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个都不能少(1 / 2)

陶方氏离开林府就回了临时租赁的小院子,这是一间两进的院子。

“怎么样?”

陶齐光今日哪也没去,一直在家中坐等消息,坐立不安的他一见母亲归来,迫不及待就开口询问结果。

陶方氏嘀嘀咕咕想了一路,终于想到不对劲的地方,她被林家三房那对母女坑了,两人像唱双簧般一人一句把她绕进去,绕的她晕头转向,竟然把对方的利益最大化,自己就差没把裤衩赔出去。

晕晕顿顿的头脑清明后,她气的抓狂,林幼宜和王氏这对阴险母女,太狡诈了!

“王氏同意退婚。”事情虽办成,瞧着儿子那张欣喜若狂的脸,她的心怎么那么虚呢?

陶齐光心中大石落下,轻快地把手背在身后,步履轻盈:“太好了!母亲这件事你办的很好!林家没有提什么要求来为难我们吧?”

“有提的。”陶方氏的声音越来越发虚,“林家提出让他们解除婚约。”

陶齐光略一思忖,无所谓道:“无妨,只要他们同意就行。”

陶方氏见此时儿子的心情不错,怯怯地把写有七万八千两的欠条拿出来。

“林幼宜欺我太甚,她怎么不去抢啊?”

陶齐光了解事情始末后,气的怒不可遏,把林幼宜送的那套天青色汝窑开片茶具摔个粉碎。

陶齐光一顿操作猛如虎,又把一对东瓶西镜推搡落地,可把陶方氏心疼的不行,这些东西如今是他们花大价钱买下来的,哪能这样糟践好东西哟!

陶方氏一片一片地把碎片捡起来,捡一片就在心里骂一句不孝子,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

林家乃京中簪缨世家,在大宁王朝就出过三位尚书、八位侍郎,五品以上的官员多达二十,而物五品以下的,就更数不胜数。

可,自太祖皇帝那一代,林家家主因站队问题,没有选择太祖皇帝,而被太祖皇帝打压,没有灭族已属祖上阴德护佑。

自此,林家已不复往日荣光。

林老太爷不过在朝中担四品官职,碌碌一生。

幸好林老太爷的嫡出子辈中长子林辕和三子林轩是有志气的,寒窗苦读十几载,考中两榜进士,科举入仕,备受器重。兄弟二人又靠着自身的努力和维系各方人脉,终于在朝中争取了一席之地。

而庶出次子,天生神力,读书不成走了武将之路,也搏杀出一片前程。

林老太爷共有四子一女,次子林轶与四子中林辂乃庶出。

长子林辕如今在朝中任正二品吏部尚书兼任翰林学士,三子林轩任正四品鸿胪寺少卿。

二子林轶是武将,早几年在西北战事中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宗献帝追封林轶为定远将军,妻子柴氏封正三品诰命淑人。

四房林辂是庶出,性子绵和,科举久试不进,依附长房举荐之下,在朝中挂了个清散官职。

唯一一个女儿,林心柔则被宗献帝赐婚给了新罗国特使金承灿王子。说是特使,实则就是新罗国王送来和大宁王朝维持和平的质子。

哪怕林老太爷再不愿意,也得接受将宝贝女儿嫁给一个质子为妻。

这是大宁王朝百年以来留下的规矩。质子一旦进入中原境内,便由专人教学中原文化,他们这一生有可能在中原终老,所以享受与国民同等待遇。如入境安居者身份贵重,对本朝亦有重大贡献的质子,也是可以封官,更有甚可以娶公主或者朝中大臣的女儿。

此法,不失为一种笼络、牵制附属国家的手段,同时强化双方之间的联系和控制,对各国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林老太爷走后,嫡庶兄弟四人并未分宗,仍同住一起。

一府四房人,占据了布朱巷半边巷子。

四月底,送走东瀛使团的林轩终于从苏州赶回家。

才离家一个月有余的他,在妻子寄去的信中得知家中近些日子发生的种种事情,恍如奇闻。

真正的女儿回来了,掌中宝的小女儿被陶家逼着退亲,竟投湖寻短见;小女儿饶是捡回来一条命,也狠狠坑了一把陶家,但护犊子的林轩仍气得肝疼。

林轩风尘仆仆回到主院,王氏立马就迎了出来,笑着给夫君端上新泡的六安瓜片,夏日炎炎最是解暑气,然后又命人往屋子的青铜牛加冰块。

五月将近,上京城天气非常闷热,达官显贵的家中都会备有冰块。林家在百里郊外的庄子上有一处开凿出来的冰窖,每到冬季就会储藏大量冰块,以备夏天需用。

王氏屋里四角地上摆放着四只铜青牛,肚腹中盛着沉甸甸的冰块,屋里温度变得凉爽又清新。

最新小说: 还说开安保公司宇宙都快被征服了 法老的心尖宠儿 综漫:超凡序列,开局改造小兰 谊停留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 吃总裁老婆软饭,关你侯亮平屁事 抗战暴君,我的团 换亲后,夫家听我心声逆风翻盘 亮剑:不杀鬼子,留着过年吗? 百鬼之王,你跟我谈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