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绞肉机 六

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绞肉机 六(2 / 2)

但不是很服气,郑朗似乎做得好,也是吸收了他的教训。我载了树,郑行知乘凉来着!

“最好将敌人主力吸引到此寨前。”

“为什么?”

“我做了一些安排。”

“难怪那个寨墙又矮又窄,什么安排?”

“一种新式武器。”

“对了,那种马斧枪能不能以后借一批给我?”

“稚圭兄,向朝廷要吧,此战过后,这三种武器朝廷必然会重视之。”还有那个大刀,不过那种大刀普通士兵玩不起,远不及石门峡之战所用的砍马刀斧与钩镰枪有效。

郑朗话音一转,问:“稚圭兄既然来了,你打算怎么做?”

“客随主便。”

别,你不打扰我就不错了,我那敢指挥你这尊大神。

况且要韩琦做什么?谋划军事?在文臣中算是好的,可真能派上用场?还不如自己利用历史知识慢慢想去。

领兵作战?可能么?

怎么才能将他打发走?

郑朗想了好一会,想来想去,居然苦逼的没有想出任何办法。最后改了主意,说道:“稚圭兄,敌人此次进攻,无非会从灵州与兴庆府抽调兵力,也不会少。进攻有两条途径,一个以此寨为主攻方向,有太子在此。不过也难说,这个太子软弱,元昊不喜,又有可能乘我军主力在此寨,攻打其他寨砦,逼我分兵援救,象以前那样,利用骑兵速度,集合优势兵力,围点打援。”

韩琦点头。

这是他最痛恨的。

比如元昊想要进攻泾原路,他攻打定川寨,不救破寨,朝廷会责怪。救,他可以将兵力撤出来,在野外用多打少,宋军还是失败。似乎成了无解之题。

西夏人在乎这个太子,还有牌可打,不在乎,依然会象以前那样,宋军先胜后输。

特别是泾原路这个悲催的环境,更容易让西夏人实行这种战术。

郑朗又说道:“因此这一战之初,我会让各寨砦加重兵力,野外实行坚壁清野,减少敌寇供给。于此寨示弱,仅留守一万五千兵力,另外我与西夏太子,会亲自留在此城中,吸引敌寇将主力军队集中到石门川。不知稚圭兄可愿意陪我冒这个危险?”

弄不走他,只好将他留在自己身边。

不然到其他地方,插手指挥,会坏了自己大事,于是郑朗用了激将法。

“行知既然都留在此寨,我为何不敢?”韩琦想也没有想,直接答道。

郑朗不知道怎么说。

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不怕死的人。

“行知,此寨有什么布置?”

郑朗大约说了说,什么效果,现在郑朗也不知道。

韩琦半信半疑,又问道:“那个太子呢?”

“我带你去。”

带到一个帐蓬里面,对李令明,郑朗没有慢怠,可惜狄青撤退时,一路上嫌那些婢女碍事,做了挡箭牌全让野利遇乞命人用箭射死。郑朗将抓来的两个贵族小姐喊来,对她们说,你们服侍你们家太子吧。

不但让她们服侍,晚上也命令她们陪寝,至于这三人同卧一床,有没有心思发生什么暧昧的事,郑朗绝对没有派人偷窥。

平时郑朗也偶尔来看一看,与他说一说儒学。

不过李令明心情一直不大好。

郑朗还发现一个秘密,虽然自己大败西夏军队,李令明并没有产生多少仇恨,只是纠结与矛盾。

令类啊令类,这个时代全是妖娥子,宋朝皇帝乃是一个真正的君子。

皇帝与君子画上等号,奇怪不奇怪?

生为游牧民族的契丹皇帝喜欢中原文化,喜欢佛教,喜欢字画,喜文,奇怪不奇怪?

元昊身为蛋大国家的国君,居然敢与宋朝为敌,敢痛击契丹,奇怪不奇?

还有这个太子。

弄得郑朗有时候想不懂了。

不过也感慨元昊有福气,遇到这两个好宝宝,不然那能得逞?

李令明正在手捧着一本书阅读,元昊在创文字,但西夏人多看的文字还是汉字,包括各种书籍。是一本诗经集注,郑朗手批的集注,里面有许多独特的见解。

李令明喜欢,郑朗便将它送给李令明。

但郑朗杀死了许多西夏战士,李令明也不会喜欢郑朗,抬起头,又将头低下去,继续看书。两个大小姐眼睛扫了一眼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些仇视。

郑朗没理她们,对李令明说道:“太子殿下,我替你做一个介绍,这位是我朝秦凤路安抚经略使韩琦。”

李令明放下书,淡漠地额了一下首。

韩琦问道:“殿下,在这里可习惯否?”

李令明没有答话。

韩琦又问了几句,依然不理不睬,韩琦碰一个无趣,只能离开。

郑朗在后面微笑。

对付韩琦得象李令明这样,韩琦就没有办法了。

韩琦突然扭过头,问:“为什么你能站在荷叶上?”

这个问题困惑了他很长时间。

但现在也能说一说,郑朗将原理说了。

“曹冲称象?”

“姓质差不多,都是浮力原理,不难。只是那几尊佛像做起来不易。”

“你是说它能将人带到空中?”

“是啊,可惜载重量有限,不能在军事上发挥作用。”

“上天啊,”韩琦看着高空喃喃道。

但这话听着很别扭。

……第二天,一支西夏军队进入石门峡,没有敢来石门川,郑朗说给他们建寨,没有答应在石门川不交战的。

野利遇乞还是不放心,派出士兵分守石门峡两边各座山峰,这才开始发建寨。

一共三个临时寨子,至少石门峡与没烟峡这一条交通要道会被野利遇乞紧紧抓住。

郑朗也没有松驰,同样派人警戒。

信用二字,对西夏人来说,简直如同放屁。

若松懈,西夏人不会介意派人前来袭营。

双方在抢建寨砦。

西夏人时间更短,但仅于峡谷建寨,寨子面积小,速度能弥补上去。

当寨子建成,要道抢在手中时,也就是西夏人动手的时候!当然,也是郑朗动手的时候。

双方在抢速度,此次西夏人的速度快得让不觉得不可思议。

仅几天后三座寨子便修好了。

实际双方已在动手,宋朝广布斥候,野利遇乞也广布斥候。不能说宋朝斥候弱,但对方骑兵众多。

双方不停地在野外动手,陆续的产生一些伤亡,为敌人数量之逼,郑朗不得不下令将斥候移到没烟峡南线,北线挪出。

似乎是西夏人先夺上风。

寨子建好,大约有近三万人从石门峡鱼贯杀出,开始布建大营。

冬天的寒风吹得紧了,真正的决战也随着呼啸的寒风,即将爆发。

最新小说: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 嫡女重归