,但是她不会稀里糊涂地过苦日子。

一大早,她就站在装粮食的大缸跟前,望着里边少得可怜的几十斤小麦,算计着如何才能使这有限的粮食多起来。

“我听说一斤小麦可以换三斤生白薯干,你看是不是这样,咱们留下25斤小麦过年。用50斤小麦跟别人换些生白薯干,这样咱们家的粮食就能多出100斤来。以后把“大马牙”棒子碾成细面,和白面掺和着吃,这样能多吃好多天。你说呢?”

“这么着当然好。”爸爸苦笑着,“只是这件事儿怎么和孩子说呢?他可天天盼着吃白面呢。”

“你甭管了。”半天过后,我妈果然用小麦换回了生白薯干。

由于多了100斤粮食,我家一下就“富裕”了起来。我妈平时过得很节俭,家里还有去年秋后分的一些粮食,如今又有了新粮食,我妈就让爸爸把这些旧粮食拎出来,然后去推碾子碾粮食。

我们生产队人口比较多,光碾子就有好几个,分布在村子各处。尽管在现在人的眼里,这些工具过于原始,可在当时,那是农村人日常生活离不开的设备。

因为每户人家的存粮不多,平时,那些碾子终日没人用,摆设似的杵在那里。可每次分粮后,碾子就如同上了发条的秒针似的,片刻不得闲了。谁先到谁先用,就成了村里人约定俗成的规定。

这样一来,很多人家都会派出自家孩子去占碾子。孩子多的人家还会把孩子分散开来多处去占,有时竟会占下几个碾子来,选择一个近处的碾盘后,用不着的碾子,则让孩子赶紧去通知关系好的人家用,这样也可以落个顺水人情,这可能是孩子多的优势和人们想多生孩子的动力之一吧。

那些晚到的人家,只能一边哄着怀里的孩子,一边耐着性子等,盼望着前边的早点儿碾完。性子急的干脆就帮助前面的人收拾,以求早点用上碾子。天实在黑了,才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诉前面的人,说自己排在他后面,然后依依不舍地回家。第二天一大早,便顶着启明星出门等着。

眼下年关将近,为了争用碾子,一些脸硬的人,不免发生一些口角争执,甚至会操爹日奶奶的对骂一场。但是,大多数人家都不会计较这些,毕竟退一步海阔天空,一顺百顺,谁也不想在大年根底下找气生。那些男人在外边工作以及孩子少的人家,只好往后排,甚至有些人家在腊月二十五六才能碾上粮食。

好不容易,被别人占了好多天的碾子总算轮到我家了。我妈和爸爸商量,留下足够的麦子做“镐头地”种子,其余的全部碾成白面。

谁知道轮到我家用的那它,竟然下起了小雪。寒风呼啸,微薄的白雪覆盖着地上的一切。碾轧前,我妈先把麦子处理成外湿内干,爸爸把麦子放在石槽子里用棍子杵一阵儿,把皮儿去掉,然后放到碾盘上碾。

爸爸推着碾子一圈圈儿地转着,母亲跟在后面边把麦粒儿撒到碾盘上,边用小笤帚把麦子扫到碾子下面,那沉重的碾子,在麦子上面一圈一圈儿地碾轧着。

奶奶把几个笸箩放在靠墙背风的旮旯儿,在一个大笸箩里面放上笸箩床子,我妈把碾出来的糙白面,倒在边上的笸箩里。

奶奶用簸箕把碾碎的面粉铲到糙箩里,在箩床子上来回的推着摇荡。很多的面粉和麸皮纷纷落了下来,奶奶把它灌在一个袋子里,跟着把掉了麸皮的糙白面渣儿送回去,接着碾。

碾好的面粉被筛了出来,奶奶把它单独灌在另一个干净的面袋里。这些面粉我只能在三十晚上和初一中午吃一次,剩下的一定是留着来客(qiě)的时候,招待他们用,我也只能是借光吃点儿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最新小说: 我与你只隔一条银河 神兽山仙尊被听心后,公主娘亲反杀成神 我魔法使大雄开局建立时空巡逻队 娱乐:本山首徒,山海关外当教父 人在大庆,随身背包,一心修仙 恋爱梦境 原神玩命途精灵,星穹铁道观光团 我在唐朝当老板 原神:开局写轮眼,我是稻妻天子 血雨腥风两百年之烽火神州

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